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季雨林

熱帶季雨林

熱帶季雨林(tropical monsoon forest):是分布於熱帶,有周期性乾、濕季節交替地區的一種森林類型。也稱季風林或雨綠林。由較耐旱的熱帶常綠和落葉闊葉樹種組成,且有明顯的季相變化。與熱帶雨林相比,其樹高較低,植物種類較少,結構比較簡單,優勢種較明顯,板狀根和老莖生花現象不普遍,層間藤本、附生、寄生植物也較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熱帶季雨林
  • 外文名:tropical monsoon forest
  • 地理分布:熱帶,有周期乾、濕季節交替地區
  • 年平均溫度:20~25℃
  • 年溫差:8~10℃以上
  • 年降水量:1000~1800毫米
  • 氣候特徵:全年高溫,降水少,乾濕季分明
  • 典型地區:中國華南,中南半島
全球分布,環境特徵,組成,結構,演替,利用,展望,氣候影響,生態特徵,

全球分布

熱帶季雨林不連續分布於亞洲、非洲(稱混合落葉林)、美洲(稱季節林)熱帶季風區,而以東南亞受季風影響較大的地方最為典型。中國熱帶地區受太平洋及印度洋季風控制,熱帶季雨林分布北界基本上在華南和西南的北回歸線附近,東部偏南,西部偏北。包括台灣、海南、廣東、廣西、雲南和西藏的部分地區,是中國熱帶季風氣候地帶的代表性植被類型。此外,在南亞的熱帶的一些河谷和南坡溝谷也有零星分布。
熱帶季雨林熱帶季雨林

環境特徵

中國熱帶季雨林區的水熱條件變幅較大,年平均溫度為20~25℃,年溫差在8~10℃以上(熱帶雨林的溫差在6℃以下)。北界最冷月平均溫度10~13℃,極端低溫年平均值約2℃。年雨量1000~1800毫米,雨季在5~10月,濕熱同季,乾冷同期,交替明顯。土壤主要為磚紅壤性土,其次為赤紅壤和石灰性土,有機質分解不及熱帶雨林強烈,故含量較多,枯枝落葉層較厚。

組成

熱帶季雨林的植物種類繁多,但不及熱帶雨林。中國的熱帶季雨林的植物區系以亞洲熱帶廣布種和熱帶北部特有種為主,多屬於番荔枝科 (Annonaceae)、使君子科(Combretaceae)、梧桐科 (Sterculiaceae)、木棉科(Bombacac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豆科(Leguminosae)、桑科(Moraceae)、無患子科(Sapinda-ceae)和山欖科 (Sapotaceae)等。群落有較明顯的優勢種或共優勢種,水熱條件好的地方常綠樹種較多。

結構

熱帶季雨林林冠高度在20~25米以下,一般分兩層,上層稀疏或鬱閉,樹幹分枝低,皮較粗厚,部分或全部為落葉樹種;下層多為常綠樹種,林冠連續。林冠季相變化明顯,落葉期在東南亞出現於乾熱夏季,在中國出現於冬季。林下灌木草本很少,多為喬木的幼樹,禾本科草類多出現在稀疏林冠下。層間藤本不多,附生植物稀少,板狀根和
老莖生花現象很少出現,有些種類的樹幹具刺。
熱帶季雨林主要可分為落葉季雨林和半落葉季雨林。中國的落葉季雨林主要分布於乾旱季節長、氣候乾熱的海南島西部沿海台地和滇南乾熱河谷盆地,年雨量1000毫米左右,上層喬木2/3以上為落葉種類,高不到20米,樹冠不連續,林下多禾草,層間植物貧乏。半落葉季雨林廣布於半濕潤以至濕潤氣候區,年雨量1300~1800毫米,上層1/3~2/3的樹種為落葉半落葉性的,高約20~25米,樹冠連續,林下很少禾草,藤本植物較繁茂。[1]
此外,還有常綠季節林,是由熱帶性的常綠樹種組成的森林,但有些地區也雜有少量落葉種類。主要分布在中國熱帶濕潤氣候的東部山地下部和西部迎風河谷,年雨量1600~1800毫米以上,旱月雨量較多或多霧露。喬木分3層,上層高30米以下,樹冠不連續,少數林木高達35~40米以上,落葉及半落葉樹約占 1/3;中、下層喬木形成鬱閉林冠。板狀根和老莖生花現象普遍,層間植物也發達,但均不及熱帶雨林,是熱帶季雨林向熱帶雨林的過渡類型。由於其群落特徵接近熱帶雨林,有人將它歸併在雨林類型中,稱季節雨林。

