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山花燈

獨山花燈

獨山花燈是貴州南路花燈的代表,它歷史悠久,據打羊鄉墨寨八十多歲的布依族花燈老藝人介紹說,他祖父那輩就唱花燈來的,按此推算花燈在獨山流傳至少有二百年以上的歷史。

獨山花燈是一種傳統民俗舞蹈。產生於民間,長期流行於民間,直到新中國誕生後才得到健康地成長和迅速地發展。如今它以載歌載舞、多姿多彩的表演形式;明快活潑、優美動聽的唱腔旋律;濃郁的鄉土氣息和鮮明的地方特色,不僅贏得了獨山縣、而且也贏得了黔南州各族人民的喜愛。由於它根植於農村,在貴州花燈中獨樹一幟,自成體系,被人們稱為貴州南路花燈的代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獨山花燈
  • 外文名:Dushan Lantern Festival
  • 類型:傳統民俗舞蹈
  • 表演形式:載歌載舞、多姿多彩
  • 唱腔旋律:明快活潑、優美動聽
形成及發展,走進金色大廳,

形成及發展

獨山花燈是貴州南路花燈的代表,它歷史悠久,據打羊鄉墨寨八十多歲的布依族花燈老藝人介紹說,他祖父那輩就唱花燈來的,按此推算花燈在獨山流傳至少有二百年以上的歷史。
獨山花燈最早是“地燈”,其源於正月鬧元宵玩燈的習俗。《獨山縣誌》風俗篇載:“上旬內(正月)街坊龍燈彼此爭勝,尤以無宵為最,自十一日至十五日,土民具香楮,酒脯於祖墓前展拜曰:上燈。此後市人開張、書童上學皆擇吉,鄉村龍燈間有習燈唱者,或具帖赴某村慶賀或某村招之演唱,同曰:‘玩年’。”“地燈”,顧名思義是一種不擇場所徒步於地上表演的藝術形式。多以扇帕為主要道具載歌載舞,通常與鬧元宵的耍龍、舞獅、劃早船、車車燈等一起,通稱鬧花燈,後“地燈”的表演形式被“還願”的習俗所借用,形成“願燈”,其內容是娛神、酬神了願,驅魔去邪、消災化結等,代有封建迷信色彩。“願燈”逐漸形成一整套的程式,其中要扎燈、塔台唱燈。就出現了“檯燈”。從清鹹豐間(1851)年,願燈盛行獨山城鄉時,歌舞中就帶有戲的成份,如《打頭台》已經由歌舞發展到人物,有故事情節的別具風格的“燈夾戲”。“檯燈”表演分為兩部分。開台的第一個節目是《踩新台》,接著是《打頭台》,俗稱“打花折”,之後才出折子戲(正戲)。“檯燈”的出現,標誌著獨山花燈戲的形成。
獨山花燈遺產豐富,有300餘首曲調,40多個舞蹈身段動作,上百個傳統劇目。
獨山花燈最早是以歌舞為主,演出節目有《靈宮掃台》、《踩新台》、《打頭台》等,隨著歷史變遷、變通便達、商貿繁榮、人流頻頻,外地文化不斷傳入,加之花燈藝人們與領省民間藝人的交流、創造,使獨山花燈這一種民間藝術逐漸豐富,不斷發展。出現了如《紅燈記》、《金鈴記》、《八寶記》、《莽蛇記》、《槐蔭記》、《還魂記》、《五鼠鬧東京》、《九件衣》、《前娘後母》等花燈傳統劇目。然而,舊社會在歷封建統治階級歧視和禁固下,花燈受到統治者的桎梏和摧殘,故發展緩慢。演出劇目多系根據當時流傳的唱本或民間故事編演,無固定的唱詞,多系演出時表演者根據劇情隨意發揮。稱所謂“條綱戲”。演員均為男性,男扮女裝。
建國後,獨山花燈發展很快,在各個歷史時期都有不同的發展。
