玄胡面

玄胡面是一種北方麵食,出現於漢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玄胡面
  • 外文名:Xuan Hu Mian
  • 形式:麵條中的一種烹飪法
麵條,麵條的歷史,其他面類的典故,

麵條

俗稱“面”、“水面”、“麵條子”;古稱“湯餅”、“奢面”、“素餅”、“煮餅”、“水引餅”、“不託”等。
“麵條”一詞是後來才有的。面
據考證,我國麵條起源於漢代,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當時所有的麵食皆稱之為“餅”,在湯中煮稱為“湯餅”。早期的湯餅呈片狀,以後逐漸由片狀演變成條狀。麵條在進入魏晉南北朝時期,已基本形成。如:北魏·賈德勰的《齊民要術》中所載的“水引餅”已與現代的麵條相近。晉束的《湯餅賦》曰:“玄冬猛寒,清晨之會,涕凍鼻中,霜凝口外。充虛解戰,湯餅為最。弱似春綿,白若秋練。氣勃鬱以揚布,香氣散而遠遍。行人失涎於下風,童僕空瞧而斜眄。擎器者舐唇,立侍者乾咽”。南北朝至唐,麵條的品種教以前更為豐富,出現了所謂“冷淘”的過水涼麵,以及多種由於食療的“索餅”,而且在當時又興起一股吃壽麵的習俗。
宋代麵條的品種發展更為迅速,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吳自牧《夢梁錄》和周密《武林舊事》等資料中記載的品種就多達三、四十種之多。
元代出現了可以長期保存的“掛麵”;明代又出現了技藝高超的“抻面”。這些制面技藝的出現都為麵條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清代,最有意義的是“五香面”和“八珍面”的出現,而且在乾隆年間又出現了別開生面的“伊府麵”。

麵條的歷史

麵條是我國最常見的傳統麵食之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馳名世界。據史料記載,最早的麵條可追溯到距今一千九百多年前的東漢。在東漢《四民月令》一書中載有“……..立秋勿食煮餅及水溲餅”之語,據考證“水溲餅”、“煮餅”是中國麵條的先河。魏晉時稱“湯餅”。南北朝時稱“水引餅”或“水引面”。漢《釋名·釋飲食》載有:“蒸餅、湯餅、金餅、索餅之屬,皆隨形而名之也”;《九穀考》中也有“釋名之索餅,即今之索麵,西北稱扯(抻)面”;《素食說略》中有“麵條,古名索餅,一名湯餅,索餅言其形,湯餅言其食法也。”做法是用手將麵團搓成筷子粗細,再水浸,食用前用手捻成如韭菜葉樣子,入沸水煮熟,類似寬麵條;或稱“餺飥”,在《齊民要術》中記載做法:用手搓成手指長,用水浸,下鍋時用手捻薄,再用沸水煮熟,這種方式很像山西的“搓面”與“揪片”。
中國人吃麵的習慣由來已久,甚至將麵條叫“飯” 麵條(30張),而大米、小米做的飯則叫做“米飯”以區之。吃麵不僅用於困腹,也有民俗禮儀的意義,例如常用來祝福新生嬰兒長命百歲,中國人過生日往往也少不了吃麵條,因此麵條又稱長壽麵,因為麵條又長又薄(薄的意思是瘦,而瘦則與壽同音),故生日吃長壽麵成為習俗,而長壽麵就是我們俗稱的麵條或壽麵。
悠久的吃麵歷史當然也吃出了各種的製作花樣,發展出桿、抻、切、削、揪、壓、搓、撥、捻、剔、溜等等的製法,以及蒸、煮、炒、煎、炸、燴、鹵、拌、烙、烤、乾撈等的調製法,而演變成各地的風味麵條,如北京的打滷面、上海的陽春麵、山東的伊府麵、山西的刀削麵、陝西的臊子麵、四川的擔擔麵、湖北的熱乾麵、福建的八寶面、廣東的蝦蓉面、貴州的太師面、甘肅的清湯牛肉麵、岐山的臊子麵、三原的疙瘩面、韓城的大刀面、河南的燴麵、乾撈麵,西安的箸頭面、菠菜面等等,有細如絲線的麵條,也有寬如腰帶的麵條,形式不可勝數。
麵條名稱除上述之水溲麵、煮餅、湯餅、水引、餺飥外,尚有唐代流行的冷淘、溫淘等,這些稱謂就是現代的涼麵或水煮麵條。在《唐會要.光錄寺》中載有“宮廷中到冬天要造‘湯餅’,夏天要做‘冷淘’”,就是將麵條煮熟後過冷水再吃的一種面,與北方人的“過水麵”相同;宋朝時,麵條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已有“麵條”的名詞,形狀為長條,花樣多,如素麵、煎麵、雞絲麵、三鮮面、銀絲冷淘、菜面等;元代時“乾(掛)麵條”問世了,在《飲膳正要》中載有“春盤面”、“山藥面”、“羊皮面”、“秀禿麻面”等二十多種。明清時又有更進一步的發展,如北京的“炸醬麵”、揚州的“裙帶面”、福建的“八珍面”等等。

