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權法研究

物權法研究

《物權法研究》是2008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小燕。全書語言流暢,文字簡潔,思路清晰,邏輯嚴謹,非常適合法學專業師生、法律實務工作者和研究人員使用。

基本介紹

  • 書名:物權法研究
  • 作者: 陳小燕
  • ISBN: 9787010070988
  • 類別:法律 >> 法學理論
  • 頁數:299
  • 定價:49.00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08-7-1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物權法研究》以新頒布的《物權法》為基礎,運用基礎理論與范舉的方式,對物權的基本理論和知識進行全新的、系統的論述,凝聚了作者長期從事法學教學和法律實務的心血,對物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及占有等法律實務中尚無體系性界定的基本概念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梳理。

作者簡介

陳小燕,1964年生,現任湖北大學政法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法學系黨支部書記、中國法學會會員。2000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法學系,獲民商法碩士學位。從事法學專業教學20餘年,主講“民法學”、“民事訴訟法學”等課程,其中“民法學”被評為湖北大學優質課程,2004年3月,被聘為湖北大學民法學課程責任教授。曾先後在《光明日報》、《人民日報》、《武漢大學學報》、《江漢論壇》等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編 總論
第一章 物權法總論
第一節 物權法概述
一、物權法的概念和特徵
二、物權法的價值
三、《物權法》的制定和對我國《物權法》的評價
第二節 物權法的內容和體系
一、物權法的內容
二、物權法的體系和我國《物權法》
第三節 物權法的基本原則
一、物權法的基本原則概述與我國《物權法》
二、平等保護原則
三、物權法定原則
四、一物一權原則
五、公示公信原則
第二章 物權概論
第一節 物權的概念和特徵
一、物權的概念
二、物權的特徵
三、物權與其他財產權的比較
第二節 物權的種類
一、物權的學理分類
二、民法上對物權的分類與我國《物權法》
第三節 物權的客體
一、物的概念和特徵
二、物的分類
三、物權客體與權利——兼評我國《物權法》第二條第二款
第四節 物權的效力
一、物權的支配效力
二、物權的排他效力
三、物權的優先效力
四、物權的追及效力
五、物權的妨害排除效力
第三章 物權的變動
第一節 物權變動概述
一、物權變動的概念和形態
二、物權變動的原因
第二節 不動產的登記
一、不動產登記的概念、效力及功能
二、不動產登記的機構與登記的程式
三、不動產登記簿和權屬證書
四、不動產登記的分類
五、預告登記制度
六、不動產登記瑕疵的救濟與責任承擔
第三節 動產交付
一、動產交付的概念、效力及意義
二、動產交付的具體形態
第四節 物權的消滅
一、標的物滅失
二、拋棄
三、混同
四、其他原因
第四章 物權的保護
第一節 物權的保護概述
一、物權的保護的概念和意義
二、物權的保護的法律歸類
三、物權的保護的爭議解決方式
第二節 物權請求權
一、物權請求權的概念和特徵
二、確認物權的請求權
三、返還原物請求權
四、排除妨害請求權
五、消除危險請求權
六、恢復原狀請求權
七、損害賠償請求權
八、物權請求權的競合
第二編 所有權
第五章 一般規定
第一節 所有權的概述
一、所有權的理論
二、所有權的概念與特徵
第二節 所有權的種類
一、物權平等保護原則的體現
二、國家所有權——強化對國有財產的保護
三、集體所有權——主體問題
四、私人所有權——完善私有財產法律保護
第三節 所有權的社會作用
一、所有權制度:國家基本經濟制度之基石
二、所有權制度:產權的法律形式
三、所有權:最重要的民事權利
第四節 所有權的內容
一、積極權能
二、消極權能
三、所有權之限制
第六章 不動產所有權
第一節 土地所有權
一、土地所有權的概念和特徵
二、土地所有權的範圍
