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夜話

燕山夜話

《燕山夜話》是1961年馬南邨創作的雜文集。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燕山夜話
  • 創作年代:1961年
  • 作品出處:《北京晚報
  • 文學體裁:雜文集
  • 作者馬南邨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作品目錄,一集,二集,三集,四集,五集,出版信息,版本一,版本二,作者簡介,作者簡歷,

內容簡介

這些雜文敢於正視現實,大膽評論時政,尖銳諷刺各種不正之風,道人所不敢道,言人所不敢言;並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於一爐,古今中外,旁徵博引,語言親切,富有文采。其中像《說大話的故事》、《三種諸葛亮》、《一個雞蛋的家當》、《愛護勞動力的學說》、《從三到萬》等篇均寓意深刻,發人深省,起到幫助讀者開擴眼界,增長知識,提高識別事物能力的作用。“文革”之初,《燕山夜話》被打成大毒草,作者受迫害含冤死去。1966年5月,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批判運動中遭到批判。1979年,鄧拓得到平反昭雪,本書才重見天日。作者馬南邨(本名鄧拓,馬南邨乃其筆名),自1961年起在《北京晚報》的《燕山夜話》專欄陸續發表雜文,後匯為五集出版。

創作背景

1961年,三年自然災害造成的飢餓的仍然如影隨形地在中華大地上四處逡巡。大躍進帶來的負面影響著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對前所未有的困難和國民經濟的失調,中央制定了“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號召恢復事實求是的工作作風,鼓勵大家開展調查研究。當時的北京晚報副總編的顧行回憶道:當時報紙也不好辦,工業下馬,農業欠收,許多事情不好報導。
1961年1月上旬,中共北京市委開了一次常委會。正是為糾正某些“左”傾失誤,幫助民眾正確對待困難和安排好生活而舉行的。當時任中共北京市委書記的鄧拓,在會上就宣傳工作談了意見。晚報的同志在學習和討論市委會精神的時候,希望鄧拓能在晚報上開闢一個專欄,定期寫些雜文。開始他並沒有答應。三個月的軟磨硬泡後,鄧拓終於答應下來。那是三月的一天,顧行他們被請到鄧拓的家裡;“他從桌上拿起兩張已寫好的紙片遞給我們,一張寫的是<燕山夜話>,另一張寫的是‘馬南邨(本來的村字)’。他說:欄目我想就叫《燕山夜話》。燕山,是北京的一條重要山脈;夜話,是夜晚談的意思。

作品目錄

不單是為了紀念

一集

兩點說明
生命的三分之一
不怕天
歡迎”雜家“
變三不知為三知
北京勞動民眾最早的遊行
賈島的創作態度
三分詩七分讀
楊大眼的耳讀法
不要秘訣的秘訣
少少許勝多多許
從三到萬
大膽練習寫字
“一無所有”的“藝術” ·
“初生之犢不怕虎”
珍愛幼小的心靈
說志氣
交友待客之道
評《三十三鎮神頭圖》
愛護勞動力的學說
宇宙航行的最古傳說
糧食能長在樹上嗎?
植物中的鋼鐵
爛柯山故事新解
起死回生
堵塞不如開導
一個雞蛋的家當
兩座廟的興廢
磨光了的金幣
最現代的思想
“批判”正解

二集

卷前寄語
誰最早發現美洲
“扶桑”小考”
慧深的國籍說起
廣陽學派
你知道“彈棋”嗎?
談“養生學”
姜夠本
種晚菘的季節
甘薯的來歷
養牛好處多
航海與造船
平龍認
華封三祝
中國古代的婦女節
非禮勿
事事關心
“胡說八道”的命題
創作新詞牌
藝術的魅力
形上學的沒落
八股餘孽
不要空喊讀書
多學少評
“顏苦孔之卓”
不求甚解
不吃羊肉吃菜羹
一把小鑰匙
新的“三上文章

三集

作者的話
人窮志不窮
“放下即實地”
“推事”種種
涵養
黃金和寶劍的騙局
文天祥論學
選詩和選文
錯在“目不識丁”嗎?
自固不暇
北京的古海港
南陳和北崔
宛平大小米
米氏三園
崑崙山人
保護文物
古代的漫畫
書畫同源的一例
替《寶島遊記》更正
水上菜園
金龜子身上有黃金
青山不改
一品紅
雪花六出
守歲飲屠蘇
“玉皇”的生日
中醫“上火”之說
三七、山漆和田漆
“無聲音樂”及其他
你贊成用筆名嗎?

