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上的腳印

《牆上的腳印》是根據幾名新員工居住在大學生公寓的一段真實經歷創作的文學作品,作者是何建濤。中學生語文教材,該作品曾發表在上海文藝出版社主辦的《小說界》雜誌,後分別被多家刊物和網站轉載,是一篇很具閱讀性的文章。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牆上的腳印》
  • 外文名稱:(Footprints on the wall)
  • 文學體裁:文章
  • 作者:何建濤
作品介紹,作品內容,

作品介紹

該書由中國教育部華中師範大學主辦的《語文教學與研究讀寫天地》編輯部慧眼識珠,在編選作品時如獲至寶,將《牆上的腳印》編入中學生語文教材。同時被編選的作品還有劉心武的《眼角眉梢》、史鐵生的《故鄉的胡同》和克拉夫琴科的《母親的來信》等。著名文學評論家黃建欣先生還給該作品配發了文章評論,對該作品給予了較高的評價。黃建欣先生在評論用了較多的語言說:“就是這樣一篇意味深長的小說,沒有平庸的技巧裝點,沒有豐富的人物表情描寫,沒有細緻的動作神態刻畫,也沒有抑揚頓挫的推波助瀾,只有寥寥數筆,卻如行雲流水般的勾勒了一件日常小事湧起的一股波瀾,如酒罈底最後的一滴瓊漿。”

作品內容

單身樓住的大都是廿十來歲的年輕人,俗話說:林子大了,什麼樣的鳥都有。這不,電視房的後牆上多了一隻引人注目的腳印。
據好事者測定,此腳印系右腳,43碼,火炬牌運動鞋,另測,此印系男性腳印,因腳印在離地面1.63米處(從鞋印頂端到地面量起),所以,印此鞋印者身高在1.80米以上。
每天晚上吃完飯,小單身們便擁進電視房看電視,開始大夥並不注意。不知是誰先說了句誰這么沒修養,在這潔白的牆上踩上了腳印。於是電視房裡便每天議論、猜疑。
到底是誰的傑作?從一樓到六樓挨個過濾,逐次排除,最終先出兩個人選:老A與老B。
老A,八六年頂替進廠,架工。身高2.06米,體長身瘦,喜歡打藍球,廠球隊主力,可是,老A一個月前就外地施工了,可能性不太大。
那么是老B,眾人又將老B抬了出來。
老B,華東理工大學畢業,身高1.92米,據說是體育全能,活潑好動,大有目中無人天不怕地不怕之舉。此人平時蹦蹦跳跳,愛說愛動,從他的鞋碼、身高及平進舉止來看可能性很大。況且他住在電視房對門,而電視房的門早就壞了。
於是,這件事便以神奇的速度通過無報酬通訊設備傳到單位每個人的耳朵里。
事也湊巧,最叫廠要搞衛生大檢查,主抓行政的黃主任下令這次著重抓一抓單身宿舍的衛生。這下可忙壞了整個房產科,首先牛科長傳達上邊指示,並決定在風天先來個內部檢查。
分管衛生的馬副科長親自帶隊,買來衛生用具分發。於是,單身樓的每個房間裡便擁有一把拖布,一把掃帚。並一再強調在星期六之前讓自己住的房間面目一新
星期天,牛科長、馬副科長等一行人浩浩蕩蕩前來單宿舍開檢。
再說這幫小單身們,賣蝦的管不了賣魚的,各負期責,不到半天功夫,早已是窗明几淨。
房管員老W去站在電視房門口大發脾氣,聲言要那位在牆上印了腳印的人自動在電視房將腳印自動擦掉。可沒想到,憑他千呼萬喚就是不見有人來。
其實大夥心裡都明白,就等著老B動手了。
這時的老B還正在房裡忙活動呢。因為每個房住兩個人,老B同房間的老K半個月前回家探親了,所以兩個人的活得一個人乾。
老B將自己房間打掃乾淨後,發現大夥的神情都不太對,他以為自己離電視房近,應該盡點義務。不就是一個腳印嗎?幾分鐘就擦掉了,於是老B拿了一塊破布,端了盆水進了電視房。
老B剛要動手擦,房外就傳來大夥的議論聲:這就對了嗎!知趣點,自己擦了就結了,何必裝腔做勢
老B何等明白之人,那叫高才生。所以,老B又端了臉盆回到自己的房中。他想:沒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天地良心,如果我擦了,那不就等於是我的腳印嗎?那豈不成了黃鼠狼躲雞籠-不偷也是偷。於是,老B很坦然的將門鎖上下樓去了。
對於這件事,領導對老B這位高才生很有看法。所以,幾年過去了,老B還是個兵。而同老B一起進廠的那批學生大都混上了科副,有的早拿上一黨票。至於出差、旅遊等一乾美差早就與老B無緣了。
今年夏天,我們房中玩年撲克,不知誰先提起那年腳印的事,和老B同房的老K突然問:“就是電視房後牆上的腳印嗎?”
“對,後牆上的。”
“嘿!那是我追蟑螂時一著急用鞋的,老B的球鞋。”
大夥都忘了打牌,一會看看老B,一會看看老K,無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