三、空間權理論的產生與發展
四、我國的土地所有權制度
五、我國土地徵收制度
第二節 房屋所有權
一、房屋所有權的概念
二、房屋和土地的關係
第三節 建築物區分所有權
一、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的概念和特徵
二、業主個人財產的專有權
三、業主共有財產
四、車庫、車位的歸屬與利用
五、業主之權利與義務
第四節 建築物區分所有人管理團體
一、建築物區分所有人管理團體之立法例
二、區分所有權人管理團體的性質
三、業主大會及業主委員會
四、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的職能及其行使
五、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的訴訟地位
第七章 不動產相鄰關係
第一節 不動產相鄰關係的概念和特徵
一、相鄰關係的概念
二、相鄰關係的特徵
第二節 相鄰關係的處理原則
一、有利於生產、方便生活
二、團結互助、公平合理
三、尊重歷史和習慣
第三節 相鄰關係的種類
一、《物權法》細化《民法通則》相關規定
二、相鄰土地使用關係
三、相鄰用水和排水關係
四、相鄰土地、建築物之損害防免義務
第八章 共有
第一節 共有的概念
一、共有的概念和特徵
二、共有成立的原因及其意義
第二節 按份共有
一、按份共有的概念和特徵
二、按份共有的內部關係
三、按份共有的外部關係
四、共有關係的終止與共有物的分割
第三節 共同共有
一、共同共有的概念和特徵
二、共同共有的類型
三、共同共有的內部關係
四、共同共有的外部關係
第九章 所有權的特別取得
第一節 善意取得
一、善意取得概念
二、善意取得構成要件
三、善意取得制度的比較法考察
四、我國《物權法》中善意取得的法律效果
五、盜贓遺失物善意取得問題
第二節 拾得遺失物
一、拾得遺失物的概念
二、拾得遺失物的構成要件
三、拾得遺失物的法律後果
第三節 漂流物、埋藏物、隱藏物
一、漂流物、埋藏物、隱藏物的概念
二、法律效果
第四節 添附
一、添附的概念
二、附合
三、混合
四、加工
第五節 孳息
一、孳息的概念
二、孳息的分類
三、孳息的歸屬
第六節 先占
一、先占的概念
二、先占取得的構成要件
第七節 取得時效
一、取得時效的概念、意義與性質
二、取得時效的立法例
三、取得時效的構成要件
四、取得時效的法律效果
五、《物權法》對取得時效的態度
第三編 用益物權
第十章 用益物權總論
第一節 用益物權概述
一、用益物權的概念和特徵
二、用益物權的價值
第二節 用益物權的體系和種類
一、用益物權的種類和體系
二、我國用益物權體系立法及其評價
第十一章 用益物權的具體類型
第一節 國有土地使用權
一、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概念和意義
二、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取得
三、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消滅
第二節 集體土地使用權
一、集體土地使用權的概念
二、集體土地使用權的行使
三、集體土地使用權的收回
第三節 土地承包經營權
一、土地承包經營權概述
二、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取得
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內容
四、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
五、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消滅
第四節 建設用地使用權
一、建設用地使用權概述
二、空間建設用地使用權
三、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取得
四、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內容
五、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流轉
六、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消滅
第五節 宅基地使用權
一、宅基地使用權的概念和特徵
