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東

牆東

東漢王君公隱居,靠在牆東儈牛為生,稱“避世牆東王君公”。後因用“牆東”以泛指隱居之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牆東
  • 拼音:qiánɡ dōnɡ
  • 解釋:指隱居之地
  • 出自:《後漢書·逸民傳·逢萌》
基本信息,釋義,典源譯文,釋義,同源典故,運用示例,

基本信息

詞目:牆東
後漢書·逸民傳·逢萌》
逢萌字子康,北海都昌人也。家貧,給事縣為亭長。時尉行過亭,萌候迎拜謁,既而擲楯嘆曰:“大丈夫安能為人役哉!”遂去之長安學,通《春秋經》。時王莽殺其子宇,萌謂友人曰:“三綱絕矣!不去,禍將及人。”即解冠掛東都城門,歸,將家屬浮海,客於遼東。萌素明陰陽,知莽將敗,有頃,乃首戴瓦盎,哭於市曰:“新乎新乎!”因遂潛藏。及光武即位,乃之琅邪勞山,養志修道,人皆化其德。 北海太守素聞其高,遣吏奉謁致禮,萌不答。太守懷恨而使捕之。吏叩頭曰:“子康大賢,天下共聞,所在之處,人敬如父,往必不獲,只自毀辱。”太守怒,收之系獄,更發它吏。行至勞山,人果相率以兵弩捍禦。吏被傷流血,奔而還。後詔書征萌,托以老耄,迷路東西,語使者云:“朝廷所以征我者,以其有益於政,尚不知方面所在,安能濟時乎?”即便駕歸。連征不起,以壽終。
初,萌與同郡徐房、平原李子云、王君公相友善,並曉陰陽,懷德穢行。房與子云養徒各千人,君公遭亂獨不去,儈牛自隱。時人謂之論曰:“避世牆東王君公。”

釋義

典源譯文

逢萌字子康,北海都昌人。家中貧困,給事縣做亭長。當時縣尉經過亭,逢萌等候迎接拜見,既而丟下木盾嘆氣道:“大丈夫怎能替人當差役呢?”於是到長安學習,通曉《春秋經》。這時王莽殺了自己的兒子宇,逢萌對友人說:“三綱斷絕了!不離開,禍將連累別人。”立即解下帽子掛在東都城門,回來後,將家屬遷往海濱,客居在遼東。逢萌素來明白陰陽之術,知道王莽不久將敗,於是頭戴瓦盆,在市上哭道:“新呀新呀!”於是就躲藏起來。等到光武即位,便往琅笽勞山,養志修道,人都被他的德行感化。北海太守素聽說他的高尚品德,派吏去拜見行禮,逢萌不答禮。太守懷恨在心而派人去逮捕他。吏叩頭道“:子康是大賢人,天下都聞名,他所在之處,人們敬之如父,去,一定抓不到,只是自取毀辱。”太守發怒,將吏關在牢中,再派別人前往。那人走到勞山,人們果然聯合起來用兵弩捍衛,吏被傷流血,跑了回來。後來朝廷用詔書召逢萌,萌托以年太老,迷失道路的東西方向,並對使者說“:朝廷召我的原因,以為我對政治有益處,我連方向都不知道,怎能濟時呢?”立即就便車回家。連續徵召都不出來,以壽終。
起初,逢萌與同郡徐房、平原李子云、王君公是好朋友,都曉得陰陽之學,懷德穢行。徐房與子云養學徒各千人,君公遭亂獨不離開,做牛經紀自隱。當時人評論說“:避世牆東王君公。”

釋義

東漢王君公隱居,靠在牆東儈牛為生,稱“避世牆東王君公”。後因用“牆東”以泛指隱居之地。

同源典故

儈牆東 儈牛 牆東客 學劊牛 牛儈 避世牆東 避世賢 隱牆東

運用示例

陸游 《秋稼漸登識喜》詩:“老翁自笑無它事,欲隱墻東學儈牛。”
宋 陸游 《寓嘆》詩:“人怪羊裘忘富貴,我從牛儈得賢豪。”
明 盛敏耕 《得勝令·題陳藎卿卜築莫愁湖》套曲:“生事依牛儈,論交託狗屠。”
閻爾梅《汧置草堂讀史詩》:“更考逸民刪作伴,不須牛儈辱牆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