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集鎮

熊集鎮

熊集鎮隸屬於湖北省棗陽市,位於棗陽市西南部,東與吳店鎮相鄰,西和襄州區黃龍鎮、棗陽市琚灣鎮交界,南與棗陽市平林鎮車河農場宜城市接壤,北與棗陽市南城街道隔河相望。

熊集鎮版圖總面積264平方千米,截至2015年末,下轄2個社區、25個行政村,總人口50669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216人。2015年,該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23.3516億元。

熊集鎮是湖北省主要的優質糧油和農副土特產品生產基地,是全國生態環境和基礎設施建設試點鄉鎮、湖北省文明鄉鎮、襄陽市環境優美鎮,境內有國家AAA級旅遊景區、省級風景名勝區——熊河風景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熊集鎮
  • 外文名稱:Xiongji Town
  • 行政區類別建制鎮
  • 所屬地區:湖北省棗陽市
  • 下轄地區:2個社區、25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熊集社區
  • 電話區號:0710
  • 郵政區碼:441212
  • 地理位置:棗陽市西南部
  • 面積:264平方千米
  • 人口:50669人(2015年末)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熊河風景區
  • 車牌代碼:鄂F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自然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人口民族,經濟概況,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城鄉建設,教育事業,醫療衛生,交通,民間文藝,戲劇,曲藝,民歌,雜耍,風景名勝,

歷史沿革

古時,因有熊姓人在境內設集形成集鎮,“熊集”由此得名。
民國初期,沿用清末行政區劃,熊集隸屬南二區。
1947年冬,棗陽解放後,熊集屬襄棗宜縣。
1949年5月,撤銷襄棗宜縣,成立棗南縣(治所在熊家集)。同年8月,棗南縣併入棗陽縣。
1952年,棗陽縣劃為17個區,熊集為第九區。
熊集鎮區點陣圖熊集鎮區點陣圖
1956年5月,棗陽縣精減機構,將17個區並為9個區,熊集隸屬吳店區。
1958年8月,棗陽縣成立13個人民公社,熊集由吳店劃出,成立和平人民公社。同年11月,改“和平人民公社”為“熊集人民公社”。
1961年6月,改人民公社為區,改管理區為人民公社。
1975年7月,撤區並社,熊集區更名為熊集人民公社。
1984年3月,政社分開,熊集人民公社更名為熊集區。
1987年9月,撤區並鄉建鎮,熊集區更名為熊集鎮。
2001年4月,熊集、耿集兩鎮合併為新的熊集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5年末,熊集鎮下轄熊集社區、耿集社區2個社區和前營村、熊集村、熊河村、盧崗村、後營村、杜崗村、灣堰村、段營村、檀灣村、茶庵村、毛榨村、李灣村、趙廟村、梨園村、樓子村、耿集村、九龍村、當咀村、紅土村、鐘灣村、熊河風景區村、梁山村、猴王山村等25個行政村,鎮政府駐熊集社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熊集鎮位於湖北省棗陽市西南部,東與吳店鎮相鄰,西和襄州區黃龍鎮、棗陽市琚灣鎮交界,南與棗陽市平林鎮車河農場宜城市接壤,北與棗陽市南城街道隔河相望;全鎮總面積264平方千米,鎮中心大致位於北緯31°58′,東經112°40′。
地理位置

地形地貌

熊集鎮地勢南高北低,最高點劉家沖海拔189.1米,最低點中寨海拔91.9米。南部山巒重疊,其間漫崗起伏;中北部屬丘陵地帶,滾河傍境而過,熊河之水穿流其中。由南向北,隨著山河走向,自然形成山巒、丘陵、河畈三種地貌;熊集境內南部為大洪山余脈,東起茶庵村(與吳店交界),西止孫沖村(與耿集接壤),全長約11.5千米,寬4千米,占全鎮總面積的42%。較大的山有團山,海拔230米;母山海拔200米;徒山,海拔200米,位於彭沖、茶庵境內。崗地分為東大崗、西大崗,東大崗從洪寺至檀灣村,全長2千米,寬1.5千米;西大崗從盧崗村向西延伸到耿集鎮白果村,熊集境內長3千米,寬2.5千米。

