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湖四景

熙湖四景龍山位於太湖城北1.5公里。其脈發自明堂山,蜿蜒磅礴,勢若游龍,故曰龍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熙湖四景
  • 位於:1.5公里
  • 發自:明堂山
  • 海拔:不足500米
基本概述,龍山夜雨,馬路西風,法華方竹,玄妙古松,

基本概述

龍山夜雨,馬路西風,法華方竹,玄妙古松”乃古代太湖四大名勝,史稱“熙湖四景”。由於它們集古邑太湖秀美的自然風光與深厚的文化底蘊於一體,所以雖物換星移而不失魅力,遺蹟猶存而具影響。

龍山夜雨

龍山海拔雖不足500米,但因臨畈瀕河,拔地而起,懸崖壁立,石骨玲瓏,故顯綿亘深厚,偉岸雄奇。
山之西麓,傍山而過的長河有一水潭,深不可測,號稱“龍湫”,俗叫“龍潭”。民間傳說,潭中有大穴,通達“龍宮”。古時,潭邊建有祭祀龍王的廟宇曰“龍山宮”,龍山亦稱“龍山宮”即源於此。龍山巨石縱列,節節相連,由粗變細,恰如巨龍扭腰擺尾,盤舞而下,俯潭汲水。更為奇特的是,龍山宮附近山體岩石,夜即潮潤如洗,晨觀若經宿雨,景稱“龍山夜雨”,為“熙湖四景”之一。關於這種奇特景觀的成因,古代有“蛟龍嬉水”、“龍涎淌濕”之類的附會之說。其實龍山之夜雨,乃龍山陡崖瀕臨長河深潭形成的一種獨特“小氣候”。岩石與水體的比熱不同。岩石熱得快也冷得快,水體熱得慢冷得也慢。白天龍山石熱而龍潭水冷,夜間則龍山石涼而龍潭水暖。水體熱輻射使水面空氣受熱膨脹上升,遇冷便凝結成霏霏霧露,飄灑下瀠瀠雨絲,即所謂,“龍山夜雨”。
巍巍龍山一邑巨觀,“龍山夜雨”景致稀奇。自古以來,文人墨客慕名遊覽者,不乏其人。明代理學家王守仁、清代狀元趙文楷等都留下過贊詩頌聯。歷代官府,視龍山為太湖圖騰;佛界高僧,爭龍山宮為宗派聖地。依山先後建有“湖山一覽亭”、“覽秀亭”、“觀風亭”、“笑雲亭”、“希歐亭”、“龍山宮”、“觀音閣”等亭台樓榭,與不同時代留下的摩崖石刻、名人墓碑一起,構成了一個個風格各異的人文景點。
星移物換,滄海桑田。龍山之古建築,歷經兵燹,早已毀盡。但龍山依舊,夜雨常存。龍山攬勝,仍為邑人樂道。
徒步龍山,捫蘿而上,附葛以攀,看雲含宿雨,賞煙帶晴嵐,揭蘚辨字,探古訪幽,其樂無窮。登上峰頂,北望千重山色,蒼山如海;南俯十里長街,垂柳如煙;遠眺長河東去如帶,近觀鐵橋飛架如虹;四鄉美景盡收眼底,八面來風鼓盪胸懷。乘此雅興,或攀四面尖尋唐皇隱處,或游西風洞找仙人弈盤,或登上』、普陀”拜觀音聖母,或泛舟花亭湖盪萬頃波光。在移步換景、目不暇接之時,愛鄉之情怎不油然而生?

馬路西風

馬路河在太湖老城西門外半華里處,為長河上游故道。古時長河上游納百川之水而浩蕩,借千山之勢而湍急。故龍山宮以下馬路河河床開闊,水勢泱泱。越河而過有一條連廬州接鄂省的太湖古驛道,常年驛馬飛奔,交通繁忙。為方便行人驛馬往來,臨河兩岸建有渡口。於是,不僅東岸的晉熙古城為水陸樞紐,連西岸渡口也舟車輻輳、商賈雲集而成繁華小鎮。馬路河、馬路口渡、馬路河口鎮皆因此得名。
太湖晉熙古城坐落在龍山腳下長河沖積的沙洲上,夏日沙灘蓄熱、暑氣薰蒸,城近山隈、悶熱如爐。唯有馬路河口地平空曠,每至夏夜,西來涼風習習,加上兩岸垂柳行行,竹林蔭蔭,自然成為晉熙城和馬路口鎮居民消暑納涼勝地。每當夕陽西下、夜幕初籠,兩鎮居民,挈婦攜幼,呼朋喚友,雲集河邊。或泛舟古渡,掛槳輕搖;或隨舫嬉水,倚棹歌簫;或游龍潭上下,探蛟室弄潮;或撫柳絲吟唱,枕涼蓆逍遙;或品香茗茶,嘗綠豆糕,聽評書大鼓,說孫吳劉曹……以至於馬路口鎮,夜市達旦,熱鬧非凡。於是,文人雅士見景生情,和形附會,將“馬路西風”作為熙湖一景。
明萬曆年間,熙湖大水,長河改道傍城東而下,馬路河河水日漸減少,河床也日漸淺窄,已失往日風采。不過從清人王大樞《太湖縣賦》中“其龍山之夜雨,每見沾濡;其馬路之西風,常聞淅瀝”的記述看,至少在清乾隆年間,“馬路西風”這一景觀還能牽動一些文人的情思。但1958年在長河上修建了花涼亭水庫,長河水經東門河與太徐渠道兩路下泄,馬路河水即近枯竭,河床更為泥沙淤塞;再加上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電扇空調走進千家萬戶,人們也就失了借風納涼之興。馬路西風,夜夜潛來,舊時美景,卻難再現。

