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行中國:1933年的中國之行

獨行中國:1933年的中國之行

獨行中國:1933年的中國之行,(英)彼得·弗萊明著,南京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 書名:獨行中國:1933年的中國之行
  • ISBN:7807181451
  • 頁數:230頁
  • 出版社:南京出版社
  • 出版時間:第1版 (2006年5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 叢書名:西方人看中國
內容簡介,媒體評論,目錄,

內容簡介

如果說在中國住了七年之久的薩拉·康格對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中國上層社會的政治和文化活動作了相當詳細的歷史記錄,那么1933年在中國旅行只有七個月的英國遊記作家彼得。弗萊明(Peter Fleming,1907—1971)則憑記者的敏感,在他的遊記《獨行中國》里勾勒了20世紀30年代整箇中國的政治、軍事、戰爭的形勢,正如他在前言裡所說,“我敢說,在有關遠東局勢的一些重大問題上,我可以使我那半生不熟的結論聽起來令人心悅誠服” 。彼得·弗萊明以《泰晤士報》特派記者的身份,比較方便地從北到南跨越整箇中國當時不同的政治區域,並採訪到日本侵略者控制下的偽滿洲國傀儡溥儀、國民黨區域裡的前外交部長羅文乾、蔣介石以及汪精衛等當時中國政壇上的頭面人物。 當然,這不是一本理論性強的國際政治著作,而是一個年方26歲,血氣方剛的記者的遊記。作者從對他北從哈爾濱南至廣州沿途的山川風景、風土人情有著濃厚的好奇心,把它們一一定格在他的速寫或素描里。

媒體評論

書評
這是一個年方26歲,血氣方剛的記者的遊記。作者彼得·弗萊明以《泰晤士報》特派記者的身份,記錄了他北從哈爾濱南至廣州沿途的山川風景、風土人情等。 當時的中國,災難深重,時局無定。他在本書中描述的見聞,真實而平淡,深邃且淺顯,這是英國人的民族性格使然,還是戰前伊莉莎白風格的再現?也許早已預料到讀者的失望之情,他竟細心地事先敬告讀者說,書中描述的是他獨行中國期間一些波瀾不驚的膚淺雜記。對於此言,不管是出於東方人認為的作者自謙也好,還是西方人所說的“漸降法”也罷,時隔七十多年的今天,從當年西方瞳仁中映射的這些“膚淺雜記”中,我們不無驚訝地看到了中國許多方面的巨變、漸變與不變。相比之下,變化比較直觀易見。然而,變化不大的物質卻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但不到一定的海拔高度你是感覺不到它的存在的,也體會不到它對於生命的價值以及生命對於它的依賴。

目錄

碧眼有紅牆
前言
第一部分 滿洲國
一 孩子總是孩子嘛
二 進入俄國
三 莫斯科幻想曲
四 話劇
五 橫穿西伯利亞的特快列車
六 祝蒙古繁榮昌盛
七 火車脫軌
八 哈爾濱
九 溥儀
十 奉天防空演習
十一 藝妓晚會
十二 熱河
十三 祈禱
十四 與諸神同在的一個下午
十五 要塞重鎮
十六 重逢在錦州
十七 日本強權下的和平
十八 突擊部隊
十九 行軍第一天
二十 天氣轉暖
二十一 布穀鳥!
二十二 熱烈歡迎
二十三 兩個被綁著的男人
二十四 遠赴南方
第二部分 紅色中國
一 錘子和鐮刀
二 在途中
三 中華之都
四 部長和傳教士
五 聖山
六 大元帥
七 大飯店
八 變節者
九 三百萬人嚴陣以待
十 智取
十一 天堂
十二 毛瑟槍的槍聲
十三 夢魘
十四 擋風玻璃上的雨水
十五 鐵路和公路
十六 可愛的河流
十七 再見
十八 從日本到曼哈頓
結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