氣候

熊集鎮屬北亞熱帶大陸型季風氣候,夏熱冬冷,春秋溫和,四季分明,具有南北過渡型和垂直地帶性氣候特徵。
春季,約2月中旬至5月中旬,為期90天。太陽輻射量平均30.1千焦/平方厘米,占年輻射量的27.1%。熊集處在冷暖空氣交替往返地帶,冷暖氣流強烈交換,有時局部地區造成大風、雨雪和冰雹陰雨天氣。
夏季,約5月中旬至8月中旬,為期94天。氣溫升高,降雨量集中。太陽輻射量平均為39.8%千焦/平方厘米,占年輻射量的35.8%。盛夏在七月中旬至八月中旬,日均氣溫在28°以上,平均氣溫在32°以上,高於35°的天數約有10餘天,持續高於35°的天數約為5天。入伏後時有暴雨天氣,造成局部的洪澇災害,同時,因受副熱帶高壓脊控制,也會出現“伏旱”天氣。
秋季,約8月中旬至10月上旬,為期92天。太陽輻射量平均為23.7千焦/平方厘米,占年輻射量的21.3%。天氣慢慢變為涼爽,有時帶有“秋旱”,“秋澇”天氣出現。
冬季,約11月中旬至次年2月上旬,為期89天。太陽輻射量平均為17.5%千焦/平方厘米,占年輻射量的15.7%。嚴寒日數不多,日均氣溫低於零度的天數一般約在15天左右。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地表水
熊集鎮地處熊河水庫下游,境內有水庫8座,堰塘650口。境內地表水主要來自熊河滾河兩支河流。熊河枯水季節流量0.2立方米/秒,夏季最大流量可達1450立方米/秒。滾河平均總徑流量6-7億立方米。冬季最小流量1-2立方米/秒,夏季最大流量5000-6000立方米/秒。
地下水
熊集鎮地面以下20-40米之間約有5米左右的沙層,含有大量地下水,水儲量約1.8億立方米。另外,該鎮境內東南部地面以下30-60米間含有白土夾沙礫土,內有空隙,儲水每平方千米約20萬立方米,年儲量約3.18億立方米。

生物資源

熊集鎮境內最常見的植物樹種為柳樹棗樹,常見野生動物有燕子、麥割鳥、布穀鳥(豌豆八鴿)、燕行鳥、大雁青蛙等。

人口民族

2015年末,熊集鎮總戶數17761戶,總人口50669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216人、男性25899人。境內主要民族為漢族

經濟概況

綜述

2015年,熊集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23.3516億元,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7.77787億元,比2014年增長17%。一般預算收入(財政收入)2806萬元,比2014年增長27.5%。年末金融機構存款餘額2.109億元,比2014年增長24%。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4200多元,農民年人均純收入9419元。

第一產業

2015年,熊集鎮完成農業總產值9.55億元,比上年(2014年,下同)增長3.7%;林業總產值1027萬元,比上年增長7.2%;畜牧業4.0532億元,比上年增長4.1%。全年糧食種植面積9825公頃,總產量71984萬噸。其中,水稻3212公頃,總產量32394噸;小麥4347公頃,總產量26908噸;雜糧2266公頃,總產量12682噸。在經濟作物中,棉花252公頃,總產量427噸;油菜79公頃,總產量420噸;芝麻48公頃,總產量83噸;綠、黃豆47公頃,總產量129噸;蔬菜369公頃,總產量27673噸;水果4015公頃,總產量62236噸。
2015年,熊集鎮有農用汽車491台,拖拉機6194台,抽水機356部,收割機145台(套),農業機械總動力67860馬力,農業用電量1439千瓦時。全年生豬出欄29387頭,年末存欄25177頭;牛出欄4185頭,年末存欄8225頭;羊出欄13242隻,年末存欄27068隻;家禽類年末存籠1345萬隻,出籠775萬隻;肉類總產量17158噸,禽蛋總產量7126噸,實現畜牧業產值4.0532億元。

