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鬧鎮

熱鬧鎮集安市撤併的原行政區之一.熱鬧鎮地處集安市城區西北37公里。清同治年間,名為東橫路。民國初來此伐木者眾,店鋪應生,熱鬧非凡,故稱熱鬧街,簡稱熱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熱鬧鎮
  • 面積:265.62平方公里
  • 東經:125度58分~126度09分
  • 北緯:41度18分~41度29分之間
基本介紹,行政沿革,資源優勢,經濟實力,

基本介紹

熱鬧鎮集安市撤併的原行政區之一.熱鬧鎮地處集安市城區西北37公里。清同治年間,名為東橫路。民國初來此伐木者眾,店鋪應生,熱鬧非凡,故稱熱鬧街,簡稱熱鬧。位於東經125度58分~126度09分,北緯41度18分~41度29分之間。東與通化縣毗鄰,西與清河鎮接壤,南至文字嶺與原陽岔鎮交界,北與頭道鎮相連。鎮境東西寬IO公里,南北長27公里,面積265.62平方公里。

行政沿革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由通化縣劃歸輯安縣,仍為民聚保東橫路牌。民國初年為北一鎮民聚保,後為七區熱鬧街村。偽滿時期為青溝子村熱鬧街屯1945年為七區熱鬧街村1956年2月成立熱鬧街鄉,隸屬頭道區公所。
1958年9月,熱鬧街鄉與青溝子鄉合併,成立熱鬧鄉和太陽人民公社。同年12月改稱熱鬧人民公社1959年8月,熱鬧人民公社改為青溝子人民公社。1961年3月,單獨成立熱鬧人民公社。至1968年,宋發君、王成福、周運才先後任書記,王裕義(代)、張一州、劉漢國、劉洪仁先後任社長。
1968年3月,成立熱鬧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至1980年,林青山、呂國新、李俊志、劉鳳才先後任書記,周運才、林青山、徐洪有、呂國新、曲連才、秦玉書先後任主任。
1980年8月,熱鬧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改稱熱鬧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至1983年,劉鳳才任書記,秦玉書任主任。
1983年3月,熱鬧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改為熱鬧鄉人民政府。至1994年,劉鳳才、劉建民、寧桂臣先後任書記,秦玉書、唐學智、張寬信先後任鄉長。 1994年12月,熱鬧鄉改為熱鬧鎮;轄幸福、熱鬧、上圍、楊木、天橋、文字6個村。至2000年,寧桂臣、唐學智、任傳傑先後任書記,張寬信、鄭全家先後任鎮長。
1999年12月,撤銷熱鬧鎮,將其所轄行政區域劃歸清河鎮。年底,熱鬧鎮有居民1561戶5229人(非農業人口 862人),由漢族、滿族、朝鮮族、蒙古族等民族組成。

資源優勢

熱鬧鎮地處長白山支脈北麓,是集安的高寒山區之一。年平均氣溫5.6cC,無霜期12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870毫米。地勢東高西低,山高林密,平地較少,山地和丘陵地較多,並多為灰土和黃土。林地面積37799公頃,野生動植物資源相當豐富。礦藏主要有金、銅、鐵、硼、雲母、石墨、石棉、石英等。303國道穿過境內4個村,熱鬧至通化縣果松鎮由此為起點,交通方便。全省文物保護單位—關馬牆遺址位於該鎮上圍村境內。

經濟實力

1999年,有耕地650公頃,其中水田118公頃。全鎮農民個人經營人參18404簾,野播山參24公頃,播種中小藥材18公頃,木耳年產量500公斤。蘋果、梨、葡萄、甜瓜、向日葵的栽植面積不斷擴大。有鎮辦企業2戶,民營企業10餘戶。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1700萬元。其中,農業收入890.5萬元,林業收入229.4萬元,牧業收入236萬元,工業收入 72萬元,運輸業收入63萬元,其他 209.1萬元;人均純收入2631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