其他面類的典故

由來陽春麵
陽春麵(蘇式湯麵一種)又稱光面,即清湯麵,“陽春”一詞的由來,據《辭海》釋:“農(陰)歷十月為小陽春,市井隱語逐以陽春代表十。”而以前一碗普通面的售價是十文錢,故稱十文錢一碗麵為陽面。陽春麵只有湯頭沒有澆頭(配料),可用任何麵條,如龍鬚麵、細面、小寬面、中寬面,都稱陽春麵。
揪片
揪片又稱“掘片、押片”,是山西麵食中的常品,從上往下揪入鍋中,故又稱“掐疙瘩”。據專家考證,漢代的湯餅就是水煮的揪面片;元《飲膳正要》中則載有一種“雞頭粉掘面”,是一種似銅錢大小的面片。煮熱後的揪片需配上各種不同的澆頭與配料食用。
貓耳朵
貓耳朵在太原地區俗稱“圪飥兒”或“圪飥”,並不叫貓耳朵,是一種基本的家常麵食,北魏時已有記載,但究竟源於何時,已不可考。由古書中得知,古人做“湯餅”都是托在桌上製作,但後來因技術的改進,用盆即可和面與揉面,已不再需要托在桌上製作,故又稱為“不託”,不託是由餺侂演變而來的,而餺飥的製作方法與現今山西製作貓耳朵的手法略似,而山西的方言圪飥的音相近,根據推測,貓耳朵可能就是圪侂或餺飥。因為所製作的產品小巧,而外形又很像貓耳朵的樣子,故稱之為貓耳朵。
刀削麵
刀削麵又稱“削麵”,在《素食說略》中載有“削麵:面和硬,須多揉,越揉越佳,做長塊置掌中,以快刀削細長薄片,入滾水煮出,用湯或鹵澆食,甚有別趣。”
刀削麵為我國五大名麵食之一,其主因乃是削麵的刀技與手法誘人,面的筋道與咬感又足,吃後回味無窮。製作刀削麵特別講究削與飛,就是削麵要快,削下的麵條如小魚兒翻滾入鍋,且麵條的大小一致,外筋而內柔,光滑而有咬感。
刀削麵源於山西太原地區,至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傳說是元朝時期,為防漢人造反,而將百姓的金屬全部沒收,並規定十戶一刀輪流使用,有一老者前往鄰居處取刀準備回家切面,結果刀己被人取走,這位老者只好回家,剛出大門,被一塊東西碰到腳,低頭一看,是塊薄的小鐵片,於是撿起來放入口袋內,回到家後,因面鍋水已沸,又沒刀可切,忽然間他想到有塊鐵片,就將鐵片拿給老太太,老太太一看,發牢騷的說:“這么薄小的鐵片如何切面?”老者生氣的說:“切不動就用砍的!”這砍字一出,提醒了老太太,只好將面於在左手上,右手拿小鐵片,站在煮沸水的鍋邊,將面砍入沸水中,煮熟後撈出,澆上滷汁就可吃了。這種砍面方法流傳於晉中地區,直到明明朝後再歷經多次的改良,而成為著名的麵食。
刀削麵傳統的製作方法是,一手托面,一手拿刀,將面削入沸水內。這種削麵技巧講究的是“刀不離面、面不離刀,手眼一線,一棱接一棱,平刀是扁條,彎刀是棱條”,因此在山西有個打油詩“一葉落鍋一葉飄,一葉離面又出刀,銀魚落水翻白浪,柳葉乘風下樹稍。”可見刀削麵除了飽口福外,還飽了眼福。
刀削麵的麵團要硬,揉面要足,反覆搓揉至麵團光滑,再搓成條形狀,以利用手托拿。而削麵的刀具有兩種,一種為削麵片條用的稍彎刀片,一種為削棱條面的彎角平刀。同時煮麵也有竅訣,山西的俗語說“頭鍋餃子二鍋面”,頭鍋煮麵是清湯掛麵,二鍋煮的面較美味,煮的時候要大火,以保持麵條之柔韌與滑溜的口感。
刀削麵除了面美之外,更重要的是出鍋後的澆料(包括了打滷類、炸醬類、煎炒類、涼拌類和氽湯類)、滷汁和配菜的組合會隨著季節而變化,視時而食,非常的講究,例如在秋冬時節時興配上清蒸羊肉、蕃茄雞蛋鹵或炸醬。
拉麵
於各地。清《素食說略》中亦載有當時流行於陝西、山西的“搷條面:其以水和面,入鹽、鹼、清油揉勻,覆以濕布,俟其融合,扯為細條煮之,名為‘搷條面’”。拉麵可拉成扁條形(依扣數不同區分為燈草皮、帶子條、柳葉條、韭菜扁、細韭菜扁、一窩絲)、圓條形(依扣數不同區分為粗白條、綠豆莢條、粗勻條、細勻條、細圓條、一窩絲、龍鬚絲)、三棱形或中空形,其型式與山東的福山拉麵相差無幾。
擔擔麵
