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球蟲病

牛球蟲病是由艾美耳屬的幾種球蟲寄生於牛腸道引起的以急性腸炎、血痢等為特徵的寄生蟲病。牛球蟲病多發生於犢牛。

基本介紹

症 狀,病 原,防 治,診 斷,

症 狀

潛伏期約為2—3周,犢牛一般為急性經過,病程為10~15天。當牛球蟲寄生在大腸內繁殖時,腸黏膜上皮大量破壞脫落、黏膜出血並形成潰瘍;這時在臨床上表現為出血性腸炎、腹痛,血便中常帶有黏膜碎片。約1周后,當腸黏膜破壞而造成細菌繼發感染時,則體溫可升高到40--41℃,前胃遲緩,腸蠕動增強、下痢,多因體液過度消耗而死亡。慢性病例,則表現為長期下痢、貧血,最終因極度消瘦而死亡。

病 原

文獻上記載的牛球蟲有十餘種:邱氏艾美耳球蟲、斯氏艾美耳球蟲、撥克朗艾美耳球蟲、奧氏艾美耳球蟲、橢圓艾美爾球蟲、柱狀艾美耳球蟲、加拿大艾美耳球蟲、奧博艾美耳球蟲、阿拉巴艾美耳球蟲、亞球形艾美耳球蟲、巴西艾美耳球蟲、艾地艾美耳球蟲、俄明艾美耳球蟲、皮利他艾美耳球蟲等。寄生於牛的各種球蟲中,以邱氏艾美耳球蟲斯氏艾美耳球蟲的致病力最強,而且最常見。
邱氏艾美耳球蟲寄生於牛的直腸上皮細胞內,有時也可寄生於盲腸與結腸下段;卵囊為圓形或稍微橢圓形,卵壁光滑,平均大小為14.9--20微米。斯氏艾美耳球蟲,寄生於牛的腸道;卵囊卵圓形,平均大小為19.6—34.1微米。球蟲之發育不需要中間宿主。當牛吞食了感染性卵囊後,孢子在腸道內逸出進入寄生部位的上皮細胞內進行裂體生殖,產生裂殖於;裂殖於發育到一定階段時由配子生殖法形成大、小配子體,
大小配子結合形成卵囊排出體外;排至體外的卵囊 在適宜條件下進行孢於生殖,形成孢子化的卵囊,抱子化的卵囊才具有感染性。

防 治

牛球蟲病預防應從以下四方面著手:①犢牛與成年牛分群飼養,以免球蟲卵囊污染犢牛的飼料;②舍飼牛的糞便和墊草需集中消毒或生物熱堆肥發酵,在發病時可用1%克遼林對牛舍、飼楕消毒,每周一次;③被糞便污染的母牛乳房在哺乳前要清洗乾淨;④添加藥物預防,如氨丙啉,按O.004%一0.008%的濃度添加於飼料或飲水中;或摩能黴素按每千克飼料添加0.3克,既能預防球蟲又能提高飼料報酬。
牛球蟲病治療可選用:①氨丙啉,按每千克體重20~50毫克,一次內服,連用5—6天;②呋喃唑酮,每千克體重7—10毫克內服,連用7天;③鹽黴素,每天每千克體重2毫克,連用7天。
牛球蟲病首選藥:莫能菌素、氨丙啉、磺胺二甲嘧啶

診 斷

臨床上犢牛出現血痢和糞便惡臭時,可採用 飽和鹽水漂浮法檢查患犢糞便,查出球蟲卵囊即可確診。在臨床上應注意牛球蟲病與大腸桿菌病的鑑別。前者常發生於1個月以上犢牛,後者多發生於生後數日內的犢牛且脾臟腫大。
從糞便顏色判斷:球蟲病引起的腸道出血,其糞便呈黑色和帶血樣。可據此做早期分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