第二產業

2015年,熊集鎮完成工業總產值13.8016億元,比上年(2014年,下同)增長11.6%;增加值5.2446億元;全鎮有工業企業87家,有職工3341人,實現固定資產投入11.3億元,比上年增長244%。年產值千萬元以上的企業16家、百萬元以上企業33家、十萬元以上企業55家。全鎮有個體工業企業112戶、4451人,實現銷售收入1680萬元、稅金157萬元。主要工業產品有汽車鋼板、汽車輪胎、珍珠飾品、木珠、頭飾髮夾、軋面機、拖車、光學鏡片、紅磚、復混肥、磷肥、木板、石灰粉、優質米麵、茶葉、磷礦石、石灰石、過磷酸鈣、木材精品包裝箱等。全年實現工業銷售收入9.36多億元,實現利稅8200多萬元。

第三產業

2015年,熊集鎮有農貿市場2個,占地15000平方米,攤位300個,年成交額2.11億元。註冊工商經營戶112戶,全年經營總額9700萬元,實現稅金760萬元。全鎮有信用社1家,信用社下轄1個信用分社;郵政銀行支局2家。金融機構年末存款餘額2.109億元,比上年(2014年,下同)增長24%;貸款餘額2505萬元,比上年增長35%。各類保險承辦金額2272萬元,其中財險620萬元、壽險1370萬元,理賠205萬元。根據2015年7月熊集鎮政府官網顯示,該鎮熊河風景區年接待海內外遊客可達50餘萬人次,已創旅遊經濟綜合總收入總計1.45億元。

社會事業

城鄉建設

2015年,熊集鎮共投資600萬元,新建“村村通”公路33.5公里;投資20萬元,整修道路總里程20公里。全鎮堰塘數達到1443口,面積8916623平方米;整修堰塘162口,渠道清淤35千米。
植樹造林植樹造林
根據2015年6月熊集鎮政府官網顯示,近年來,該鎮投資50多萬元,修建了鎮文化中心電影院和3個福利院;爭取建設資金200萬元,自籌資金100萬元,修定完善了《熊集鎮村鎮建設總體規劃》,完成景區路、東環路改造,安裝了路燈,改造了綠化帶,引進資金500萬元,擴建了集貿市場。中心集鎮形成“兩縱四橫”城鎮格局。

教育事業

2015年,熊集鎮有3所村級國小、3所高級國小、1所中心國小、2所初級中學、1所鎮直幼稚園、1所成人黨校。中、國小校在校學生2176人,國中入學率100%,適齡兒童入學率100%。有教師336人。
熊河國小熊河國小

醫療衛生

2015年,熊集鎮擁有衛生院2家、衛生所2個、村衛生室12個,有專業醫護人員101人,病床總數82張,有個體醫療點4個,全年共接待病人82257人(次),收住院病人4927人(次)。“四苗”單苗接種率98.45%。全鎮計畫生育率91.67%,已婚婦女綜合節育率81.07%。

交通

熊集鎮對外交通主要依靠公路,境內無省級以上公路穿越,只有縣道X046線、X004線等縣級公路以及鄉村公路。

民間文藝

戲劇

花鼓戲
熊集鎮花鼓戲形成於明末清初,唱腔分為主腔、雜腔、彩腔三種。演唱時以二胡為主,絲弦樂器伴奏。劇目多取材於民間傳統故事改編而成,輕快流暢,如《梁祝姻緣》、《天平山》等。
曲劇
曲劇俗稱“高台曲”。系河南地方劇種,解放前傳入熊集。唱調有100多個,主要有“洋調、書韻、詩片、上流”等,曲調婉轉流暢,善於抒發感情,劇本多取於民間傳說故事,通俗易懂。

曲藝

皮影戲
皮影戲於建國前在熊集盛傳。“影人”為牛皮製成,以油燈作光源,每班4至6人,一人撐“影人”並擔任主唱,其餘人敲打樂器間或幫唱。演唱時不搭戲台,只在地上圍以箔,以白細布作影幕。演唱時間多在夏、秋兩季,冬、春多為婚喪人家辦紅白喜事,稱為鼓樂班。劇目多為《楊家將》、《七俠五義》、《孫悟空》等其它俠義故事或神話故事。建國後,民間仍流傳有皮影戲,但無建國前普遍。20世紀80年代後期基本消失。
河南墜子
河南墜子通稱《說書》,解放前從河南流入熊集。說、唱結合,唱時邊拉墜胡,邊打簡板。節目一般為《楊家將》,《包公案》等。

