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戲

猴戲

猴戲,古老的中國表演藝術之一。漢代畫像石中百戲圖里有猴戲形象。民國時期的戲曲舞台上,孫悟空戲——俗稱“猴戲”深受歡迎。先期演猴戲具有獨特風格,在臉譜、扮相、表演各有不同的,是郝振基、楊小樓、鄭法祥;後期為蓋叫天、李萬春、李少春。中國猴戲做出貢獻的有很多很多名家,北派的有楊小樓、郝振基、李萬春、李少春,南派猴王有鄭法祥,蓋叫天、張翼鵬、張二鵬父子,郭玉昆,筱王桂卿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猴戲
  • 又名:猴子戲
  • 粵語:稱馬留戲
  • 盛行:民國時期
簡介,表演項目,引申義,明朝-猴戲,傳統猴戲,中國傳統猴戲,日本傳統猴戲,現代猴戲表演,猴戲流派,概述,先期,後期,

簡介

表演項目

猴戲
猴戲,又名猴子戲,粵語稱馬留戲(俗作馬騮戲,粵語稱猴子為“馬留”,“留”因變調而常被誤寫為“騮”),泛指猴子或其他靈長類動物(如猩猩)參與演出的表演藝術。

引申義

猴戲除了指真正由猿猴表演的項目外,還用來比喻人們一些裝模作樣流於表面的行為。

明朝-猴戲

黃毛紅臀小胡猻,翻斗爬竿踏車輪。頂盔揮旗羊做馬,妝扮美女笑煞人。
猴戲
漢代畫像石中百戲圖里有猴戲形象,可知我國馴猴作戲的歷史甚早。迄明清時,玩猴者多為謀生之計流浪江湖。玩猴藝人多為一副扁擔,挑兩個箱子;或牽羊,帶助手扛一長十字竹竿。在選好場地後,敲鑼引人駐足。一般令猴翻筋斗、擔水、走索;或爬高竿;或開箱戴面具,穿戲衣走場。《燕京歲時記》:『耍猴兒者,木箱之內藏有羽帽烏紗,猴手自啟箱,戴而坐之,儼如官之排衙。猴人口唱俚歌,抑揚可聽。古稱沐猴而冠,殆指此也。其餘扶犁跑馬,均能聽人指揮。扶犁者,以犬代牛;跑馬者,以羊易馬也。』

傳統猴戲

中國傳統猴戲

猴戲在中國已有悠久史史,最遲於唐朝已有出現。古代中國人民把猴子視為馬的守護神,常於馬廄內養猴子以留住馬匹,並讓猴子表演猴戲作祭祀之用,因此猴子又有“馬留”的別稱,此名稱至今仍保留在粵語中。日本於奈良時代從中國傳入猴戲。 後來猴戲的宗教性變淡,有些只是純娛樂觀眾,一些小販為招攬顧客,也會養猴子表演賣技藝,尤其常見於賣武術、賣藥等行業。現時香港唯一一隻獲漁農自然護理署發牌由人飼養的猴子金鷹,其已故前主人陳日標生前以賣藥為業,金鷹就在主人賣藥時表演。

日本傳統猴戲

日本把猴戲稱為猿まわし(さるまわし),有時也寫成猿回し,屬於傳統藝能。猴戲最初傳入日本時,也是於馬廄中作為祭祀驅邪之用,常見於武家的馬廄。室町時代起猴戲宗教性淡化,發展成街頭藝術,多以太鼓伴奏。由於日文中“猿”的讀音是さる,與表示離開、驅離之意的“去る”念法一樣,有吉祥的意味,因此發展成過年時常見的表演。江戶時代更認為是種讓病魔遠離的象徵,所以還有專門引導猴子耍猴戲驅邪魔、病魔的職業。 此外,日本的狂言中也有猴戲表演,稱為靫猿。

現代猴戲表演

現 在一些動物園、主題公園、馬戲團也有猴戲的表演項目,常見的有踏腳踏車、跳火圈、走鋼絲、翻筋斗、芭蕾舞、變臉譜、走平行木、幽默劇等。還有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新野猴戲”,以王中緒為代表的耍猴人,表演更注重搞笑滑稽,猴子和人之間的互動打鬥,通常叫武打。
猴戲

