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助磁記錄

高密度磁記錄要用鉑鐵類高矯頑力薄膜;用點雷射局部加熱磁性薄膜,使它的矯頑力下降,而將信號寫入的技術,稱為熱助磁記錄(Heat-assisted magnetic recording). 利用這種技術,可使磁記錄的記錄密度在原有的基礎上提高100倍以上。

技術難點,發展簡史和展望,

技術難點

1、寫入和讀出難:這是由於密度高了以後,要在很小區域內寫入信號很難;而要讀出小區域磁化變化所產生的信號也難;2、要使所記錄的信息能穩定也難;這是在小區域內的磁化向量,由於熱運動而產生自發反磁化,稱為超順磁性,使記錄狀態不穩定。磁記錄材料小區域出現超順磁性的尺寸大小和它的矯頑力大小有關;矯頑力越大,越小區域才會出現超順磁性,故要求愈高的記錄密度,就要用愈高矯頑力的記錄材料,要求更高的寫入磁場,難度也愈高。如不能越過高密度磁記錄的這三難,磁記錄就達到了它的記錄密度極限。
使用高矯頑力的磁記錄材料及垂直磁記錄方式和巨磁電阻效應的發現,在原有基礎上使記錄的寫入和讀出區域更小,令磁記錄的密度能提高到2011年在3.5吋的硬磁碟上能記錄的容量達600 GB,已達現有磁記錄材料和技術的極限。
使用已有的讀,寫技術要提高現有的磁記錄密度,就要使用鉑鐵數千奧斯特高矯頑力的薄膜磁記錄介質,以提高它的超順磁性溫度;單用這樣高的磁場寫入是很困難的,故要用點雷射在寫入信號處區部加熱,使磁記錄介質的矯頑力下降而寫入信號,隨後,不加熱,磁介質所記錄的信息就能穩定保存。這稱為熱助磁記錄(HEAT-ASSISTED MAGNETIC RECORDING)技術.它可使磁記錄密度在2011年的記錄密度基礎上提高100倍以上。

發展簡史和展望

1.1954年 RCA公司最先提出用熱和磁場去記錄數據。
2.1992年 SONY公司在微小磁碟上用熱磁寫入,但用磁光讀出。
3.2006年Fujitu公司證明,熱助磁記錄的方法是可行的。
4.2012年Seagate公司用熱助磁記錄技術,使磁碟達到1 terabyte高密度的旅程碑。
5.2014年TDK公司預言,約於2016年,熱助磁記錄可制出達15 TB的磁碟。
參考文獻:“Heat-assisted magnetic recording" Wikipedia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