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耳河

熊耳河

熊耳河(又名熊兒河),是一條古老的河,源頭在鄭州西南郊鐵三官廟村北地處,經煙墩坡村、荊胡村、王胡砦村、高砦村、潘家村、七一三研究所、汽車南站、東明路口、祭城辦事處,流向東北,於磨李村西南地與東風渠交匯,至姚橋鄉前牛崗村注入賈魯河,全長23.5公里,流域面積22.78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熊耳河 熊兒河
  • 外文名稱:Xiong Er River
  • 行政區類別:河南省鄭州市
  • 所屬地區:中國華中
  • 電話區號:0371
  • 郵政區碼:450000
  • 地理位置:起源於鄭州西南郊鐵三官廟村北地處
  • 面積:22.78平方公里。
  • 人口:956.9萬(2015年末)
  • 方言中原官話-鄭開片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豫A
河流簡介,氣候情況,起源傳說,污染治理,“龍鬚溝”,休閒勝地,

河流簡介


熊耳河(平安大道/農業南路段)熊耳河(平安大道/農業南路段)

氣候情況

熊耳河屬季節性河流,上游無水庫調蓄,旱季無水,澇季匯集大面積降水,形成洪水沿河宣洩,威脅著兩岸工農業生產和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同時也影響到京廣、隴海兩大鐵路的安全。

起源傳說

這橋明代時就有了,聽老人說,是為了紀念一個叫熊兒的人。熊兒本名叫熊二,是鄭州西南石柱村(現新圃東街一帶)人,因二和兒諧音,熊二後來被叫成了熊兒。有一年秋天,鄭州雨多水大,南關外的小河經常泛濫,淹了莊稼,泡了房屋,兩岸百姓苦不堪言。熊兒便把自己積攢的錢拿出來,帶領周圍民眾挖河築堤,排洪導水,把害河變成了益河,澇時可以排泄洪水,旱時可以灌溉田地。為方便人們行路,熊兒又在南城門(今南大街與城南路交會處)外的河上修起一座石橋。人們為了紀念熊兒的功德,便將橋冠以他的名字,河也因橋得名,叫作熊兒河。因為諧音的緣故,後來熊兒河一度也被人稱作“熊兒河”。

污染治理

“龍鬚溝”

從二十世紀開始,大量的工業污水和生活垃圾注入,使河水腥臭、生物絕跡;洪水暴發時,則河石轟鳴、驚濤裂岸,有機物、懸浮物及其他污染物比比皆是。一到夏天,熊耳河裡面就漂浮著菜葉、塑膠袋和樹葉,甚至還有一些人們的生活用品等。黑乎乎的河水,到處都是雜草叢生。走近河邊,看到有許多蚊子和蒼蠅在飛舞,聞到臭哄哄的氣味。市民尤其沿河居民叫苦連天。晴天臭氣熏天,下雨臭水橫流,熊耳河成為鄭州地區污染最嚴重的河流,也成為淮河流域污染最嚴重的支流之一。熊耳河也因此得名“龍鬚溝”。
被污染的熊耳河被污染的熊耳河

休閒勝地

2001年,鄭州市政府開始大力治理熊耳河污染,按“功能上的綜合性、生態上的科學性、配置上的藝術性、風格上的地方性,建好3個景區、建好12個景點”之總體目標,克服重重困難,對熊耳河予以根治,熊耳河已經徹底改變了面貌,成為鄭州的休閒勝地。
“奇岸奇坡藏奇燈,麗鳥麗草和麗鳳,慧橋慧水潤慧柳,金歌金月伴金鐘。”已成為熊耳河風景最生動的寫照。錯落有致的灌木叢一簇族,變換著綠、黃、紅等不同顏色的新衣裳。隨處可見的健身廣場,有老年人在那裡抖動空竹、扭秧歌,有年輕人在那裡打羽毛球、跳健美操,舞動著青春的旋律;可以說熊耳河徹底的煥發了青春,充分發揮河道防洪、除澇、環保等綜合效益,並將長久地造福兩岸百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