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納蛙

版納蛙

版納蛙(Rana bannanica),屬於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兩棲綱蛙科。具有平滑、潮濕的皮膚,肢大而且有力,後足趾間蹼發達。腰部纖細。骨質胸骨,不具肋骨。水平瞳孔,日行性動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版納蛙
  • 拉丁學名:Rana bannanica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兩棲綱
  • :無尾目
  • :蛙科
  • :蛙屬
  • :版納蛙種
  • 分布區域:雲南
物種起源,形態特徵,鑑別特徵,生活習性和生境,保護措施,

物種起源

1964年6—7月,動物學家在雲南西雙版納勐臘縣勐侖和磨憨兩地池塘。沼澤中漂浮的水草上採到8隻正在鳴叫的成蛙標本,體纖長,具有明顯的背側褶。前肢上臂前方有一白色塊狀腺體、口角後邊有一白色的長形腺體、有一對聲囊、前後肢適中、略纖長、因而明顯為水蛙類的物種,經比較,它與東南亞的水蛙類物種黑耳蛙台北蛙長趾蛙黑帶蛙細刺蛙等相近,但有明顯的區別,為一新種。

形態特徵

體型稍纖長,不如西雙版納黑帶蛙扁平;體長 38 —42 mm;頭長明顯大於頭寬;吻明顯尖出,突出於下頜;頰部垂直,甚至向內凹入,在鼻孔與眼前角之間形成一凹槽;鼻孔位於吻眼之中間 (鼻孔到吻端之距等於鼻孔到眼前角之距);眼間距等於或略小於鼻間距,鼻間距略小於上眼瞼寬;鼓膜顯著,平置橢圓形,橫徑小於上眼瞼寬。鋤骨齒呈倒 “八” 字形排列,位於內鼻孔之間,左右相距遠。下頜前端呈 “山” 字突。
前肢較纖細,指較細長,指長順序 3 -1 -4 -2 ;指端有小吸盤,第 3 、 4 指的吸盤背面有橫溝;指間無;關節下大,尤以第 1 指的最大,第 1 、 2 指各 1,第 2 、 3 指各 2;掌突 2 個,均較小,外掌突稍大於內掌突;第 1 指基部甚粗壯 。後肢較長,脛跗關節前達眼前, 左右跟部重疊;脛長約為體長的 1/2;趾端均膨大成吸盤,趾吸盤略大於指吸盤;趾長順序 4 -5 -3 -2 -1;趾間 1/3 —1/2 蹼,第 4 趾蹼僅達第 2 關節,蹼緣缺刻較深,外側踱間僅有蹼跡;關節下瘤小而顯著;外踱突稍大為長形, 內踱突小而圓,與內踱突相連有一寬的跗褶。
體背及背側褶外緣具有大小不等的小腺體 (疣粒或痣粒),皮膚略顯粗糙,背側褶明顯,前端較寬,並在肩部略向外彎曲,但近胯部不連續或不明顯;體側下方及腹部光滑;頜腺顯著,在前肢基部上方成一狹長疣;上臂前方各有一白色塊狀腺體;無顳褶;肛部周圍有痣粒;脛部背面和股上方有少數縱膚棱。
體背及背側褶外緣均棕黃色,疣粒和痣粒成黑點,背側褶外緣沒有延自鼻孔的黑色縱帶,顳部色較深,上頜緣色淺,下頜緣略顯霧狀斑;體側下方和腹部、 咽胸部和四肢腹面皆白色,有時有黑色霧狀斑點,四肢背面與體背顏色相似,橫紋不顯或無,指趾吸盤背面黑色;股後上方呈不規則深黑色雲斑。
雄性第 1 指外側略有灰色婚墊,有 1 對咽側下外聲囊,無雄性腺
新種有 13 對染色體,明顯為 5 對大染色體和 8 對小染色體,根據長短次序,13 對染色體依次為 M +M +M +SM +M +M +M +SM +M +M +SM +SM +M,第 8 對染色體長臂中部有一次縊痕

鑑別特徵

新種與黑帶蛙極相似,但新種吻明顯尖出;頰部垂直略凹入;趾間僅 1/3 —1/2 蹼 ;無雄性腺。而黑帶蛙吻較鈍;頰部略向外斜。趾間幾為全蹼;有雄性腺。另外,兩種的鳴聲和染色體組型不同。

生活習性和生境

該蛙分別在勐臘縣勐侖和磨憨的靜水塘內採到,採到時它們都漂浮於池塘中的水草(水胡蘆)上(葉上或枝間)鳴叫 (白天未聽到其鳴叫),同域同時採到的還有西雙版納地區的黑帶蛙,二者在鳴聲上截然不同,另外還有側條跳樹蛙 Chiricalus v ittatus (Boulenger)。

保護措施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是一種非常名貴的動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