演替

落葉季雨林被毀,再經墾殖開荒、放牧火燒,常退化為稀樹草原。停止干擾後,樹木增多,形成疏林;隨著原有森林樹種侵入而緩慢地向落葉季雨林演進。半落葉季雨林受破壞後較易恢復。初由先鋒樹種形成單層次生林,以後為耐蔭性樹種所更替,發展為與原生林相似的群落;但在反覆干擾下,便退化為中生灌草叢以至禾草草叢。常綠季節林演替初期,可出現具有大量藤本的叢林階段。

利用

熱帶季雨林生物生產量低於熱帶雨林,但也蘊藏著多種多樣的植物資源,其中尤多珍貴用材、油脂、藥用植物等。優良用材樹種有龍眼、石梓、鐵刀木、擎天樹(Parashorea chinensis var.kwangsiensis)、蜆木、金絲李(Garcinia chevalieri)、麻楝(Chukrasiatabularis)和雞珍(Terminalia hainanensis)等。含油脂豐富的樹種有降香黃檀(Dalbergia oderifera)、油楠(Sindora glabra)、大葉山楝(Aphanmixis grandifolia)等,尤其是降香黃檀心材出油率達0.4%,是名貴的芳香油和鎮痛藥物。在溫度較高的地段,還可以在這種森林下栽培蘿芙木、狗芽花(Krvatamia divaric-ata)、大高良姜(Alpinia galanga)等藥用植物。林內珍稀動物有雲豹 (Neofilis nebulosa)、坡鹿 (Cervuseldi)、白臂葉猴(Pygathrix nemaeus)、白鷳(Lophura nythemera)等。

展望

熱帶季雨林是中國熱帶地區主要森林類型,目前存留面積不大,但它能反映出生境的水熱條件和乾濕季節分明的特點,對引種和發展熱帶珍貴樹種和熱帶經濟作物具有重大意義。如在年雨量達1800毫米、乾季只有3個月左右、大氣濕度和土壤濕度較高的地區,可以選擇適宜地段分別發展柚木、紫檀(Pterocarus santa-linus)等珍貴樹種以及橡校樹、咖啡、胡椒等喜溫濕的熱帶作物。年降雨量1600毫米左右、乾季長達4~5個月的地區,則宜發展劍麻、香茅和海島棉(Gossypium ba-rbadense)等;高溫、乾旱、年降雨量1100毫米左右、乾季長達6個月的地區,宜種植吉貝、芒果等。在中國熱帶季雨林區劃出必要的保護區作為種子庫、基因庫和研究基地將具有重要意義。