四集

編餘題記
共通的門徑
主觀和虛心
三種諸葛亮
王道和霸道
智謀是可靠的嗎?
握手與作揖
不要濫用號碼
口吃、一隻眼及其他
向徐光啟學習
圍田的教訓
地下水和地上水
大豆是個寶
多養蠶
詠蜂和養蜂
下雨趣聞
發現“火井”以後
茄子能成大樹嗎?
講點書法
選帖和臨池
從紅模字寫起
創作要不要靈感
這是不是好現象
變和不變
有書趕快讀
“半部論語”
讀書也要講“姿勢”
觀點和材料
文章長短不拘
編一套“特技”叢書吧
知識是可吃的嗎?

五集

奉告讀者
誰最早研究科學理論
學問不可穿鑿
自學與家傳
行行出聖人
一塊瓦片
講一點教授法
“科班”的教育法
“烤”字考
十日一水,五日一石
由張飛的書畫談起
老鷹能比英雄嗎?
談談養狗
養貓捕鼠
楮樹的用途
白開水最好喝
長發的奇蹟
為什麼會吵嘴
生活和幽默
他諷刺了你嗎?
馬後炮
“三十六計”
說大話的故事
兩則外國寓言
古蹟要鑑別
李三才辯護
林白水之死
昭君無怨
燕山碧血
陳絳王耿的案件
鴿子就叫做鴿子

出版信息

版本一

書名:燕山夜話作者:馬南邨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版次:1979年4月新1版
開本:32 開
字數:330 千字
頁數:548 頁
書號:10071●244
定價:1.30 元

版本二

書名:燕山夜話
作者:鄧拓
燕山夜話
版次:2010年11月第1版
開本:32 開
字數:383 千字
頁數:573 頁
ISBN:978-7-5302-1048-2
定價:36 元

作者簡介

鄧拓(1912—1966),原名鄧子健、鄧雲特,福建福州人,無產階級革命戰士,當代傑出的新聞工作者、政論家、歷史學家、詩人和雜文家。
他從小酷愛文學藝術,18歲參加了左翼社會科學家聯盟。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共晉察冀中央局宣傳部副部長、《晉察冀日報》社社長兼總編輯、新華社晉察冀分社社長等職。新中國建立後,歷任《人民日報》社社長兼總編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席、中共北京市委書記處書記、中共中央華北局書記處候補書記等職,並主編理論刊物《前線》。1961年3月,開始以馬南(cūn)為筆名在北京晚報副刊《五色土》開設《燕山夜話》專欄,共發稿153篇,受到讀者喜歡。他的雜文愛憎分明、切中時弊而又短小精悍、妙趣橫生、富有寓意,一時全國許多報刊、雜誌爭相仿效,開設了類似的雜文專欄,為當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苑增添了生氣。他與吳晗廖沫沙合寫雜文《三家村札記》。1966年4月16日,《北京日報》刊登關於《燕山夜話》和《三家村札記》的批判材料,“三家村”被打成“反共集團”,成為文化大革命的最早犧牲品。5月18日,鄧拓含冤自盡,成了“四人幫”1966年起大興文字獄的第一個犧牲者。鄧拓另有《中國救荒史》、《論中國歷史的幾個問題》等論著。他的雜文重史識、史論,抓住現實,旁徵博引,含蓄委婉,可謂雅俗共賞。
他的一生是英勇的:當年風雨讀書聲,血火文章意不平。 生欲濟人應碌碌,心為革命自明明。 艱辛化作他山石,赴蹈從知壯士情。 歲月有窮願無盡,四時檢點聽雞鳴。 這是一首題贈友人,也是自己用來抒懷明志的詩。 在反動派瘋狂屠殺工農和共產黨人白色恐怖嚴重的時刻,他毅然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我們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他放棄了學業和專業,奔向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場。在極端艱難困苦的環境中,他一手握筆,一手拿槍,出生入死,嘔心瀝血,十年如一日,和他的戰友們一道,創造了人類新聞史上的奇蹟。他襟壞坦白,光明磊落,面對風雲變幻的種種複雜情況,勇於講真話,講真理,始終保持著一個共產黨人的堅持真理、堅持原則的革命精神。
他的一生是悲壯的:他畢生從事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的宣傳,在極端艱難的條件下主編出版了中國革命出版史上的第一部《毛澤東選集》,寫過大量熱情謳歌和傳播毛澤東思想的章。但是最後卻被林彪、"四人幫"橫加一個"反對毛澤東思想的罪名含冤辭世。他以畢生的精力宣傳真理,歌頌光明,揭惡和黑暗;卻慘死在用最卑鄙的謊言和最惡毒的誣陷織成的羅網之中。他用他犀利的筆英勇奮戰了一生,最後卻被一小撮以殺人的反動文痞筆桿子殺害。在他活著的時候,有些人不能真正了解他,有的人誤解過他,責難過他,甚至傷害過他。但是,在他死後,隨著歲月的流逝,人們越來越了解他,懷念他,越來越敬重他。
他的一生又是短暫的:他在他生命的盛年就離開了我們。但是,他讓自已生命的分分秒秒都發出了光和熱。他留給人們的精神財富是多方面的。他一生爭分奪秒,珍惜"生命的三份之一" "生欲濟人應碌碌,心為革命自明明"。他用自己一生的行動;實現了自已的志向和信念。和成千成萬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獻出了生命的先烈一樣,他也將水遠活在人民的心中。 他,就是鄧拓。