擔擔麵是麵條煮熟後加上肉臊而成的一種麵食,相傳擔擔麵是由四川自貢市一名叫陳包包的小販創於1841年。他挑擔賣面,擔子的一端是用一口銅鍋隔二格,一格煮麵,另一格於燉雞、蹄膀或配料,另一頭則是火爐,小販挑著擔子沿街叫賣而得名,與台南擔仔麵的竹擔子有異曲同工之處。
伊府麵(速食麵)
伊府麵又稱“依附面”或“御府面”,它起源何時何地?廣東、福建、蘇州、宮廷各種傳說均有,各說各話,真的難以定論。但由史料的記載,比較具體的說法是由乾隆年間書法家、揚州知府伊秉綬的家廚所創製,因而取名為伊府麵。
伊府麵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各地均發展出自己的風格,但基本的做法是一致的。它是一種油炸的雞蛋面,因民間廣泛的流傳與改良,已傳至世界各地。還有人撰文稱讚伊府麵是世界最早的速食麵,是泡麵、速食麵、速煮麵的“老祖宗”,是旅日華僑由“伊府麵”的製法得到啟發創造出今天的速食麵。伊府麵是以雞蛋麵條先煮熟再油炸,可貯存起來,飢餓時下水一煮即可吃,確實有它方便的特點。
其實伊府麵的做法早載於明代的《宋氏養生部》,當時稱“索麵”:“用面調鹽水為小劑,臥之以油,纏之於架而漸移,架孔垂長細縷。先用水煮去鹽,復以前制齏湯調瀹之,暴燥,漸用。”簡單的說,就是用麵粉加鹽水調揉均勻,再揪成小塊抹油,將麵團放在有孔的壓面機(河撈機,有點像米苔目機),使面漏下而成長條,經水煮除鹹味與調味,最後將麵條取出曬乾收存慢慢取用。仔細分析一下,這正是“速食麵”的特點。由此可見,中國的速食麵至少也有近四百年的歷史了。
撥魚面
撥魚面又稱剔尖,是流行於山西民間的一種水煮麵,是將軟麵團用撥的方式來製作,因面的形狀像“魚”一樣頭尖肚圓,故稱撥魚,又因兩頭尖尖,亦稱剔尖。
撥魚面的歷史悠久,於元朝中載有:山藥撥魚(白面、豆粉、熟山藥攪勻用匙撥入滾湯)。還記有“玲瓏撥魚”的詞句。
撥魚在民間多用高粱粉、蕎麵粉、小豆粉、綠豆粉、玉米面等混合製作,大都用麵粉為原料。
刀撥面
刀撥面是用平口的刀刃將麵條切撥而成。是由刀切面演變而來。刀撥面的刀是特製的,兩端都有柄,刀刃平宜不能鼓肚,每把重達二公斤左右。先將面片壓成適當的厚度之後,再用這種刀切撥,撥出的麵條十分整齊,粗細一致。山西麵食表演時,曾有麵食館的胡乃花師傅創下每分鐘撥出105刀共630條的記錄,條條不沾連,速度之快,讓圍觀者眼花繚亂。麵條確是山西一絕。
搓魚兒
搓魚兒是用手搓成似魚的麵食而命名之,乃山西民間的常麵食,除了農村之外,城鄉的麵食館和小吃攤亦有出售。
有關搓魚兒的製作記載不多,只有在《山西麵食》一書中記載了八個種類,即搓條面、滾子面、煮魚魚、 面搓魚、乾炒麵、南瓜燜魚、燒羊肉燜魚、土豆燜 面魚,而使搓魚兒在山西麵食中占有一席之地。
搓魚兒所用的原料有麵粉、蕎麥、 麥、高粱、玉米及雜糧等多種,其形狀有長圓條形、螺紋形、中間寬扁兩頭尖細形等,其熟制和吃法則有煮、蒸、燜、燴、煎、炒、等方法,是很受喜愛的種麵食。
刀切面
刀切面又稱切面,刀切面的料相當廣泛,除常用的麵粉外,尚可加入豆粉、蕎麥、麥、高梁以及粗細雜糧(如小米、玉米)等。除了原料多樣化外,種類也很多,如普通切面、大刀鍘面等等,其外形則有大寬條、二寬條、柳葉條等。
滷麵
是由各種配料做成鹵湯與麵團混起來的。口味香甜、滑潤、濃郁。
滷麵的湯料,要精選好的香菇、蝦肉、豬肉、魷魚、筍絲、黃花菜,佐料扁魚、沙蟲和芫荽、韭菜、豆芽、胡椒粉、沙茶醬、蒜香、蛋絲等。調滷麵的湯最好是骨湯或肉湯。特選好的香菇、豬肉等料倒入湯中煮透,然後添加地瓜粉調稠,另加一些冰糖、鹽、味素,以增加香甜、滑潤的口感。
臊子麵
臊子麵麵條細長,厚薄均勻,臊子鮮香,紅油浮面,湯味酸辣,筋韌爽口,老幼皆宜。臊子分為肉臊子和素臊子兩種,其中又以肉臊子為主。品種多達數十種,以薄、筋、光、汪、酸、辣、香等特色,吃口柔韌滑爽,其中以岐山臊子麵享譽最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