五十年代可稱獨山花燈繁榮的一個極盛時期。解放後,在黨的“雙百”文藝方針的指引下,獨山花燈獲得了新生。民間花燈班(隊)如雨後春筍應時而生。據統計,58年縣境內的專業餘花燈團、班(隊)已有170餘個。53年縣舉辦首屆民間文藝會演,各方花燈藝人匯聚,登台競藝。獨山花燈這一民間藝術登上了大雅之堂,豐富多彩的傳統花燈劇目《踩新台》、《打頭台》、《紅燈記》、《鳥金記》等,初顯它藝術的魅力。隨後縣成立了業餘花燈劇團,縣文化館組織專、業餘文藝工作者對花燈的優秀傳統劇目進行收集整理、加工。在省、州藝術工作者的指導和幫助下,獨山花燈從劇目創作、音樂、表演到舞美等方面逐步進行不同程度的改革,並先後培訓了一大批業餘花燈骨幹,整理和創作了一批優秀節目,如《婦女礦工排》、《蛇郎》、《紅花遍地開》、《姑嫂忙》、《包二回門》等。縣及州、省連年舉辦民間文藝匯演,使演出的水平逐步提高。56年貴州省花燈劇團在獨山成立,對推動獨山花燈的發展取到了積極的作用。58年縣開辦了文藝學校,培養一批年青的花燈藝術骨幹,隨後建立了半專業性質的獨山花燈劇團,創作挑練演出了一大批花燈劇目,活躍了城鄉民眾文化生活。花燈早已成為城鄉各族民眾雅俗共賞,喜聞樂見的地方藝術。特別值得一提的是55年在縣第三屆民間文藝會演中出現了獨山花燈誕生以來的第一個女旦角,就是基長區上道鄉新民村井寨的女青年羅天蘭。當時她與花燈藝人石玉成(也是她的師傅)表演《打頭台》,引起了全縣轟動,。此後眾多有文化的姑娘也愛上了花燈,加入了花燈演出隊伍,登上了文藝舞台。這意味著“好女不看燈”的年代已經結束了,獨山花燈已進入“好女唱新燈”的新時代。
六十年代,獨山花燈發展處於底潮。縣花燈劇團由於處於經濟困難時期,生存艱難,於61年底自行解散。此時,農村的花班(隊)也走的走,散的散,活動蕭條。65年縣組建獨山縣農村文化工作隊,創作和移植了《奪印》、《打銅鑼》、《補鍋》、《一袋麥種》、《辦喜事》、《跑驢》等一批花燈劇。深入農村巡迴宣傳演出。活躍了城鄉文化生活,同時對花燈的傳承取到了一定的作用。66年中旬,“文化大革命”開始,文藝也進入“十年動亂時期”。縣文化系統一度陷入派性鬥爭。69年農村文化工作隊解散。花燈一度被視為是“封、資、修”的東西剷除。民間花燈班(隊)地被勒令改散。花燈生存極為艱難。
七十年代,全國戲劇改革,進入“樣板戲”時代。雖然樣板戲搞的是“三突出”,“一花獨放”。但從客觀上講在戲劇的改革方面是取得了積極的推動作用。73年縣文化館重新恢復建立後,縣組織了一批專業餘文藝工作者對花燈移植樣板戲進行研究,先後移植了《沙家浜》、《紅燈記》選場(段)和《龍江頌》一、二、八場。推動了獨山花燈戲劇的改革。使花燈有了突破性的發展。主要是在音樂創作方面,改變了以前配曲、套曲的方法。採用了新的創作方手法。在做法上,一是作者在充分熟悉素材(花燈曲調)的基礎上,從中選出特性的基調或特性樂句、樂匯,重新組織柔和,加以發展;二是根據劇情、人物性格和唱詞的長短,採用拉長、縮短的手法,對同一素材作不同調試處理,以塑造不同人物形象;三是採取主題貫串法,在一個人物的各個唱段中,根據劇情需要、運用同一素材來變化發展,由此既保持了獨山花燈音樂的風格,又增強了音樂的表現力。在演(伴)奏上實行分譜,較前跨了一大步。同時在樂隊編制也有了較大的發展。文場:計有花胡、二胡、板胡、高胡、中胡、大胡、月琴、三弦、柳琴、大提琴、楊琴、單簧管、笛子、笙、鎖吶等;武場:計有板鼓(兼堂鼓)、小鑼、小釵、大缽、大鑼、水釵、木魚、碰鈴等。另外,在舞美方面也有很大改進。採用了硬景記(畫檔)、軟景(沙網)尤其是使用了背景投影,加上燈光色彩變換更增加了舞台的效果。