猴戲流派

概述

民國時期的戲曲舞台上,孫悟空戲--俗稱“猴戲”深受歡迎。先期演猴戲具有獨特風格,在臉譜、扮相、表演各有不同的,是郝振基、楊小樓鄭法祥;後期為蓋叫天李萬春李少春

先期

郝振基,著名崑曲演員。他的功底紮實,聲音洪亮,氣力充沛,武生戲擅演《夜奔》、《探莊》、《打店》等,其中《夜奔》演林沖穿厚底靴“走邊”被稱為一絕;老生戲能演《草詔》、《打車》等;花臉戲以"三公戲"(《陰審》的包公,《刀會》的關公,《聞帳》的三公,即張飛)知名。他的猴戲代表劇目有《安天會》、《花果山》、《火雲洞》、《火焰山》等。郝根據自己臉形較長的特點,將孫悟空的臉譜設計得不同於一般三塊紅的“倒栽桃”式,而是外白中紅,紅色上端像個月鏟,下端較窄,似撤欖形,稱為"一口鐘"式臉譜。他保持了弋腔猴王的傳統扮相,演《安天會》,上場時戴草王盔,帽兩邊各繫著一條長過膝頭的鵝黃彩綢;盜丹時戴一白氈帽,身著黑箭衣,系大帶。表演上重“形似”,動作很小,行動極為靈活,偷桃動作酷似真猴。他一邊吃桃,一邊轉眼珠,來回晃腦袋,尖嘴巴一鼓一鼓的,兩個耳朵還能前後扇動;過一會兒,他又把後腦勺朝著觀眾吃桃,邊吃,後腦勺還能上下聳動,這是郝振基的兩項表演絕技。他的猴戲,對南北派猴戲演員都有一定影響,民國初年享譽舞台。
楊小樓,是大家熟悉的著名京劇武生宗師,乃父楊月樓擅演猴戲,有“楊猴子”之稱,傳到楊小樓,又得名家張淇林教授,他的猴戲有了新的發展。在孫悟空的臉譜設計上,他把“倒栽桃形”與“檄欖形”結合起來,桃蒂一筆,直通到天屏,把眼瓦從十字形改為濃眼圈加眉子,從而使孫悟空從面部外觀上增加了武生的氣質。楊小樓以演《安天會》和《水簾洞》著名,他在孫悟空的外型設計和動作表演上,十分注意把握這一神話人物性格,力求“神似”而逐漸減少“形似”,雖然他身材高大魁偉,但他演出的猴戲卻輕巧玲或,天津名票友王庚生說他猴戲動作表演特點是“把原來的武生架子儘量收縮,用攏肩、曲腿的方法,來達到使身形縮小、使動作小巧靈便的目的”。表演上他不以翻跌技術取勝,而以著力塑造孫悟空的猴王氣質見長,把猴戲的表演和造型又提高了一大步。1912年,楊小樓去上海演出,連演40天,戲目不重複,猴戲尤其叫座。據梅蘭芳轉述蓋叫天的話:“楊小樓演《水簾洞》鬧海那一場,在曲子裡的跟頭翻的那份漂亮,落地那份輕,簡直像貓似的,我是真服了。”
南派猴戲代表人物是鄭法祥,人稱“小活猴”。其父鄭長泰為河北梆子演員,擅演猴戲。鄭法祥幼年時隨父學戲,耳濡目染,後來專工猴戲,並求教於楊小樓、郝振基,加上自己琢磨,試演,逐漸形成南派猴戲風格。1926年,他隨楊月樓赴日本,在東京演出了《搖錢樹》、《水簾洞》等悟空戲。1928年,他在上海新舞台演出《金刀陣》,獲得成功。鄭法祥的臉譜設計源出廣州大佛寺石碑上孫悟空"鬥戰勝佛"的刻像呈文相拓片,他劃分很細,共分四個時期(《悟空出世》、《刀劈混世魔》、《鬧天宮》、《金刀陣》),孫悟空的臉譜隨其經歷、能耐的長進而演變。他總結孫悟空的性格基本特徵是“大膽不羈,嫉惡如仇”八個字,他的表演特點粗獷、豪放,動作大而簡練,並且很注意孫悟空的氣度,認為孫悟空是一個“齊天大聖”,決非一般抓耳撓腮的毛猴可比。他在演出時講究三掌四拳(伸掌、刁掌、扣掌;卷拳、螺絲拳等),動作運用上吸收太極拳的精華,顯得靈活利索,圓熟自如。

