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石亂玉

燕石亂玉,是一則寓言故事,指一個人既孤陋寡聞,又不懂裝懂,聽不進別人的忠告,做了蠢事還自以為得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燕石亂玉
  • 種類:寓言故事
  • 意思:一個人既孤陋寡聞,又不懂裝懂
  • 朝代宋國
典故,出處,相關記載,

典故

宋國有一個愚蠢的人,他在山東臨淄附近撿到一塊顏色像玉的石頭,其實這不過是一塊普通的燕石,由於這個人沒有見識,他驚喜得不得了,以為撿到了值錢的寶貝。他雙手捧著這塊燕石,一會兒把它貼在臉上,一會兒用手小心地撫摸。回到家裡以後,還一個勁地盯著燕石看了又看,捨不得放手。
晚上,這個人要睡覺了,只好把石頭放進櫃中。他剛躺下一會兒,覺得心裡很不踏實,於是起身從櫃中取出“寶貝”,把它放在枕頭下,這才安心地睡去。可是他睡著以後,迷迷糊糊在夢中發覺有人偷走了他枕頭下的“寶貝”,於是他又從夢中驚醒了。他翻開枕頭一看,那“寶貝”在枕頭下面安然無恙。可是這個人依然不放心,於是又將石頭緊緊握在手中鑽進被子裡,將石頭捂在胸前,這才睡著。就這樣折騰了一夜,他好不容易熬到第二天天亮。
這個人想,總是將寶貝握在手裡也不是個辦法。於是他請來工匠,用上好的牛皮做了一隻裝燕石的箱子。這皮箱共有10層牛皮。愚蠢的燕人先用10層上好的絲綢將石頭仔細包裹好,然後小心翼翼地把它放進皮箱裡收藏起來。這樣,他才滿意了。
過了些日子,外地有一個客人聽說這個人得了至寶,特地找到他家裡請求觀賞一下寶石。於是這個宋國人在虔誠地齋戒7日之後,穿上端莊的禮服,又舉行了隆重的祭祀,這才當著客人的面,十分鄭重地打開一層又一層皮革做的箱子;解開一層又一層絲綢巾系成的包裹。那個外地客人這才好不容易地看到了這個宋國蠢人所謂的“寶石”,禁不住捂著嘴“嗤”地一聲笑起來,竟笑得前仰後合。宋國人大惑不解,瞪著一雙傻呆呆的眼睛望著客人問:“你為什麼如此發笑?”
這位客人止了笑,認真地對他說:“這只不過是一塊燕石,和普通的磚頭瓦片沒多大區別。”
宋人聽了大怒。他指著客人說:“胡說!你這是商人口中說出的話;你安的是騙子的心!”
那個外地客受辱後掃興地走了。而這個宋國的蠢人則把這塊燕石更加嚴密地藏起來,更加倍小心地守護著它。
看起來,一個人缺少知識並不可怕,怕的是像那個把燕石當成寶玉的宋國人一樣,既孤陋寡聞,又不懂裝懂,聽不進別人的忠告,做了蠢事還自以為得計。

出處

1、南朝 宋 范曄後漢書》卷四十八
四庫全書影印本 《後漢書》(部分內容)四庫全書影印本 《後漢書》(部分內容)
昔鄭人以乾鼠為之於周,宋愚夫亦寶燕石,緹緁十重。夫睹之者掩口盧胡而笑,斯文之俗,無乃類。【唐 李賢 注引《闕子》曰:“宋之愚人得燕石梧台之東,歸而藏之,以為大寶。周客聞而觀之,主人父齋七日,端冕之衣,釁之以特牲,革匱十重,緹巾十襲。客見之,俛而掩口,盧胡而笑曰:‘此燕石也,與瓦甓不殊。’主人父怒曰:‘商賈之言,豎匠之心。’藏之愈固,守之彌謹。” 】
2、唐 歐陽詢等 《藝文類聚》卷六
宋之愚人,得燕石於梧台之東,歸而藏之以為寶,周客聞而觀焉。主人齋七日,端冕玄服以發寶,革匱十重,緹巾十襲,客見之,掩口而笑曰:此特燕石也,其與瓦甓不殊
3、宋《太平御覽》卷五十一
宋之愚人,得燕石於梧台之東,歸而藏之,以為大寶。周客聞而觀焉,主人端冕玄服以發寶,華匱十重,緹巾十襲,客見之,盧胡而笑曰:“此燕石也,與瓦甓不異。”主人大怒,藏之愈固。

相關記載

楊守敬水經註疏》卷二十六
守敬按:《御覽》一百五十七 引 伏琛《齊地記》,臨淄有梧台裏。台甚層秀,東西一百餘步,南北如減,即古梧宮之台。守敬按:《類聚》八十八引《齊地記》,城北十五里有梧台,即梧宮,在今臨淄縣西北。台東即闕子所謂宋愚人得燕石處。朱《箋》屍:子曰,宋之愚人,得燕石於梧台之東,歸而藏之以為寶。周客聞而觀焉。主人齋七日,端冕玄服以發寶,革匱十重,緹巾十襲。客見之,掩口而笑曰,此特燕石也,與瓦甓不殊。守敬按:引見《類聚》六,誤作闞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