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頭朝下

燈頭朝下出自於典故和神話故事當中,用來形容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因為古代沒有電燈,用煤油燈或者蠟燭,燈都是向上放置)。版本比較多,但大多跟諷刺某些現當代不正官員有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燈頭朝下
  • 本意:用來形容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典故,辨析,

典故

傳說
很久很久以前,不知道是哪個朝代的事了,那時到處是無邊的田地,加上年年風調雨順,那裡的人們天天過著豐衣足食的日子,到處都煥發出春機盎然的景象。在他們心底,都不忘自己的祖先遺訓:“當今皇帝是真龍天子,在他來之前到處是荒山野嶺,莊稼沒有收成,年年都挨餓,像現在這樣的日子想都不敢想!”
燈頭朝下的路燈燈頭朝下的路燈
皇帝和臣子們整日忙碌國計,興建水利、開墾荒山、興兵討伐、徵收賦稅等等都有序的進行,每位大臣都格盡職守,因為皇帝是非常的心狠、冷血,誰違反律令必會被砍頭,就連說句皇帝不認可的話語都常常丟了小命。
又是一個甲子年,整整六十年了,皇帝的身體越來越差,他知道他很快就會離開這裡了。每次出行他都很歡心,因為他能親眼的看到如畫的河山和幸福的子民,這次不一樣,他有這種感覺,內心有了幾分的不捨。
一路上很順,顛簸的馬車像走在綠綠青草上那樣的舒坦,他平靜的眯著眼。
車停下了,有人報告說前面有一條大河擋住了去路,“怎么可能!”皇帝大怒:“去年不也是走的這條路嗎?”
“是的,前面確有一條120丈的大河”
他感覺到心在絞痛,有一根絡通著腦門的疼,“冰封沒?”他咬齒忍痛。
“沒有,今天驚蟄了,吾皇您記錯了”
“拉一邊斬了!”
“下一個,去看冰封沒”
“回皇上,沒有”
“斬了!”
“下一個”
“回皇上……沒有……沒有封”
“斬!”
“項丞相,你去看看”
面對濤濤的大河,項丞相兩腿抖的厲害,“說有,反正是死”。
“皇上,項某觀見白茫一片,可過”
“出發,過河”皇帝說。
浩蕩的隊伍穿過冰封大河,回頭望見浩蕩的河水兇猛澎湃無不癱坐在地,河中可見鮮紅的一條血路,原來是蝦兵蟹將奉黃命冰封了河面。
皇帝當場封項丞相為皇位後人。
蝦兵蟹將聞訊紛紛趕來求封位。
“燈頭朝下,自己封自己!”皇帝最後一句話。
慈禧“清亡,除非燈頭朝下”
慈禧一生中曾說過不少遺臭萬年的話,如“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等。但有一句話很有趣,不僅逆潮流而動,而且還成為了清朝滅亡的讖語。事情是這樣的:晚清的一天,慈禧太后因大臣辦事不力,在朝廷上大罵:“我大清朝國力昌盛、百姓富強。雖然現在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但底子在,不是什麼人都隨便可以推翻的。”隨後,慈禧看著皇宮內的蠟燭高聲說道:“要大清滅亡,除非燈頭朝下!”
文明的步伐,誰也無法阻擋。光緒八年(1882年),英國人立德爾招股成立上海電氣公司(亦稱上海電光公司),在大馬路31號(今南京東路190號)創辦了中國第一座發電廠。同時,在電廠的轉角圍牆內豎起第一盞弧光燈桿,並沿外灘到虹口招商局碼頭立桿架線,串接15盞燈。同年六月十二日(1882年7月26日)下午7時,電廠開始供電,夜幕下,弧光燈一齊發光,炫人眼目,吸引成百上千的人聚集圍觀。第二天,上海中外報紙都作了電燈發光的報導。
1886年(光緒十二年),西苑三海,大興土木,營建宮殿。在營建宮殿之時,儀鑾殿安上了電燈,這是清宮最早安裝的電燈。後來,故宮裡也安上了電燈。當時,慈禧還在世,估計她忘了自己曾經說過的話,否則,按其性格,她是絕不會允許安裝這種“燈頭朝下”的電燈的。
頤和園也安裝了電燈。孟心史的《明清史論著集刊》中有一篇《記陶蘭泉談清孝欽時事二則》的文章,陶蘭泉(名湘,是有名的藏書家)就是盛宣懷委派辦理頤和園裝電燈和蘆漢路北京事務局的大員。慈禧之所以同意在頤和園安裝電燈,是為了自己在頤和園裡能更酣暢地享樂,白天玩不夠,晚上再來玩,這時候電燈比起蠟燭之類可就顯出非凡的優越性來了。
令慈禧始料未及的是,她竟一語成讖。“燈頭”真的“朝下”後,大清江山更顯頹勢江河日下,最終在武昌起義的槍聲中,無可奈何花落去。
出自乾隆
乾隆下江南,烏龜擋道。乾隆問:“王八們有何事上奏?”烏龜道:“我等有王八蛋進貢,欲求烏紗帽!”乾隆大笑:“好,哪日燈頭朝下時,就讓你等全部當官。”烏龜們扣謝。乾隆笑道:“這幫蠢王八,油燈燭頭什麼時候可以朝下?”
出自李世民
相傳,李世民打仗歸來,碰到一群蝦兵蟹將攔住了去路,李世民說“哎呦喂,你們也想攔住我當皇帝啊,除非燈頭朝下,鐵筆寫字”。在李世民看來,這根本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誰知道歷史更迭,李世民一語成讖。

辨析

燈頭朝下在古代看來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在今天來說,是一件極為普通的事情,寓言告訴人們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未來的世界我們無法預料,人們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能固守老的思想和老的方法。“燈頭朝下,自己封自己”神話故事中也寓意現代社會自己的命運由自己把握,自己的未來是由自己來開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