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海奇

牟海奇,系明代鳳泗總兵牟文綬之子,因征戰有功被授守備職,明崇禎三年(1631)奉命接替其父改建息烽城,並修烏江關口,助修敷勇、鎮西二衛,開州、貴陽城等,後被任命為息烽守御千戶所正千戶。李自成占領北京時又被調入衛,並升參將,再返息烽後,76歲卒。

基本介紹

  • 本名:牟海奇
  • 所處時代:明末
  • 民族族群:土家族
  • 出生地:湖北利川
人物生平,墓葬,

人物生平

將軍姓牟氏,諱海奇,湖北施南府利川縣人,明鳳泗總兵文綬(牟文綬)之子。天啟二年(1622)安邦彥亂黔,文綬時以參將奉巡撫部院蔡復一檄調,隨軍援剿,海奇暨其叔章甫率親族丁壯二千餘人從之,所至皆捷,授海奇守備,命以所部助守省垣。天啟六年(1626)筑陽朗新城,移海奇駐防,章甫亦授守備協守新疆。崇禎三年(1630)改築息烽所城,修烏江隘,並築敷勇、鎮西二衛,開州及貴陽新城,悉資督工藏事,敘功即以海奇為息烽守御千戶所,章甫息烽世蔭正百戶,在事九載。適流寇陷京,又與章甫奉調入衛,章甫既晉秩,海奇亦遷參將,尋復歸黔,以新疆世職並功題授章甫息烽世蔭副千戶,以夾堡寨、苦蕎寨、以撒、谷撒四處賊田共一百二十畝為千戶俸田,子孫世守。海奇歸息烽,後有子四人,卒年七十六歲。先葬上壩河,後改塋息烽城東門外可一里之高阜盛地,人皆稱之為“將軍墳”雲。

墓葬

牟海奇墓,位於息烽縣永靖鎮永紅村中一組,1984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先葬上於陽朗上壩河,後於道光二十六年(1846)遷此砌墳刊碑。墓為土封石圍呈圓丘形,坐東向西,高1.5米,長5米,寬3米。塔形墓碑,墓前依壁而立,右側刻有墓誌。對研究息烽及水西之亂有一定的歷史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