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平實驗中學

牟平實驗中學

簡介

學校教學工作是一個傳統沿革與前瞻引領、求真探索與創新發展的過程。在建校10年中,該校積極實施培養“名師”創建“名校”工程,不斷求真探索、創新發展,改進課堂教學 ,促進教師發展,努力實現我們的辦學目標,即“創一流業績,育一流人才,辦一流學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牟平實驗中學
  • 地址:中國山東省煙臺市
  • 辦學目標:創一流業績,育一流人才,辦一流學校
  • 類別:中學
堅持思想引領,最佳化管理機制
堅持思想引領,最佳化管理機制,實施“名師名校”工程。
我們在不斷的思考與學習中,確立了“以人為本,以質立校”的辦學宗旨,明確提出了“沒有學校的發展,就沒有教師個人價值的實現;沒有合作教育,就沒有學校事業的發展;沒有對教育的深思與研究,就不可能成就真正的教育者”的創新理念。在學校的整個發展過程中,學校視每個人為資源,讓校以師而立,師以校而名。把建立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作為學校的發展之本。
最佳化管理機制,促進人人爭先
根據新課程改革和學校特色發展的要求,我們進一步完善了《實驗中學教職工工作考評標準》,調整了評價內容:在突出教學績效權重的同時,把業務能力、育人能力作為評價教師的重要指標,使評價內容更加合理和適時。在教師的使用機制上我們提出了“小調整、大循環、滿負荷、競爭上崗”的工作思路,使學校對教師的評價同教師的自我評價相統一,從而化解矛盾,加快教師專業化成長,促進隊伍穩定,充分調動教師工作的主動性和能動性。
加強崗位培訓,提高名師效應
提高教師素質、建立教師崗位成才機制,成為學校當務之急。為此,我們把以校為本的教師業務培訓作為教師培訓的重要途徑來抓。
注重師德培訓,提高師德水平
近年來,依據《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我們先後出台了《實驗中學領導幹部“四六標準”》《實驗中學關於違反“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有關規定》、《教師職業道德考評辦法》、《實驗中學“六要二十不準”》等規定,利用每周的辦公會、教研組長例會和每月的全體教師例會、每學期的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會、定期的級部教師座談會、青年教師懇談會加強學習交流,使之成為師德培訓的重要陣地。通過褒揚教師身邊典型的人和事,在教職工中宣傳學校管理的“人本”思想,在潛移默化中養成愛崗敬業的自覺性。幾年來,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師德標兵,為教學工作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強化集體備課,倡導合作學習
我們構建起立足該校,立足崗位,搭台指路,拜師結對培訓模式。在教師業務培訓上強化集體備課,讓集體教研發揮更大的作用,使教師能儘早掌握並創造性的使用新的課程標準。每周為各個教研組設定專門的集體備課時間,並要求做到以下幾點:(1)每次提前一周備課;
(2)每位老師每次集體備課前都要提前備好課;
(3)著重研討符合新課標的教法和學法指導;
(4)寫好教學釋義和教學反思;
(5)將全冊教材分幾部分,由教研組每個教師分別承擔其中一部分的備課任務,在獨立深鑽教材的基礎上全組交流,共享成果;
(6)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讓教師個人補充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思考和不同的做法,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
全面觀摩教學,提高授課能力
我們主要採取三步走:一是“同說一節課”,即同一年級的教師,在同上一個課題之後,教師們相互觀摩、研討,分析彼此教學的成功之處和存在的問題,讓教師及時的認識自己的教學行為,並從中吸取教益;二是“集體備課進課堂”,即主講教師展示課堂教學,其餘教師觀摩比較,取長補短;三是“共評一節課”,即同學科組的教師每人上一節公開課,打分評定等次。
幾年來,全面觀摩教學成為該校教師培訓的重要形式。它充分發揮每個人的智慧,挖掘每個人的潛能,放飛教師的思維,提供思維碰撞、合作研究的機會,形成一股合力,促進教師提升教育理念。
發揮骨幹帶動,促進共同提高
學校制定了《骨幹教師培養計畫》,為每位骨幹教師確定了奮鬥目標,構建教壇新星---經驗型教師---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學者型教師四個梯度的骨幹教師隊伍;為骨幹教師搭配徒弟,實行了“一對一”和“一對多”兩種搭配形式,師傅教師的課堂對徒弟來講是開放的,徒弟與徒弟間的課堂也是開放的,在這種激勵觀摩和比較中,師徒都有較大進步。
為使更多的教師不出家門也能直面專家,學校多次邀請中央教科所、市教科院等教育專家到校為全體教師進行“研究性學習”、“新課改與校本課程”、“直面新課程”等講座培訓。
通過一系列的舉措,我們欣喜的看到:一批又一批的教師闊步邁進了新課程改革的行列。“自主、合作、探究”、“分組導學”等教學模式在全校推廣起來。在實踐探索新的教學模式的過程中,許多教師越來越深切的感受到自己思想和行為的變化。通過多個國家、省、市、區級實驗課題的滾動實施,培養了師生調查研究、理論聯繫實際的作風和學風,形成了一支思想解放、業務精幹、經驗豐富的名師隊伍。
該校現有高級教師32位,省級教學能手5位,區學科帶頭人12位,並有10節省級、36節市級、98節區級優質課和近92篇省級以上學術論文。
