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秋雅

牛秋雅,女,河南南陽人,博士,湖南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牛秋雅
  • 畢業院校:美國萊斯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專業方向:環境科學與工程
  • 任職院校:湖南大學
人物經歷,研究興趣,主講課程,學術成果,學術論文,授權專利,發明專利,科研成果,主持課題,研究課題,技術項目,榮譽獎勵,

人物經歷

2002-03至今,湖南大學環境學院。
2014-09至2015-09,美國萊斯大學,訪問學者。

研究興趣

廢水、水環境及土壤中的複合污染問題普遍存在,其控制技術比單一污染的要複雜得多,本課題組近年來著重於聯合套用生物-化學方法控制水及土壤複合污染、同時實現資源再生方面的研究。歡迎環境、化學、材料、生物相關專業背景的同學加入。

主講課程

先後主講本科生課程9門和研究生課程2門,涵蓋本科生專業基礎課5門(環境生物化學、環境毒理學、環境生物學、環境工程專業外語、環境監測與分析化學)、本科生專業課1門(固體廢物處置與資源化)、本科生通識教育課程3門(環境生態學導論、人與環境、室內污染與控制)、研究生課程2門(環境毒理學、毒理學理論與實踐)。

學術成果

學術論文

[1]Shao-Heng Liu1, Zhuo-Tong Zeng1, Qiu-Ya Niu1, Rong Xiao1, Guang-Ming Zeng*, Yang Liu, Min Cheng, Kai Hu, Lu-Huang Jiang, Xiao-Fei Tan, Jian-Jun Tao.Influence of immobilization on phenanthrene degradation by Bacillus sp. P1 in the presence of Cd(II).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SCI 2017 IF=4.610), 2019,655: 1279-1287
[2] Shao-Heng Liu, Guang-Ming Zeng, Qiu-Ya Niu, Yang Liu, Lu Zhou, Lu-Hua Jiang, Xiao-fei Tan, Piao Xu, Chen Zhang, Min Cheng. Bioremediation mechanisms of combined pollution of PAHs and heavy metals by bacteria and fungi: A mini review.Bioresource Technology (SCI 2015 IF=4.917), 2016,11(11):1-11
[3]Shaoheng Liu, Guangming Zeng, Qiuya Niu, Jilai Gong, Xinjiang Hu, Lunhui Lu, Yaoyu Zhou, Xi Hu, Ming Chen, Ming Yan.Effect of Pb(II) on phenanthrene degradation by new isolated Bacillus sp. P1. RSC Adv, 2015, 5::5812-55818
[4]曾光明, 劉少恆, 牛秋雅,等. Cd(Ⅱ)對多環芳烴降解菌Bacillus sp.P1產酶及酶促降解過程影響研究[J]. 湖南大學學報, 2014, 41(12):109-114
[5]牛秋雅,曾光明,牛一樂,曾凡凡.臭氧預氧化-堆肥去除污染土壤中菲實驗研究.環境科學學報,2009, 29(11): 2352-2358
[6]Qiuya Niu, Guangming Zeng, Yile Niu, Fangfang Zeng. Laboratory study on composting of soil with combined pollutants of phe and lead.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formatics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Beijing, 2009. New Jersey: IEEE, 2009, 7: 1-3(EI 10777951)
[7]Niu Qiu-ya, Zeng Guang-ming, Chen Wei-ping. New cleaner technology for preparing blocky medicinal realgar. TNMSC, 2004, 14: 206-208 (SCI IF 2012=0.751)
[8]牛秋雅,曾光明,牛一樂,曾凡凡.生物強化堆肥降解菲.湖南大學學報,2009, 36(2): 85-88 (EI 20091311983215
[9]曾凡凡,曾光明,牛秋雅,石竹,關小敏,林丹.菲對湘江沉積物吸附鎘的影響.環境科學研究,2009, 22(18): 1294-1298
[10]牛秋雅,陳維平,等.粉末冶金方法在塊狀雄黃製備過程As2O3 氣體污染防治中的套用.環境工程, 2004(4): 83-84
[11]牛秋雅,陳維平,等.利用雄黃尾礦製備藥用雄黃.化工環保,2002(3):169-172
[12]陳維平,牛秋雅等.銦生產過程中AsH3 氣體污染治理的研究.環境工程,2002(5): 31-33 [13]陳維平,牛秋雅等.銦生產過程中的除砷技術研究. 湖南大學學報, 2001(5): 96-99
[14]Yuan Feng, Ji-Lai Gong, Guang-Ming Zeng, Qiu-Ya Niu, Hui-Ying Zhang, Cheng-Gang Niu, Jiu-Hua Deng and Ming Yan. Adsorption of Cd (II) and Zn (II) from aqueous solutions using magnetic hydroxyapatite nanoparticles as adsorbents.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0, 162: 487-494 (SCI 2009 IF=2.816)
[15]Gong Ji-Lai, Wang Bin, Zeng Guang-Ming, Niu Qiu-Ya, Zhou Wen-Jin, Liang Yi. Removal of cationic dyes from aqueous solution using magnetic 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 nanocomposite as adsorbent.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09(5): 1517-1522 (SCI IF 2008=2.975 EI 20091311986970)
[16]Fei Long, Ji-Lai Gong, Guang-Ming Zeng, Long Chen, Xi-Yang Wang,,Jiu-Hua Deng, Qiu-Ya Niu, Hui-Ying Zhang, Xiu-Rong Zhang, Removal of phosphate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magnetic Fe-Zr binary oxide,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1, 171, 448-455 (SCI 2009 IF=2.816)

