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狼式恐襲

歐洲就是這個心臟地帶之一,儘管在防止“獨狼式恐襲”上投入頗多,但歐洲對“獨狼”防不勝防,收效甚微。現實地看,“獨狼式恐襲”能在歐洲不斷得手是由其自身特點決定的。

特點,防範,

特點

歐洲就是這個心臟地帶之一,儘管在防止“獨狼式恐襲”上投入頗多,但歐洲對“獨狼”防不勝防,收效甚微。現實地看,“獨狼式恐襲”能在歐洲不斷得手是由其自身特點決定的。
第一,難發現。“獨狼式恐襲”由極少數人直接發動,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傳統的集體式恐怖活動由於涉及人員較多,需要思想動員,組織協調,溝通準備,通常耗時較長,事前容易留下蛛絲馬跡,被發現的機率相對高很多。“獨狼式恐襲”因其隱蔽性較強,成功率高,日益受到恐怖分子的青睞。這也是全球加大反恐力度後,恐怖分子進行“合理進化”的必由之路,選擇更易得手的地區,選擇更易成功的方式。“獨狼式恐襲”便是這種“化整為零,獨立作戰”思路的體現。
第二,成本低。網際網路社交媒體技術的興起,極大地降低了恐襲的成本。過去傳播宗教極端思想,需要組織出面“洗腦”,而且一定時期內只能針對有限客群,也無法判斷客群被洗腦的效果。而藉助於網路社交媒體,宗教極端思想可以實現高速傳播,並能對客群進行精準選擇,大大提高洗腦效率。接受洗腦的客群基數巨大,一旦有成功的,便會自覺行動,不用耗費組織資源,也將行動成本降至無限低。而對歐洲安全機關來說,預防恐襲的成本大大增加,因為一個正常的人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可能突然轉變成恐怖分子。像極了《生化危機》中的橋段,細思極恐。
第三,目的單一。傳統恐怖主義行動目的多元化,大多會劫持人質,提一些諸如要求政府釋放人犯、撤軍等要求。這些恐怖主義行動有個好處就是可以談判,可以拖延時間,充分發揮反恐小組、特警部隊的作用。“獨狼式恐襲”沒有具體的可談判的目的,主要就是通過殺人來製造恐慌,因此很難有談判空間,而傳統的反恐特警、談判專家、營救小組等也就沒了用武之地。
第四,“前仆後繼”。拜網際網路社交媒體技術所賜,原本只是極少數人信奉的宗教極端思想經過包裝和行銷後竟成“顯學”。不少人在現實的“他者”社會中失意,但在極端思想虛擬的圈子中卻能找到“同道之人”。“獨狼式恐襲”帶來的破壞性震撼效果經過大眾媒體快速傳播,既增強了極端思想組織的影響力,對民眾產生巨大心理衝擊,同時瞬間放大了在異質文化中無比微末的個體價值,其“光環效應”幫助亡命之徒找到了歸屬感,鼓勵其採取相同手段去獲取“光環”。更多對社會絕望的人為了彰顯個體的社會存在和巨大力量,哪怕是破壞性的力量,紛紛走上了邪路,甚至樂意去想像去享受人們的謾罵,“死後不怕洪水滔天”。

防範

首先,阻斷宗教極端思想的傳播路徑,加大對社交媒體的管控。“伊斯蘭國”在傳播意識形態、招募志願者方面嚴重依賴社交媒體。歐洲情治單位可加大對社交媒體上有關討論區的跟蹤,儘早識別宗教極端思想傳播群體並及時干預,尤其應關注受極端思想影響的年輕群體,防其受蠱惑而臨時起意。有智庫認為,情治單位不能只是被動收集情報,也應主動出擊,尤其對有潛在危險傾向的群體,要儘早打入內部,釋放假訊息來“引蛇出洞”,最終一網打盡。
網路巨頭在信息傳播上也應負起責任,如果放任極端思想肆意傳播,“獨狼式恐襲”只會更加嚴重。日前,谷歌旗下的YouTube不僅提供極端視頻連結,還在其旁邊展示廣告,此舉已遭到英國各界批評。英國政府、《衛報》、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倫敦交通局和第四頻道等機構已中止在谷歌上投放廣告,希望此舉能引起更多網路巨頭的自省、自律。
其次,加強做溫和穆斯林的工作,贏得主流穆斯林團體的反恐支持。“獨狼式恐襲”還有個不可告人的目的,就是將穆斯林“污名化”,破壞穆斯林與非穆斯林群體的關係,加劇族群對立。遺憾的是,一次次的“獨狼式恐襲”加重了歐洲的“伊斯蘭恐懼症”,整個社會洋溢著對穆斯林的不信任感,民粹主義打著反穆斯林、反移民的旗號大行其道,進一步惡化歐洲穆斯林的生存空間,製造出更多社會“失意群體”。只有建立良好的族群關係,加強社區合作,共同維護公共安全,才會減少“獨狼式恐襲”的動機。
此外,歐洲應同仇敵愾,全民共同應對“獨狼式恐襲”。要認識到“獨狼式恐襲”威脅長期存在,人人都難倖免,既然“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那就應積極應對,反恐防恐,人人有責。既要從戰略上藐視恐怖分子,不過分炒作恐怖主義行動,降低其光環效應,防止更多“後來者”效仿。當然更要從戰術上重視“獨狼式恐襲”,提升個人反恐意識,加強反恐能力和逃生手段的訓練,更好地尋找公權力與私權利的平衡點,積極配合政府的情報工作,必要時讓渡部分公民權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