規範教學常規,最佳化教學結構
我們確立了明確的辦學目標: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活力;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充滿生機;把創造還給學生,讓教育充滿智慧;把提高質量的主動權還給教師,讓學校充滿生機。圍繞這一目標,我們突出抓好兩方面工作:
規範課堂管理,促進特色化發展
通過對常規教學過程的管理,促進教學過程沿著高效、最佳化的方向進行,保證教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1、嚴格按照課程計畫,開齊學科、開足課時,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學習生活中鍛鍊成長。不擅自調整、擠占、放棄音體美及綜合實踐課。實驗課在開足率達100%的同時,儘可能的將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實驗,將驗證性實驗改為探究實驗,力求讓學生自己動手“學科學、做科學”。
2、進一步修改完善了《實驗中學課堂教學評價辦法》,注重了新課程和學校特色理念在課堂教學中的體現,引導教師充分運用課堂教學這塊主陣地,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科學態度和科學素養,有目的的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的滲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3、加大隨堂聽課的力度。成立了以校長、教導主任、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及骨幹教師組成的聽評課班子,深入課堂聽課。聽完課後,及時與全組成員議課、評課,集思廣益,肯定優點,找出不足。在隨堂聽課的同時檢查教師的備課、聽課、業務筆記等教學常規,並將評估結果列為教師教學考評中。
4、要求教師做好三讀——“粗讀、細讀、精讀”。每位教師每月提交一份能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教學設計參加交流、評比,按優、良、一般、差四個等級進行評定,由分管領導寫出評語,指出優點和存在的問題及今後努力的方向,將評定結果存入教師發展檔案。
加強校本研究,推動創新化教學
以學校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營造良好的研究氛圍,以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為目標,開展特色教育研究,喚醒學生創新欲望,積極參與生活體驗,加強合作行為的培養。
1、我們建立了學校、級部、教研組三級教研網路,強化“第一責任人”意識,實行五步走:把脈預診---及時發現問題,並對問題進行預測;收集資料---成立研究組織,查閱材料,掌握解決問題有關理論;擬定計畫---構想一個系統計畫,研究具體實施措施;行動實施--積極參與,落實研究計畫;總結評估---對掌握的資料和數據進行處理,對問題作出解釋和評價。
2、不定期舉辦培訓班。做到全員培訓和骨幹教師培訓相結合;通識培訓和課標培訓、學科培訓相結合;講座式培訓和參與培訓相結合;校外培訓與校內培訓相結合。我們以“職業道德教育培訓為核心、以學科業務培訓為重點、以信息技術全員培訓為強手、以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為特色”,對全校教師進行了全面的校本培訓,極大地促進了教師教育觀念的更新,提高了該校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實現了“四個改變”:改變了教師上課一支粉筆、一個小黑板、一本教案的傳統授課方式,積極參加集體備課、課件製作、共同研究教學方法,迸發出前所未有的學習、研究熱情;改變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主導型角色,向組織者、參與者、促進者、研究者轉變,減少了定性評價,增加了發展性評價;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越來越多的學生敢於表達自己的見解,學習方式多樣性,解決問題有特性,經常走向社會調查研究,學習和掌握課本以外的相關知識;改變了管理模式,學校內部民主平等、互動和諧的人際關係逐步形成,激勵性管理、情感性管理、多元性管理得到了廣泛運用,形成了人人參與,共同管理的良好局面。新課程改革贏得了市教科院領導的好評,全市數學、語文、英語、物理、化學、體育、計算機、歷史等學科優質課評選都在該校舉行,該校有16人獲獎。並有9人獲省級優秀課件製作獎,26人市級優秀課件獎。近兩年該校參加國家、省、市、區各種比賽有360人獲獎,其中86人獲一等獎。張瀚中同學在信息技術奧賽中獲省一等獎,全國二等獎。在第四、五屆全國“新世紀”杯中學生作文大賽中,有四位同學被邀請到香港參加頒獎典禮。
幾年來學校先後榮獲市“明星學校”、省“規範化學校”、省“教學示範學校”、全國“中國小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單位、全國“百所德育科研名校”等稱號,教育管理和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事跡在省、市、區電視台先後做過專題報導,學校良好的校風校貌和教育質量贏得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讚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