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國進入了歷史性的變革時期,在黨政改革開放路線的指引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獨山花燈又恢復了生機。農村民間花燈隊又活躍起來。據80年代初縣文化部門開展“三項調查”(即民間藝術形式,民間組織和民間藝人),縣境內民間花燈班(隊)計有百餘個,其中季節性活動的有70餘個,有很多花燈隊(班)在演出形式,創作和演出水平上有很大的發展。如下司拉查村花燈隊,能移植演出大型古裝花燈劇《審椅子》、《奏香蓮》等,並創作演出了《打葵花》、《追豬》、《紅管家》、《落榜回家》、《送公糧》等一批現代花燈劇目。伴奏武場陣容也較宏大。又如基長鎮基高村花燈隊,除演出《包公斬國舅》、《莽蛇記》、《金陵記》、《張郎休妻》、《銅盆記》等傳統花燈劇目外,還創作演出了《雙喜臨門》、《婚事新辦》、《戲中戲》、《只生一個好》、《社教隊下鄉來》等花燈節目。再如麻萬鎮平原村花燈隊,村支書帶頭,緊密配合形勢創作並演出了《情滿人間》、《顧二公》、《三延婚期》、《兩分田》、《李村長上任記》等幾十個花燈節目。既活躍和豐富了農村民眾文化生活,又宣傳了黨的方針政策。
從專業方面看,82年縣建立了民族文工隊。二十年來創作演出了一大批現代體裁的花燈節目。花燈小戲有:《哥笑了》、《春歸校園》、《歸家》、《鄰里情》、《老部長》、《金雞常嗚》、《鳳歸桃林》、《鵲橋會》、《鐵稅官》、《拜年》、《送藥》、《舞步情》、《山村女教師》、《收費風波》、等;花燈歌舞有《春戀》、《雨情》、《辣媳婦》、《地燈舞》、《泉浴》、《繡女》、《相親》、《五姑遊春》等,曲藝節目有:《文化中心好》、《哥倆接爹》、《送崽上學》、《鬧店》、《憨哥進城》、《同心樹》、《太平石》、《殘湯宴》等。縣文工隊常年深入農村演出,既豐富了城鄉民眾文化生活,也弘揚了花燈藝術。在參加歷屆省、州,以至全國性的會(調)演中多次獲獎。並多次到鄰省、鄰縣,外專州演出,深受觀眾歡迎,以至在省內外產生了一定影響。
總之,改革開放二十年來是獨山花燈繁榮和發展的輝煌時期。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一是花燈藝術創作極度繁榮,城鄉廣大專業餘文藝工作者,堅持“二為”方向,深入生活,緊扣時代主旋律,創作和演出了大批現實題村的優秀花燈劇目,充分展現了獨山花燈藝術的時代風貌;二是挖掘了花燈藝術的表演形式,使獨山花燈的表演形式不斷擴展和完善,歌舞、戲劇、曲藝等表演形式具全。從而豐富了獨山花燈藝術的表現力;三是在花燈舞蹈創作方面有突破性的發展。由原來說唱歌舞形式向純歌舞發展,由情緒舞發展到情節舞。如《雨情》,按照寫舞蹈腳本,作曲、編舞的創作程式,採用寫意與寫實相結合的手法突出主題。舞蹈力求有創意,如《地燈舞》,採用傳統的地燈鑼鼓伴奏,加上吸收了地方民族舞蹈動作,更突出《地燈舞》火爆熱烈,純樸粗獷的藝術風格。
八十年代中期全國開展文藝十大集成志書的收編工作,在縣委、政府的重視和有關部門的積極配合、幫助下,通過縣文化部門上下共同努力,先後完成了“獨山花燈音樂集成”、“獨山民間舞蹈集成”和民間文學“三套集成”,以及文化志、戲曲志、曲藝志等資料的收編工作,為獨山花燈的繼承和發展留下了極其寶貴的歷史資料。
90年代中期,全國推行文化先進鎮、文化先進縣、文化鄉、藝術鄉、“蒲公英”計畫、文化帶等文化工程建設。94年基長鎮被省命名為“花燈藝術之鄉”,97年我縣被省命名為文化先進縣,97年為全國文化先進縣。