氣候影響

熱帶雨林區域中,有些地方由於受強烈季風影響,出現旱季雨季交替的情況,因此產生熱帶季雨林。印度、緬甸中部和西雙版納地區都有這種雨林。和熱帶雨林相比,其群落高度較低,物種也較少,旱季時多數喬木落葉,季相明顯,藤本附生植物較少。
在乾濕季節交替的熱帶氣候條件下形成的一種地帶性密閉型森林植被。熱帶季雨林又稱季風林或熱帶季節林,其植被與熱帶雨林植被的主要區別在於:群落結構簡化,喬木層減至上下兩層,至少有部分種類旱季無葉,板狀根、莖花現象、木質藤本和附生植物通常遠不及雨林發達,林下灌木稠密,種類豐富。
熱帶季雨林受氣候變化制約,可分成落葉季雨林和半常綠季雨林(或稱常綠季雨林)兩大類型。落葉季雨林分布在年雨量500~1500毫米,有5個月以上月雨量不到100毫米的熱帶地區,具有不連續的上層喬木,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種類固定在旱季落葉,而且多在無葉期開花。下層喬木則多為常綠種類。典型的落葉季雨林為抽木林。半常綠季雨林擁有兩層密閉的喬木層,分布在年雨量1500~2500毫米,乾濕季明顯,但高溫和多雨季節、低溫和少雨季節相結合,水熱效應良好的地區,擁有兩層密閉的喬木層,上層樹木中部分屬於固定落葉的種類,在不同乾旱程度的年份,落葉量和無葉持續期都有較大差別。下層仍由常綠種類構成,藤本植物一般較繁盛。熱帶季雨林與熱帶雨林兩類植被之間缺乏嚴格界限,呈現逐漸過渡的連續性。常綠季雨林在雨季時同熱帶雨林差別較小,但在短暫旱季時少量高大喬木可出現幾天至幾周的無葉期。群落越原始,群落內越濕潤,落葉樹種越少,群落外貌越接近熱帶雨林
季雨林分布在熱帶雨林外圍,有3塊不連續的大面積分布區,即東南亞和印度半島、西非、南美洲北部和加勒比海地區。在中國南部的熱帶地區有各種類型的季雨林分布主要組成種類有龍腦香科的青梅、擎天樹,木棉科的木棉,使君子科的雞占,五椏果科小花五椏果桑科榕屬等種類。
在熱帶具有周期性乾濕季節交替的地方生長著熱帶季雨林。與終年鬱鬱蔥蔥的熱帶雨林不同,由於存在明顯的乾旱時期,熱帶季雨林中的樹木或多或少地在旱季存在落葉的現象。熱帶季雨林通常比熱帶雨林矮小,木質藤本絞殺植物、附生植物、老莖生花和板狀根等現象都不如熱帶雨林中的發達。熱帶季雨林在雨季的時候最為生機勃勃,又稱為雨綠林,但季雨林也常常作為雨綠林的一種類型,特指亞洲季風氣候區比較接近雨林的那些雨綠林。
隨著氣候條件等的變化,熱帶季雨林可以分成幾種不同的類型。在水熱條件比較好的地方,熱帶季雨林中只有最高大的第一層喬木有部分落葉的現象,整個森林的外貌是終年常綠的,這種熱帶季雨林被稱作半常綠季雨林。半常綠季雨林中木質藤本絞殺植物、附生植物、老莖生花和板狀根等各種現象都比較明顯,僅次於熱帶雨林。更典型的是落葉季雨林,其高大的第一層喬木大都有較長的落葉期,使森林的外貌有明顯的季節變化。落葉季雨林下層的喬木則隨氣候條件的不同而又有很大的差別,最乾旱地區的落葉季雨林下層的喬木也是落葉的類型,森林的層次也非常簡單,一到旱季,森林枯黃而光禿,陽光可照射到地面,地面上生長的不是熱帶雨林中的耐陰植物而是的灌木和禾草,森林中可能出現少量藤本植物,但附生植物和老莖生花等現象很少出現。另一些落葉季雨林下層的喬木有不少常綠的成分,形成密閉的林冠,木質藤本比較多,板狀根有所發育,附生植物多為草本的類型,熱帶雨林中典型的附生植物類型則很難見到。在東南亞等地的石灰岩地區,還發育著一種特殊的石灰山季雨林。森林並非紮根於土壤而是著生於石灰岩的石縫中,形成森林中有“石林”的獨特景象。石灰山季雨林樹木比較高大,有發達的板狀根,上層大樹幾乎全是落葉樹,下層的喬木常由常綠樹組成,森林中藤本植物比較發達,附生植物則有多有少。
由於頻繁的人類活動對季雨林施加強烈影響,許多季雨林群落帶有次生性質,甚至轉變為人為作用造成的稀樹草原植被。

生態特徵

通過與熱帶雨林的比較,我們可以認識熱帶季雨林的特徵:
1.在種類組成上,單位面積內的種類數比熱帶雨林偏少,但植株的密度較大;
2.喬木層結構比熱帶雨林簡單,高度一般這25m以下,灌木層和草本層不發達;
3.開花結果具有明顯的季節性,以一年開花結實一次的植物占絕大多數,大約有2/3的植物集中在2-5月間開花。有兩個比較集中的果熟期,即8-9月間和11-3月間。
4.生活型以木本高位芽植物為主,約占70-80%,但其中的落葉成分占一定的比例。在季雨林內,屬中型葉的喬木種類占60%以上,而熱帶雨林中則占到80%以上。熱帶季雨林仍然保持明顯的熱帶特徵,與以小型葉為主的亞熱帶森林是不同的。
5.與熱帶雨林相比,季雨林中板根現象不發達,藤本植物較多,以木質藤本為主,但主要是番荔枝科、豆科和夾竹桃科等的種類。附生植物以草本為多見,雨林中特徵的蘭科、蕨類和木本附生植物在這裡是稀少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