法華方竹

熙湖四景之一的“法華方竹”,早在唐宋時期就較為有名。當時的法華寺“層樓翠映千桿竹,庭院松青樹滿花”。據《太湖縣誌)載.法華寺香火旺盛得益於’法華有竹,其桿皆方’。
相傳,法華方竹潭於西域佛國天竺(今印度).乃唐代高僧玄奘西天取經帶回的寶物之一。唐僧回國後,弟子云游四方,將方竹擇地栽種.但成活極少。後有一高徒在大潮龍山宮對面山麓遺址建法華寺.又在院內種方竹苗。不知是真有佛祖靈光護佑普照,還是由於龍山夜雨滋潤,這異鄉奇竹,竟在法華寺內長得茁壯茂盛,鬱鬱蔥蔥。
南國翠竹,種屬繁多,外形圓潤,幾成一律。唯有這方竹,有梭有角,逢節有黃白色鐘乳點.墾得風骨錚錚,確為植物珍稀。
物以稀為貴,亦以稀為奇。風雅之士紛紛題刻贊詩於竹桿之上,“久之,形類蝌蚪,早失其形”。從清代遊客所存詩句”古剎何年荒草蔓”、“過竹應憐野寺荒”來看,此時的法華寺早巳衰敗。儘管清乾隆二十一年(1755),太湖知縣吳易峰捐資重建的法華寺,“堂閣樓台,班聯似筍’,不乏金碧輝煌。但從清人王大樞游寺所記“尋昔年之方竹,賞今日之奇葩’來看.這時的法華寺雖有奇花異草,但方竹已蕩然無蹤。新建的法華寺到清末又遭兵毀,後移寺回龍山,雖香火未斷,然聲名早失。
竹的生命力是很強的,按說法華雖毀.方竹應存。法華寺舊址在古火神廟以北、今烈士陵園以南。近百年來,邑人踏遭青山難覓其蹤,熙湖父老無不痛惜。
“峰迴路轉行應遍,芳景怡人去復留。”正值法華寺毀、方竹瀕滅之際,有官任黃河道的邑人陳竹橋回鄉省親,尋法華舊址而見敗竹,感嘆唏噓之餘,頓生憐香惜玉之心,隨即起根移苗,栽於辛沖家宅。後歷經鄉人呵護,終使這珍奇竹種得以保存。
春風喚回花千樹,舊時美景今再現。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我縣迎來了旅遊開發的春天。充分認識到方竹觀賞價值的黃鎮辛沖村民,對它倍加珍愛,精心呵護,終於再現了一道方竹成林、百桿搖風的靚麗風景。有人賦詩曰:“法華方竹西天來,唐僧高徒擇地栽。香消玉殞百年後,新枝發在辛沖崖。”

玄妙古松

玄妙觀俗稱玄廟觀,舊址在晉熙鎮北門。縣誌載為東漢方士左慈所建。左慈道號“烏角先生”,潛山人。相傳曾學道於四川峨眉,歷三十年,得“遁甲天書”,會隱身之術。因不願侍奉權貴,在魏王宮擲杯化鶴,遁甲而隱。有詩為證曰:“飛步凌雲遍九州,惟憑遁甲自遨遊。金盤當殿呈銀繪,玉盞飛空化雪鳩。頃刻花開紅影亂,片時果結翠蔭稠。左慈施設神仙術,點悟曹瞞不轉頭。”
據說,左慈遁走魏王宮,本想隱居故里潛山。誰知路經太湖時:被熙湖奇山秀水所動,竟一改雲遊四方之志,建起一座玄妙觀定居修道。為配道觀風景,左慈夜遁司空,移回一棵千年古松栽於玄妙觀前。這棵古松,針葉蒼翠,冠蓋如雲,枝虬乾曲,如龍蛇飛舞,甚是奇特。玄妙配古松,熙湖添勝景,一時傳為佳話。“玄妙古松”即為“熙湖四景”之一。
玄妙觀在明天啟二年(1622年)和清鹹豐四年(1854年)兩遭兵毀。觀殿、古松蕩然無存,邑人痛惜不已。此後一段時間,去玄妙觀舊址徜徉踟躕、探幽懷古者仍絡繹不絕。相傳此舉感動“烏角先生”,他略施仙術,竟將“玄妙古松”的幻影還於熙湖。此後,每當月夜,玄妙觀舊址上,“有影綴地,致為奇幻”。於是,“玄妙古松’’仍為“熙湖四景”之一,廣為傳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