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陀羅佛教藝術

犍陀羅佛教藝術,古印度王國犍陀羅(梵文Gandhara,相當於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及其毗連的阿富汗東部一帶)以佛教為題材的雕塑藝術。公元前4世紀末馬其頓亞歷山大入侵後,希臘文化藝術曾影響這一地區。前3世紀阿育王時, 曾遣僧人來此傳布佛教。1世紀大月氏入主犍陀羅、迦濕彌羅(今克什米爾)及中印度的秣菟羅等國,建立版圖廣大的貴霜王國(1世紀至5世紀)。國王迦膩色迦提倡佛教,犍陀羅的藝術家汲取古希臘、羅馬藝術精華, 創造出釋迦的各種形象,形成新的藝術風格——犍陀羅藝術。近幾十年在原犍陀羅中心區域富樓沙(在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呾叉始羅(Taxila,在今巴基斯坦伊斯蘭瑪巴德西北)附近,發現一批1至2世紀的雕塑,其藝術特點是,姿態生動,線條簡練,衣紋質感強。這一佛教藝術曾隨佛教向東傳播。其後期又受到波斯薩珊王朝(226—651)和印度笈多王朝(約4世紀前半葉—6世紀初)秣菟羅派的影響, 自5世紀末葉以後,逐漸融合於傳統的藝術之中。5世紀初由於噠人的入侵, 日趨衰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