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哇禾雀

爪哇禾雀

爪哇禾雀(學名:JPadda oryzivora),又名禾雀、文鳥、灰芙蓉、白芙蓉、爪哇雀,為雀形目梅花雀科文鳥屬的鳥類。一般生活於低地草原或具草甸、灌叢的空曠林地、也見於耕地、花園、城郊的村鎮以及活動於稻田或甘蔗田、樹林或灌木叢中。結大群而棲,主要以禾本科和其他草類的種子為食。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亞洲及衣索比亞。全身羽毛為青灰色,額、頭頂至後頸為黑色,兩頰具左右對稱的白色塊斑,初級飛羽外明和尾羽黑色,腹部、兩脅、尾下覆羽為污白色。嘴大呈短圓錐狀。成年鳥的嘴、眼圈為粉紅色,嘴先端為肉粉色。跗跖為肉粉色,爪白色。人工培育的品種有白文鳥、駝文鳥和櫻文鳥等品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爪哇禾雀
  • 拉丁學名:Padda oryzivora
  • 別稱:禾雀、文鳥、灰芙蓉、白芙蓉、爪哇雀
  • 二名法:Lonchura oryzivora Linnaeus,1758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鳥綱
  • :雀形目
  • :梅花雀科
  • :禾雀屬
  • :爪哇禾雀
  • 分布區域:印度尼西亞
外形特徵,生態習性,地理分布,生存狀況,雌雄鑑別,飼養管理,繁殖,

外形特徵

體長13—14厘米。全身羽毛為青灰色,額、頭頂至後頸為黑色,兩頰具左右對稱的白色塊斑,初級飛羽外明和尾羽黑色,腹部、兩脅、尾下覆羽為污白色。嘴大呈短圓錐狀。成年鳥的嘴、眼圈為粉紅色,嘴先端為肉粉色。跗跖為肉粉色,爪白色。人工培育的品種有白文鳥、駝文鳥和櫻文鳥等品種。

生態習性

爪哇禾雀一般生活於低地草原或具草甸灌叢的空曠林地、也見於耕地、花園、城郊的村鎮以及活動於稻田或甘蔗田、樹林或灌木叢中。大群而棲,是具有高度社群性的鳥類。主要以禾本科和其他草類的種子為食,偶爾也吃昆蟲
爪哇禾雀爪哇禾雀

地理分布

爪哇禾雀,原產於印度尼西亞爪哇島巴厘島

生存狀況

由於棲息地開發,以及經常被設陷阱捕捉作寵物鳥類貿易,野生爪哇禾雀在原生地數目下降。儘管爪哇禾雀在全世界被養殖作為寵鳥,但在原生地的野生族群因環境的人為限制而極需保護。
爪哇禾雀爪哇禾雀

雌雄鑑別

雌雄同色,幼鳥從體表羽色難以區分。成鳥可以從嘴峰上分出雌雄,雄鳥嘴峰隆起稍高,雌鳥嘴型呈圓錐狀,嘴峰稍平。雄鳥眼圈和嘴的顏色較深,色澤鮮艷,雌鳥嘴紅色稍淺。從嗚叫聲也可區別,雄鳥叫聲尖銳,聲音中的高亢音拖得很長,發出“啾——啾啾啾啾——”的聲音,鳴叫婉轉,音調不單一。而雌鳥發出“啾、啾,究、究”的短音,叫聲不如雄鳥響亮。
爪哇禾雀爪哇禾雀

飼養管理

單只飼養可用金絲雀籠或黃雀籠飼養,繁殖期成對飼養。文鳥體型較大,鳥籠大小為45厘米X35厘米X30厘米。籠內安放木板製作的人工鳥巢較好,巢箱大小為20厘米X12厘米X12厘米,巢箱內加一4厘米高的隔板,將巢室隔開分為內外兩間,巢箱的右下方挖一直徑5厘米的巢孔。巢箱上盞或側板可製成活動式鑰,以利於觀察孵化和育雛情況。
爪哇禾雀
1.飼料 文鳥喜歡吃帶殼的種子,如稗子、稻穀、小麻籽、穀子蘇子、大米、小米等飼料。每天還要加餵青綠飼料,真口白菜、油菜、圓白菜或瓜果類飼料。飼料可據季節不同而有所變更,在發情、繁殖期應增加餵雞蛋大米或雞蛋小米,冬季可補充少量蘇子和麻籽,餵量不要超過l/lo。牡蠣粉或骨粉是不可缺少的無機鹽飼料,尤其在產卵育雛期間。一般可在籠內加一專門餵牡蠣粉或骨粉的食罐。
2.日常管理 每天清洗水罐,換清潔飲水。每天早上添餵飼料,添加新料前應將食罐中剩餘的飼料殼吹掉。每周清理食罐1—2次,清理籠底糞便1—2次,保證室內和籠內的清潔衛生,室內空氣新鮮。夏季注意防蚊蟲叮咬,防止陽光直曬。冬季室內溫度應保持在20℃左右,低於15C則影響鳥的孵化和育雛。灰文鳥特別喜歡水浴,夏季每天都可水浴,冬季可根據室內溫度情況減少水浴次數,每月1一2次。

繁殖

爪哇禾雀6—7月齡達到性成熟,7—8月齡達到體成熟,可挑選種鳥配對繁殖。爪畦禾雀無固定的繁殖季節,可全年繁殖,但為了親鳥身體的健康,應避開酷熱的盛夏,使親鳥恢復體力。7一8月份進入換羽期,一隻健康的鳥換羽期50天左右。夏天過後,天氣逐漸涼爽,著手準備繁殖工作。洗刷、消毒繁殖籠等器具,開始補充蛋大米和蛋小米等促進發情的飼料。爪哇禾雀從9—10月份開始發情進入繁殖期,一直可到翌年7月中下旬,可連續繁殖5—6窩,所以,應在8—9月份給種鳥增餵發情飼料(蛋小米或蛋大米),並在籠內架設人工巢箱,箱內放進棉花、棕櫚絲、乾草等巢材。如發現雄鳥頻繁嗚叫,在棲槓上不停地蹦跳(俗稱跳槓)或追逐雌鳥。雌鳥不時進出鳥巢,顯得十分活躍,常發出短促的叫聲,表明雌鳥已發情,不久就會產蛋,應停餵蛋米。爪哇禾雀每窩產3—6枚白色卵,每天產1枚卵,產第二枚卵後開始抱窩。孵化由雌雄親鳥輪流進行,孵化期為16天。孵化期儘量保持環境安靜,不去驚擾親鳥,不要移動鳥籠,以免親鳥棄巢。雛鳥出殼後,應在飼料中增加蛋小米或蛋大米,並保證牡蠣粉和青菜的供應。
爪哇禾雀
剛出殼的雛鳥全身裸露,呈肉粉色,只有少許黃色纖毛。7天左右才開始睜眼,食慾開始旺盛,食量逐漸增加,相互間出現爭食現象。如果一窩雛鳥超過5隻以上,親鳥常胴顧不周,雛鳥發育大小不一,會使其中體弱的雛鳥因經常爭不到食而餓死,可將體弱的雛鳥取出,調給哺育雛鳥同樣大小而數量較少的親鳥代哺育。20天左右雛鳥羽毛長齊,25天左右可離巢上架,並開始自己學著啄食飼料,30-35夭可與親鳥分籠飼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