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竹

爬竹

爬竹,拉丁文名:Drepanostachyum scandeus (Hsuch et Yi) Keng f. ex Yi.禾本科鐮序竹屬 藤本狀竹類。外面具稍隆起的細線狀縱肋,縱肋間被微毛,籜環具籜鞘基部殘存物,後者呈扣覆的淺盤狀;竿每節分多枝,主枝較顯著,甚至能替代主竿,橫向伸出攀援它物或下垂或沿地面鋪展,側枝纖細,枝群常在竿梢各節作輪生。籜鞘遲落乃至宿存,薄革質,鮮時帶紫紅色,呈長三角形,葉片質薄,披針形,長13-20厘米,寬7-22毫米,小橫脈不明顯。花序未見。 筍期8-9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爬竹
  • 學名:Drepanostachyum scandeus (Hsuch et Yi) Keng f. ex Yi.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單子葉植物綱 Monocotyledoneae
  • :禾本目 Graminales
  • :禾本科 Gramineae
  • 亞科:竹亞科 Bambusoideae
  • :香竹族 CHUSQUEEAE
  • :鐮序竹屬 Drepanostachyum
  • :爬竹
  • 分布區域:中國貴州
  • 命名者及年代:(Hsuch et Yi) Keng f. ex Yi,1983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藤本狀竹類。竿長可達10米或更長;節間長30厘米左右,徑粗8毫米,外面具稍隆起的細線狀縱肋,縱肋間被微毛,竿壁厚2.5毫米;籜環具籜鞘基部殘存物,後者呈扣覆的淺盤狀;竿每節分多枝,主枝較顯著,甚至能替代主竿,橫向伸出攀援它物或下垂或沿地面鋪展,側枝纖細,枝群常在竿梢各節作輪生。籜鞘遲落乃至宿存,薄革質,鮮時帶紫紅色,呈長三角形,鞘口寬僅4-7毫米,背部在縱肋間被有白色疣基短刺毛,鞘緣上部密生長柔毛而呈流蘇狀;籜耳微小,生有易落的繸毛;籜舌發達,高約5毫米,截平頭,上緣齒裂並具長約5毫米的纖毛;籜片外翻,披針形,易自籜鞘脫離。末級小枝具3-5葉;葉鞘長4.5厘米,外緣生纖毛;葉耳存在,其上生有放射狀伸展的繸毛;葉舌發達;葉片質薄,披針形,長13-20厘米,寬7-22毫米,小橫脈不明顯。花序未見。 筍期8-9月。
爬竹爬竹

生長環境

生於陡坡上,海拔260-320米。

分布範圍

貴州赤水縣特產。模式標本采於該縣大金沙。
爬竹爬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