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電假說

熱電假說,首先考慮到地磁要素具有快速變化的特點 (比如向西漂移的周期不超過2000年),肯定了地磁場與地殼和地幔過程無關的推斷。這是因為,地殼和地幔主要呈固態的特徵,決定了其中的各種過程具有漫長的地質時間尺度,不可能出現幾十或幾百年尺度的明顯變化。但地球外核為液態,它所具有的流動特徵使之能夠快速反應外部的激勵和變化,從而能夠和地磁場的短尺度變化相吻合。

從這一點出發,熱電假說提出地磁場具有電性。但要形成今天的地磁場,需要約109 安培的電流強度。而要在地核中形成電流,必須藉助於熱電效應,即:由於外核物質的熱對流而在邊界處產生電流,並進而產生磁場。熱電假說雖然克服了居里點造成的困難,卻產生了新的問題,即這種機制難以形成具有偶極特徵的磁場,並且至今也未能獲得確切的證據,以證明這種機制能產生足夠強大的電流並形成地磁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