作者簡歷

1926年,鄧拓就讀於福建省立第一高級中學。
1928年,和傅衣凌等組織“野草社”,出版自編自印的刊物《野草》
1929年,考入上海光華大學社會經濟系。翌年冬,加入中國左翼社會科學家聯盟,參加中國共產黨。翌年秋,轉學到上海法政學院,曾任社會科學家聯盟和上海反帝大同盟區黨團書記,中共法南區委宣傳幹事、宣傳部長和南市區工委書記等職。
1931年,參加上海紀念“廣州暴動”五周年遊行時被捕。翌年秋,保釋出獄。是年冬,參加“福建事變”,在“人民革命政府”文化委員會、外交部任職。“閩變”失敗,逃到上海,轉入河南大學社會經濟系續學。
1937年6月,出版專著《中國救荒史》。同年夏天,再次被捕。“七七”事變後,獲釋。9月,進入五台山抗日根據地。先後任晉察冀中央局宣傳部副部長、晉察冀日報社社長兼總編輯、新華社晉察冀分社社長、晉察冀文聯主席、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經濟組組長等職。鄧拓率領新聞隊伍,轉戰太行山,既是總編輯,也是指揮員。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二十一周年時,鄧拓為《晉察冀日報》撰寫討論《紀念七一,全黨學習和掌握毛澤東主義》,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最早系統論述毛澤東思想的論著之一。同年3月,與丁一嵐結婚。
1944年5月,主持編輯出版5卷本《毛澤東選集》 (晉察冀版),是中國革命出版史上第一部《毛澤東選集》。北平和平解放後,鄧拓任中共北京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宣傳部長。
1949年秋,任人民日報社社長兼總編輯。同年冬,受聘為北京大學法學院兼職教授。
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
1958年,調離人民日報社,任中共北京市委書記處書記,分管思想文化戰線工作;主編北京市委理論刊物《前線》 。
1959年,兼任中國歷史博物館建館領導小組組長,出版《論中國歷史的幾個問題》。
1960年,兼任中共華北局書記處候補書記。
二十世紀60年代初,鄧拓應《北京晚報》之約,撰寫《燕山夜話》專欄雜文。不久,與吳晗廖沫沙合作在《前線》雜誌撰寫《三家村札記》雜文。“文化大革命”開始,被打成所謂“三家村集團”,身心受到極大摧殘。
1966年5月18日含冤去世。
1979年2月,平反昭雪,恢復名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