二、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
三、宅基地使用權的內容
四、宅基地使用權的消滅
第六節 地役權
一、地役權的概念與特徵
二、地役權的取得
三、地役權的內容
四、地役權的消滅
第七節 用益物權的其他類型
一、海域使用權
二、探礦權與採礦權
三、取水權
四、養殖權與捕撈權
第四編 擔保物權
第十二章 擔保物權概述
第一節 擔保物權的概念和特徵
一、擔保物權的概念
二、擔保物權的特徵
第二節 擔保物權的種類
一、法定擔保物權與約定擔保物權
二、動產擔保物權、不動產擔保物權、權利擔保物權與非特定財產擔保物權
三、留置性擔保物權與優先清償性擔保物權
四、保全性擔保物權與融資性擔保物權
五、登記擔保物權與非登記擔保物權
六、典型擔保物權與非典型擔保物權
第三節 擔保物權的取得
一、基於法律行為而取得擔保物權
二、非基於法律行為而取得擔保物權
第四節 擔保物權的存續
一、主債權時效屆滿與擔保物權之存續
二、約定擔保物權存續期限
第五節 擔保物權與保證
一、擔保物權與保證並存的效力
二、債權人拋棄擔保物權對保證責任之影響
三、保證人、物上保證人之追償與代位關係
第六節 擔保物權與《擔保法》
一、《物權法》與《擔保法》之比較
二、《物權法》改進之意義及不足
第十三章 抵押權
第一節 抵押權的概念和特徵
一、抵押權的概念
二、抵押權的特徵
第二節 抵押權的屬性
一、抵押權的從屬性
二、抵押權的不可分性
三、抵押權的物上代位性
第三節 抵押財產
一、概述
二、允許抵押的財產
三、禁止抵押的財產
第四節 抵押權的取得
一、抵押契約
二、抵押登記
第五節 抵押權擔保的債權範圍及效力所及標的物的範圍
一、抵押權擔保債權的範圍
二、抵押權效力所及標的物的範圍
第六節 抵押權的實現
一、抵押權實現的概念
二、抵押權實現的條件
三、抵押權實現的方式
第七節 抵押權消滅
一、主債權消滅
二、抵押權實現
三、抵押物滅失
四、抵押物期間屆滿-
第八節 浮動抵押權
一、浮動抵押權的概念
二、抵押財產的確定
三、浮動式財團抵押與固定式財團抵押
第九節 最高額抵押權
一、最高額抵押權的概念與特徵
二、最高額抵押權的設定
三、最高額抵押權的效力
第十節 抵押權的順位
一、順位確定標準
二、抵押權與價值權
三、順位的讓與、變更與拋棄
第十四章 質權
第一節 質權概述
一、質權概念
二、質權與抵押權區別
三、質權分類
第二節 動產質權
一、動產質權的概念與特徵
二、動產質權的取得
三、動產質權的效力
四、動產質權的消滅
第三節 權利質權
一、權利質權的概念和特徵
二、權利質權的設定
三、權利質權的效力
四、權利質權的消滅
第十五章 留置權
第一節 留置權
一、留置權的概念
二、留置權的特徵
第二節 留置權的構成要件
一、債權人合法占有債務人的動產
二、債權與動產間的牽連關係
三、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或不能履行債務
四、無法定或約定之障礙
第三節 留置權的效力
一、留置權擔保債權的範圍
二、留置權標的物的範圍
三、留置權人的權利和義務
四、留置物所有人的權利
第四節 留置權的實行
一、留置權行使的條件
二、留置權行使的標的物範圍
三、留置權行使的形態
四、留置權處置取償的方法
第五節 留置權的消滅
一、另行擔保的提出
二、留置物占有的喪失
三、債權清償期的延緩
第十六章 非典型擔保和擔保物權的競合
第一節 優先權
一、優先權的概念和立法例
二、優先權的性質
三、優先權的法律特徵
四、優先權的種類
五、優先權的效力
第二節 讓與擔保
一、讓與擔保的概念與特徵
二、讓與擔保的設定
三、讓與擔保的效力
四、讓與擔保的消滅
第三節 所有權保留
一、所有權保留的概念、性質與特徵
二、所有權保留的效力
第四節 擔保物權的競合
一、擔保物權競合的概念和條件
二、抵押權與質權的競合
三、抵押權與留置權的競合
四、留置權與質權的競合
五、非典型擔保物權與典型擔保物權的競合
第五編 占有
第十七章 占有的一般理論
第一節 占有的概述
一、占有的概念和特徵
二、占有制度的社會價值
三、占有的分類
第二節 占有的取得和消滅
一、占有的取得
二、占有的消滅
第十八章 占有的保護
第一節 占有效力
一、占有的狀態推定效力
二、占有的權利推定效力
三、占有人的權利和義務
第二節 占有的保護
一、占有的物權保護
二、占有的債權保護
三、我國《物權法》對占有的設定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