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山火

燒山火,古代針刺手法的一種。用於治療寒證,屬於補法中一種。

基本介紹

相關背景,操作方法,注意事項,口訣,

相關背景

刺法:將針刺入腧穴應深度的上1/3(天部),得氣後行捻轉補法,再將針刺入中1/3(人部),得氣後行捻轉補法,然後將針刺入下1/3(地部),得氣後行捻轉補法,即慢慢地將針提到上1/3,如此反覆操作3次,即將針緊按至地部留針。在操作過程中,或配合呼吸補瀉法中的補法,即為燒山火法,多用於治療冷痹頑麻,虛寒性疾病等。
燒山火手法,是較常套用的複式手法。由徐疾、提插、九六、捻轉、呼吸、開闔等法組合而成,為純補綜合手法.《素問·針解》篇說:“刺虛則實之者,針下熱也,氣實乃熱也”;“針下熱”,可使患氣虛的病人傾刻轉化為實。金·竇漢卿《針經指南》載有取熱感的針法。《標幽賦》則以“推內進搓,隨濟左而補暖”為熱補手法的要點。明·徐鳳《針灸大全》所載《金針賦》始列“燒山火”之名,並述其操作方法與主治範圍:"四肢似水最難禁,憎寒不住往來臨,醫師運起“燒山火”,患人時下得安寧"。《金針賦》記錄更加神奇,快捷:“驅運氣血,傾刻周流,上下通接,可使寒者暖而熱者涼,痛者止而脹者消,若開渠之決水,立時見功,何傾危之不起哉……得之者。若科之及第。用之者如射之發中,有綠者遇針,其病皆隨手而愈”。“嗟夫,軒歧吉遠,廬扁久亡……非一言而可盡,斯文細密,在久習而能通。得之者若科之及第,用之者如射之發中,而應於目,述自先聖,傳之後世。用針之士,有志於斯,果能洞察玄微,而盡其精妙,則世之伏枕之苛,有緣者遇針,其病皆隨手而愈”。這些描述必是經驗之談,不容質疑。因其敘述尚不夠詳細,後世醫家各執一端。根據《金針賦》燒山火應分三部(天、人、地)進行操作,每部緊按慢提,同時配合捻轉補法,待針下熱至後出針,並急按針孔。明·汪機指出燒山火“令天氣入,地氣出”。這裡,所謂天氣即是陽氣,地氣指體內寒氣而言。楊繼洲認為“夫實者,氣入也……以陽生於外,故入。”說明要達到陽氣入內,充滿腠理的目的,就需從陽(外)引陰(內),將天部所生的陽氣逐層引入地部,則陽勝於陰,而陽氣自回,熱感自生。

操作方法

此法採用三進一退的方式,即將一個穴位深度分成三段,為天人地三部,將針灸針分三次刺入.醫者重用指切押手,令病人自然鼻吸口呼,隨其呼氣將針淺刺入第一段(天部--腧穴深度的上1/3處)後,這時再令患者用鼻子吸氣一口,用口呼氣五口.術者拇指向前捻轉九次,同時配合緊按慢提的手法,九陽行畢,再刺入第二段(人部--腧穴深度的中1/3處),仍同前法進行操作,每段進針均如此施術.再將針刺到第三段(地部--腧穴深度的下1/3處),如同前法施術,行九陽數.若未產生熱感時,術者可用爪甲由上向下地刮針柄,以催氣至.如果仍無熱感,可將針提到皮層(天部),謂之一退.復同前法進行操作施術,待患者感覺熱時,將針緩緩地退出皮膚,並要用乾棉球急閉針孔,勿使真氣外越.
臨床套用:本法用於冷痹頑麻,沉寒痼冷,命門火衰,臟腑經絡元氣不足等虛寒之證.如癱瘓麻痹,寒濕痹症,四肢厥冷,腹中寒痛,五更泄瀉等.

注意事項

<1>切實掌握進針、退針的層次和提插的幅度,要求層次分明,提插均勻,必須分清緊慢,不能模糊。
<2>如在天部或人部操作時,病人皮膚發熱或出汗,或針穴附近,甚至全身有熱感時,即不必繼續操作。
<3>如熱感出現,應立即停止手法,注意守氣並使之循經走向病變部位,手法操作完畢後或留針3-5分鐘,待針下鬆弛後,侯病人吸氣時將針快速起出,急按針孔.
<4>其操作要點是押手要重,以指切押手為主.熱感是在針刺得氣的基礎上產生,本法的基礎針感為酸脹感.且以脹感輕,酸感重為佳.如針感是麻脹感則多不易成功,應重新將針提至皮下再進針,如重複施術三次以上仍無熱感,可將針放在淺層(天部)侯氣後再行手法.施術應適可而止,不可強求熱感。一般而言,三度操作即可停止,如無熱感則宜留針10~15分鐘,往往可出現熱感,提高療效。
<5>當針感出現後欲使之擴散,可用押手推按穴處的組織或循叩等手法.如欲使針感持續,則應將押手始終按在穴位上.一般用於肌肉豐厚的穴位,四肢末梢和頭部穴位不宜使用.
<6>在運用“燒山火”、“透天涼”手法時,手腕的協調性是很重要的。這不僅僅決定了你能否做成這一手法,還會影響你的運針時間及療效。醫師需經常練習,以保證操作的連續性和對頻率的把握。

口訣

附:<針灸大成>:
燒山火,能除寒,
三進一退熱涌涌,
鼻吸一口呵五口,
燒山之火能除寒,
一退三飛病自安,
始是五分終一寸,
三番出入慢提看.
凡用針之時,須捻運五分之中,行九陽數,其一寸者,即先淺後深也.
若得氣,便行運針之道.
運者男左女右,漸漸運入一寸,三出三入,慢按緊提.
若覺針頭沉緊,其針插穴時,熱氣復生,冷氣自除,
未效,依前法再施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