走進金色大廳

地處貴州省南大門的獨山縣是座歷史悠久的千年古城,其建置可遠溯至漢代、三國牂牁郡的毋斂,系布依、漢、苗、水族等多民族聚居地,這裡盛開著一朵非遺奇葩“獨山花燈”。
獨山花燈源於“社”的祭禮活動,從功能上分:一為崇尚天地與自然,二是娛人精神情感;從形式上分:一為地燈,二為檯燈。它以燈戲兼容的獨特風格,鮮明的地域民族文化特色,優美的舞姿與曲調聞名於世,是獨山人特殊的生活方式、民族個性與文化多樣性的審美習性“活”的顯現,展現了勤勞勇敢、淳樸善良的獨山人達觀與進取的精神。
2003年,文化部特授予獨山縣基長鎮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2008年,國務院正式公布“獨山花燈戲”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經歷了500多年活態流變的發展傳承,獨山花燈從此迎來了大發展、大繁榮。獨山人都以“花燈人”為自豪。在獨山,不管是重大節慶或是祭祀活動,唱花燈都是必不可少。“人人會拿花燈扇,個個會唱花燈調”,這是獨山花燈普及化最真實的寫照。在獨山,學生書包里裝著、手裡拿著花燈扇,已成為街頭巷尾一道獨特的景觀,而開展花燈“進校園、進社區、進農村、進機關”的“四進”活動,無疑是對非遺保護傳承的巨大推動。
有著9年花燈表演經驗的布依族姑娘羅來紅是獨山花燈民族文工隊的一名普通演員。來自布依山寨的她,從小就跟隨大人看花燈、聽花燈,被花燈藝術的精髓深深吸引。當她在舞台上表演時,那種激情與亢奮、靈魂被震懾的感覺是她一輩子也忘不了的:“我的生活充滿花燈,60歲後我還要演花燈,”這是筆者與獨山花燈友人聊天時,最為真摯的感動……
如今,獨山花燈更形成了產業化發展,大街小巷飄揚的都是花燈的韻律,音像店裡擺放醒目的也是花燈光碟。為滿足民眾的文化精神需求,獨山縣花燈領導小組還組織創作了大量優秀曲目。這裡幾乎每一個鄉鎮都有自己的花燈演出隊,在保持本真性的前提下進行生產性方式保護的演出,獨山花燈已然走出了大山,走進了周邊省市……
在與現代多元文化的融合中,獨山花燈也做了很多嘗試與創新,特別是借鑑交響樂的理念來豐富花燈,並與歌舞劇、影視劇結合,樹立獨山花燈文化的高度。“在獨山花燈普及的基礎上,考慮更多的則是文化制高點問題。”獨山縣文化局局長、獨山縣非遺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池繼霞介紹,“先占領文化制高點,打造獨山花燈精品,以輻射更廣的人群,從而拉動獨山花燈金字塔塔基的建設。”
2009年3月16日,獨山花燈登上了世界音樂藝術的聖殿——維也納金色大廳,《乾哥乾妹踏青來》、《牽牛郎郎要接親》、《踩新台》等原生態的天籟之音折服了音樂之都,獨山花燈也迎來了更加璀璨的未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