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態民俗

物態民俗,指的是一國一民族固有的傳承性生活中有形的物質態層面。這是一種具有民俗意味的物質形態,範圍十分廣泛。一是指民俗物本身: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各式傳承物。如:傳統服飾,風味菜餚,地域民居,家用器皿,以及歷史延續下來的生產用具、器物等等;另一類,是指非民俗物器具上的民俗印記。如青銅禮器上的民俗紋飾等。

物態民俗,展示在我們面前的,不論是遙遠的洪荒年代,還是電子化的當今社會,一般而言,是比較淺顯的,但是,對於我們人類生活而言,卻蘊涵著其獨特的永久魅力。
物態民俗的魅力
▲民俗具有代代相續的文化力量
因為凡是民俗本身就具有集體有意識和集體無意識的核心,由此積澱而構建的心理定勢可以在相應的條件下,穿越時空,受各時代人的青睞認同。
人世間,民俗事項千姿百態,然而,透過民俗的表象,我們發現,任何民俗都是一定社會民眾中風行的不成文的規矩。它不需要人們刻意的倡導,卻象風一樣迅速傳播。六千年前,河姆渡的先民們,將熾熱的信仰情感,用兩個相向或向背的鳳鳥形象,鐫刻在象牙板、匕首柄上。逝者如斯夫,幾千年過去了,沒有後來先賢似的遺訓,也沒有後代哲人式的告示,甚至沒有一點片言隻語的流傳。可是,這神采熠熠的神奇造型,至今還依然風行流淌在河姆渡地域文化民居的屋脊上。君不見,這些地區民居屋脊上的迎朝陽,送落日的雞型脊吻,正是當年先人們依戀崇信、頂禮膜拜的偶像。民俗之所以能在時空的隧道中自如穿行,說到底,就是有集體有意識和集體無意識構成的群體心愿凝聚其間。物態民俗,就是這種群體意願融化在物質形態中的顯現。民俗來到世間,就不是個人的專利,它是群體的信物。某一物品,一旦賦有了民俗的形式和內涵,它就得到了公眾的認同和愛好。中國人對玉器的偏愛,由來已久。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便是以當時的民俗器物玉器為標誌的。良渚以後,歷朝歷代,人們對玉器如痴如醉,無以復加。達官顯貴是如此,平民百姓也不免俗。以至中國人至今還有一種說道:“黃金有價,玉無價”。良渚以來,小小的一塊石頭——玉石,如此受人寵愛,除了玉石本身的物理性能外,歷代中國人陳陳相因,在玉石身上頻頻投入獨特的群體情感起了重大的決定性的影響。反過來,也促進了中國人賞玉、佩玉風尚的綿綿流長。著名的古典小說《紅樓夢》中的賈寶玉身系的一塊寶玉,不僅被作為名字的符號,而且還視作了命根子,從而演繹了一部清王朝的衰亡史。
▲物態民俗長流不息,與其天生的綜合性審美藝能也有著密切的關係
所謂藝能,這是指那種沒有脫離神靈信仰祭祀的藝術成份。這不僅表現在民俗物上,也展現在賦有民俗意味形式的非民俗物上。如殷商的青銅鼎等禮器上。這些器物上,以饕餮為代表的紋飾浮雕似乎是殷商貴族的創造,實際上,它來自一種久遠族群民俗崇信的傳承。其源頭便是良渚玉器上反覆出現的“神徽”——“人、獸、鳥”組合圖像,也稱獸面紋——良渚族群心中信仰崇拜的偶像。這支族群曾經輝煌一時,後來大概在北進黃河流域的部族征戰的失利了,首領被殺,勝利者就把失敗者的“神徽”去頭——去人頭像後的圖像,象徵勝利的標誌,鐫刻或鑲嵌在自己祭祀的禮器上,以供後人崇敬,瞻仰觀賞。可以說,這是一種民俗信仰文化符號和象徵。該圖像究竟意味什麼,專家有爭論,我們暫不下結論,但是,它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在原形基礎上變形的幻想化的恐怖形象,表現了一種獨特的神秘威力和獰厲的美。它之所以美,不僅在於這些形象雄健的線條、精美的造型和雕刻紋飾,而在於通過它們,貼切地展現了另類的與原始信仰緊密結合在一起,尚不能用概念語言來表達的古拙情感、觀念、理想。較之於信仰宗教,它懷有強烈的情感情愫的流溢,表現為綜合性的審美藝能。無形的藝能民俗,隨著口承、行為載體人的交替、失傳而不斷衍化、消亡,有形的物態民俗,卻因民俗物或物的民俗印記的保存流傳而能以完整的形態,一代一代傳下去,展示了物態民俗別具一格的久遠的魅力和風采。
▲物態民俗永久的魅力,還表現在該物本身與人類生存需求的挈合上
物態民俗寄託著千百年積澱下來的人類感悟到的民俗意味,使人產生群體性的依戀。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物態民俗,它本身是物,其間大多是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必要用具,人民生存可靠的依賴幫手。一雙筷子、一把鐮刀,看似那么簡約,可在數千年前,那是當時的中國先民,在謀求生存的營生智慧中凝聚的結晶。由細細的兩根小竹子或小木棍或其它材料製成的筷子,今天還是中國人或受中國民俗文化圈內其他民族人民進食的主要餐具。對此司空見慣的東方人,見多不怪。西方人則會少見多怪。在他們眼中,吃飯為什麼用兩根棍子代勞,而不用刀叉?不用刀叉,食物怎么分開?兩根細小的筷子,在從未用過筷子的西方人手中,猶如千斤重。在中國人手中,卻如孫悟空手中的如意棒,運轉自如。為什麼會這樣?這是近萬年稻作鳥化生活對我們國人薰陶的結果。田野和文獻的綜合研究表明,中國的先民是在鳥食——野生稻穀,鳥田——野生稻滋生地中,逐漸感悟到稻米的生存方式——稻穀的食用性和稻作生產方式的。鳥化的生活方式,使南方的中國人學會了鳥巢——鳥居——乾欄式民居的居住方式,也學會了似鳥爪式吃穀粒的進食方法——用筷子。民俗物筷子,源遠流長,與中國人,特別是南方稻作人民的營生方式——生命流程,緊緊連在一起的。只要我們還是吃米飯為生,筷子物態民俗將永遠伴隨我們的人生。筷子對吃米飯的國人而言,具有永久的文化和生活的雙重魅力。
民俗是人類永恆的伴侶,物態民俗是我們人類永久的魅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