後期

有“江南活武松”之譽的蓋叫天,原名張英傑。按生年計他比鄭法祥大4歲,但因鄭專工猴戲,赴日本演出前即以猴戲成名,故將蓋算作後期。蓋叫天是南派著名武生,他基本功紮實、身手矯健,表演上注重造型美和動態美,身段動作邊式、大方,速度快、力度強,並把武術技巧化於武戲表演中,以《三岔口》、《惡虎村》、《一箭仇》、《白水灘》等戲及武松戲見長。1923年後,他在上海共舞台創排《西遊記》,從悟空出世一直演到被壓在五行山下。其中《水簾洞》里耍雙鞭,出奇制勝,技藝純熟,他的絕招是:把左手的鞭,鞭尾朝下,立在左腳尖上,然後拿右手裡的鞭鞭尾摁著左腳上立的鞭鞭頭,抬左腳,把鞭頂起來,兩條鞭成為一條直線,在腳尖上轉動。《鬧天宮》中孫悟空與四大金剛對打,第四位金剛抱著琵琶上來與孫悟空開打,孫悟空打敗金剛,奪下琵琶,又與哪吒對打,只見他奪過哪吒手中的乾坤圈,一面用琵琶迎擊哪吒的長槍,一面用腳變換姿式舞弄著乾坤圈,形象可愛俏皮,又顯出孫悟空高超的武功,博得觀眾喝彩。蓋叫天也是南派猴戲的代表,其子張翼鵬亦擅演猴戲。
李萬春、李少春是京、津戲迷十分熟悉的京劇表演藝術家,也是30年代末北京舞台上猴戲的佼佼者、競爭者。
李萬春的猴戲宗楊(小樓)派,又得遜清貝勒載濤傳授,表演上注重塑造猴王氣質,不重翻跌,用他自己的話說是“人學猴,猴學人”:在舞台上,第一層是把自己變成猴,第二層是以這個猴去學人,模仿人的舉止。在臉譜設計上,李萬春採用“倒栽桃”勾法,上圓下尖,紅白分明,儘量減少黑線條,顯得明快、乾淨。在服飾上,李萬春把《安天會》中“守桃園”這場戲孫悟空原來戴草王盔,改為猴紗帽,紗帽上鑲絨球,後邊是兩個翅子,上邊仍戴翎子,他認為:《水簾洞》時,猴是自立為王,戴草王盔;到《安天會》時,已經封為弼馬溫,有了官職,以不戴草王盔,而戴金紗帽為好。李萬春排演的猴戲劇目很多。如《石猴出世》、《花果山》、《水簾洞》、《鬧龍宮》、《安天會》、《五百年後孫悟空》及《骷髏山猴王擊屍魔》等。1938年,李萬春排演《十八羅漢收大鵬》,受到觀眾好評。
李少春的猴戲,主要是吸取楊(小樓)派演法,同時琢磨、借鑑了北昆郝振基,南派鄭法祥,東北小九霄等各路演法的藝術特點。戲劇家翁偶虹說李少春“南猴兒的輕巧、活潑,北猴兒的大氣、沉穩,他都兼而有之”。臉譜設計上,李少春根據自己臉形和表演風格,追求對活猴臉譜造型的神似。整個面部勾成桃形,前額部正中的拳頭紋線條畫得開闊大方,在眼睛、眼眉的畫法上吸收楊派特點、左右長眉毛下邊的眼泡,各填一道小黑紋,增加了孫悟空英俊的氣質。1938年春首演天津,以《水簾洞》帶《鬧地府》轟動了天津,李少春動作輕盈、敏捷,在戲中有不少新穎技巧,不僅“地蹦”、“烏龍絞柱”、“虎跳前撲”等小跟頭乾淨利落,三股鋼叉、雙頭錘、金箍棒往地上一杵,騰空竄上高台,這是他把體育項目撐桿跳的技術動作,巧妙自然地運用在京劇舞台上,使觀眾感到新奇。這一年,李少春還排演了《智激美猴王》、《十八羅漢斗悟空》等猴戲,前者他設計的唐僧念緊箍咒時孫悟空的地躺跟頭及“竄塔”(從3米多高的“塔門”竄進去)技巧,後者與眾羅漢的對打出手都十分精彩。李少春曾以《鬧天宮》等戲訪問世界各國,享有“美猴王”之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