授權專利

[1]牛秋雅,曾光明,牛一樂,等.一種化學強化堆肥去除污染土壤中菲的方法.專利號:ZL 200810031290.0.
[2]楊春平,陳宏,曾光明,牛秋雅,等.一種廢氣表面生物過濾淨化方法及裝置.專利號:ZL 200810030857.2.
[3]杜堅堅,陳桂秋,曾光明,牛秋雅,等.測定處理廢水後黃孢原毛平革菌菌體內活性氧水平的方法.專利號: ZL 201410068774.8

發明專利

[1]劉少恆,曾光明,牛秋雅,王慧. 複合微生物菌劑及其製備方法與套用. 申請號:201510465105.9.
[2]鄧燦輝,龔繼來,曾光明,牛承崗,牛秋雅,等.磁性氧化石墨烯納米複合物及其製備方法和套用. 申請號:201410144630.6.
[3]楊春平, 林燕, 周琦, 李翔, 李惠茹, 曾光明, 牛秋雅,等. 一種利用稀脈浮萍與膠質紅假單孢菌聯合處理有機廢水的工藝與方法.申請號:201710264061.2.
[4]龔繼來,豐元,曾光明,牛秋雅,等.磁性納米羥基磷灰石吸附劑及其製備和套用.申請號:200910310387.
[5]王喜洋,龔繼來,曾光明,陳龍,鄧久華,陳耀寧,牛秋雅,龍飛. 果膠修飾的磁性納米吸附劑及其製備方法和套用. 申請號: 200910310387.X.

科研成果

主持課題

[1]2018-01至2020-12,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聯合施用堆肥和生物炭修復有機氯農藥-重金屬複合污染洞庭湖濕地土壤過程中的互動作用機理研究(2018JJ3053)”。
[2]2012-01至2014-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多環芳烴與重金屬在堆肥微生物降解轉化過程中的互動作用及其機理研究(51108166)”。
[3]2011-01至2013-12,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城市污泥堆肥中多環芳烴和重金屬的相互作用研究(11JJ3056)”。
[4]2010-01至2010-12,湖南省科技計畫項目“有色冶金含砷廢水污染治理與資源回收新技術研究(2010GK3200)”。
[5]2010-01至2011-12,湖南大學科學基金“金屬礦石開採及冶煉過程中的砷污染治理技術研究”。
[6]2010-01至2011-1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湖南大學青年教師科技創新扶持項目“城市污泥堆肥中多環芳烴和重金屬的相互作用研究”。

研究課題

[[1]2016-01至2019-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修飾型納米零價鐵修復重金屬污染河道底泥的 行為機理與微生物群落回響研究”;
[2]2018-06至2018-10,長沙市環境保護局“長沙市“十三五”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規劃(2016-2020年)”;
[3] 2016-01至2018-12,湖南省重點研發計畫社會發展領域技術創新項目“湖南城郊旅遊區構建景觀化與零排放的生態污水處理系統與工程”;
[4] 2015-01至2018-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高鹽與表面活性劑脅迫下生物脫氮功能菌的性能特徵及分子回響機制”;
[5] 2015-04至2017-04,湖南省教育廳創新平台開放基金“城市污泥高溫蒸汽熱水解厭氧消化複合微生物菌劑選育及最佳化”;
[6] 2013-04至2015-04,湖南省教育廳創新平台開放基金“可見光催化燃料電池污染物降解方法及機理”;
[7] 2010-01至2010-12,湖南省科技計畫項目“基於微生物超量吸收N、P的生活污水脫氮除磷新技術及其污泥資源化套用研究”;
[8] 2008-01至2010-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氣相生物過濾器中生物膜蓄積的動力學特徵與生物控制技術(50778066)”;
[9] 2006-07至2008-12,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磷光納米生物感測技術研究與套用”;
[10]2006-05至2007-12湖南省科技計畫項目“實驗動物環境動力設施自動控制與系統節能技術研究”;
[11] 2005-01至2007-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於16SrRNA/rDNA序列分析的城市生活垃圾堆肥過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研究”;
[12] 2004-08至2006-12,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微生物絮凝劑的製備及在廢水處理中套用”;
[13] 2004-01至2006-12,省建設廳項目“垃圾填埋場滲濾液污染的控制技術研究”;

技術項目

[1]2017-10至2018-12,湖南湘江新區規劃環境影響評價;
[2]2016-03至2018-03,長沙鶴誠醫院項目環評;
[3]2014-09至2017-08,伯飛節能改造項目技術研究;
[4]2011-09至2015-11,新豐化工節能減排技術研發;
[5]2011-09至2015-11,水電站CDM項目;
[6]2009-04至2009-12,湖南泰格湘雅藥物研究有限公司實驗室工藝設計研究;
[7]2008-06至2010-06,湖南省常德市藥品檢驗所實驗室改造工程設計;
[8]2006-04至2007-04,湖南省動物實驗中心環境設計; [9]2001-04至2001-10,銦泰公司含銦冷粉、鐵箱粉浸取新工藝研究。

榮譽獎勵

[1] 湖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城市生活垃圾的資源化處理技術。
[2] 湖南大學優秀教學獎。
[3]湖南大學優秀實習指導教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