民歌

號子
熊集鎮號子有打硪號子、打油號子、調犁號子等,其中以打硪號子流行廣。在修築堤壩、堰塘打硪時,一人領唱眾人和,使動作協調一致。硪號內容多隨機應變,見啥唱啥,有時也唱戲文和山歌。歌詞多是一句7字,如《鐵硪打下震天響》。
田歌
田歌有秧歌、車水歌等,為農民在田間勞動時提神逗趣,消除疲勞而唱的歌曲。歌曲形式是一人領唱眾人和,也有一人獨唱或兩人輪唱。歌詞內容多是情戀、風物、猜地名、詠古人等,歌詞一般是7字句,如《腳踏水車口唱歌》。
小調
熊集民間愛唱小調,流行較廣,歌詞結構勻稱,曲調婉轉,富於抒情和詠嘆。一首歌敘述一個故事,如《十繡》、《四季相思》、《孟姜女哭長城》等。
燈調
燈調是逢年過節玩彩船、踩高蹺等民間歌舞時演唱的歌曲。歌調有數垛子、四句子、五句子等,曲調明快,旋律較輕。

雜耍

玩燈龍
熊集民間的燈龍用竹子破篾,扎龍頭、龍身、龍尾框架,用彩紙糊成龍的模樣,木棍作手把,內中點蠟燭或用電池燈炮作亮光。再用2尺寬的長布連線龍頭,身至尾部(黃布為黃龍、紅布為紅龍、白布為白龍)。農曆正月十五,10餘名青年小伙子穿同樣的舞龍服一起玩耍。龍頭前有玩“珠子”或“火球”(意思是龍吸火球),龍身隨頭上下飛舞,玩龍尾的人身披串玲隨龍身左右搖擺,並以鑼鼓伴隨。玩法有四種,站、走、跑、跪,無論玩至誰家門口,都以鞭炮相迎。
劃旱船
旱船用竹子紮成框架,用畫有圖案的紙糊成美觀的彩船。10餘人穿著特製的服裝玩耍,1人在船中央頂船,1人在船頭手持竹棍(意划船),兩邊各有4人,船尾有1人手拿老破扇的老太婆。唱法多為7字句,1人唱大家和。唱腔為花鼓戲調,鑼鼓伴湊,形成指揮。唱詞是見啥唱啥,靈活多樣。玩法有跑、走兩種,走8字形步,邊唱邊舞。
踩高蹺
高蹺用長木製成,上扁下圓的長腿,中間離地2尺左右安置腳踏木板。一般10餘人一組玩耍,穿著戲劇中“生、旦、淨、醜”等各種服裝,腳踩在高蹺板上,用布條將高蹺固定在人腳和腿上,使其牢固不脫落。唱法一般7字句,一人唱大家和。唱腔為花鼓戲調,鑼鼓伴湊,走法有“跑、走”兩種,走8字形,邊唱邊舞。
扮故事
扮故事表演時,用大方桌紮成彩桌,穿兩根長木槓供人抬用。2至4個少年兒童化裝扮成故事人物或站、或坐在彩桌上,如《白蛇傳》中的白素珍、小青、許仙和法海。四個青年小伙抬桌走,讓人觀賞,鑼鼓伴湊,沒有唱詞。

風景名勝

熊河風景區
熊河風景區是以嬰源山、野果溝山嶽溪谷森林景觀和青龍山熊河水庫丘陵湖泊山水景觀為主要特色,兼有人文景觀與神話傳說構成的,融風光游賞、娛樂健身、生態農業及休閒度假等功能為一體的複合型省級風景名勝區,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景區下轄青龍山景區、嬰水湖景區、花果山景區、野果溝景區、嬰源山景區5個景區和1個遊客服務區,共99個重要景點,5個度假村,以及8個生態農業莊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