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雄古塔

獅雄古塔

五華,古稱長樂,在長樂縣城(今華城鎮),建於公元1612年,東南方約三公里的獅雄山上,有一座久負盛名的古塔,名叫獅雄山塔,又稱長樂古塔。此塔頗具明代建築藝術風格,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1984年被列為五華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6月19日又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列為第三批省級重點保護文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獅雄古塔
  • 地理位置:五華古縣城(今華城鎮
  • 別名:長樂古塔
  • 建設時間:明萬曆四十年(公元1612年)
建築歷史,建築特色,

建築歷史

該塔建於明萬曆四十年(公元1612年),清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和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兩度小小修繕外,仍面貌如舊。“文革”時塔前參亭被毀,1989年12月至今,當地縣、鎮政府、博物館、文化站、塔崗區發動廣眾募捐修塔,並成立了獅雄寶塔修繕董事會,進行修塔築亭。1997年5月,古塔遭雷擊,塔4至7層塔角崩裂,塔內數十處出現內外裂痕,參亭擊毀。(說見《南方日報》97年6月10日《救救獅雄古塔》,隨即省、市、縣、鎮政府、文化局極為重視,多次派有關專家、技術員勘測,做出修繕方案報省批准,以98年成立修繕委員會,秋後動修繕,約需經費70萬元,上級撥一點外,發動社會識士捐集,將於99年10月修繕竣工。使古塔既堅實渾厚,又雄偉壯觀。

建築特色

此塔塔高三十五點五米,平面作八角形,九層空樓閣式,生鐵鑄葫蘆頂塔剎,基腳用大麻石磚砌築,塔身用大火磚砌築,一至七層造有木棚,每層皆有火焰形窗通風采光。第二層為平座其餘每層內有假 座,每層出檐均為人字形斗拱出跳,一、三層為三層外轉六輔作,余為二層外轉五輔作。塔身上用火磚砌成一百五十級螺旋式台階,從底層通往八塔,塔門頂嵌有長樂僉事詹子忠《萬代瞻仰》陰文石刻。相傳請本邑詩人張鐵珊曾為此塔題聯云:“山作屏,地作氈,月作燈,煙霞作樓閣,雷鼓風嘯,長慶昇平世界;塔為筆,天為紙,云為墨,河翰為硯池,日圈星點,樂觀大快文章”。高度的技術水平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
塔建國前為五華八景之一。建國後列國家重點保護文物,現為梅州著名旅遊區之一。因此知此塔者甚眾。但此塔塔頂“葫蘆督”的奧秘卻始終是個謎。“葫蘆督”實為古塔頂上“戴”的一個“大鐵帽”,因其外形似“大葫蘆”故稱。曾攀登過塔頂的人皆稱“葫蘆督”全是生鐵鑄成,看樣子最少也有二三千斤。在389年前,既無現代化裝備,更無大型機械吊車,古人是怎樣把這樣笨重的“大鐵帽”搬上30多米高的塔頂安裝的呢?著實是個難解的題。1999年,為保護重點文物,五華縣人民政府籌資對獅雄古塔進行修繕。為探“葫蘆督”的奧秘,世居古塔旁的鄧奎初(退休教師)毅然參與修繕工作,承領了組修塔的腳手架工程。他用2000多根竹子,組塔起40米高的腳手架,然後攀上高層,對“葫蘆督”作了詳盡的觀察。他發現“葫蘆督”不是不分割的完整鑄件,而是由三大部鑄件組合而成。第一部件為底座部件,周長4.4米,高72公分;第二部件為頸座部件,周長0.9米,高60公分;第三部件為小圓頂部件,周長0.6米,高1.7米。三大部件的厚度均為1.1厘米。按此他估算,底座約重1400斤;頸座約重600斤,圓頂約重250斤。三大部件均有陰陽溝逐件相接,故能組成完整的“葫蘆督”。此外,他又丈量了塔牆。古塔底層牆厚4米,隨塔高牆厚逐步縮小,但到塔頂牆厚仍有1.5米左右。據此,鄧奎初斷定,古塔上的“葫蘆督”不是靠吊裝法“吊”上去安裝的;而是靠“堆土法”逐步“堆”上去安裝的。換句話說,“葫蘆督”在開始建塔時就分部件鑄好了,堆上塔牆上,然後隨塔牆增高一步一步“堆”高。因為塔牆厚度大,就是到了頂層塔牆厚度仍有1.5米,四周同時站人,幾個人齊力搬動仍有足夠空間,所以能把“葫蘆督”完整安裝起來。這就是否389年前,用“土辦法”把笨重的“大鐵帽”裝上古塔頂的秘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