熇

一種烹飪方法 [simmer]。用微火使魚、肉等菜的湯汁變濃或耗乾。

基本介紹

詳細釋義,古籍解釋,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注,康熙字典,熇大蝦,

詳細釋義

〈形〉
火勢猛烈 [ragging flames]。如:熇熇(火勢旺盛的樣子);熇赫(熾盛)
kào
<動>
烘烤 [toast]。如:熇焚(枯焦);熇燥(乾燥)
另見hè
多用於名字之中 小熇宇 李章熇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火熱也。從火高聲。《詩》曰:“多將熇熇。”火屋切〖注〗臣鉉等曰:高非聲,當從嗃省。

說文解字注

(熇)火也。大雅板傳曰。熇熇然熾盛也。易。家人嗃嗃。鄭雲。苦之意。是嗃卽熇字也。釋文曰。劉作熇熇。從火。高聲。火屋切。古音在二部。詩曰。多將熇熇。

康熙字典

《廣韻》火酷切《集韻》《韻會》呼酷切,音臛。《說文》火熱也。《玉篇》熾也,燒也。《廣韻》熱貌。《詩·大雅》多將熇熇,不可救藥。《傳》熇熇然,熾盛也。《疏》熇熇,是氣熱之盛,故為熾盛也。
又《唐韻》火屋切《集韻》《韻會》《正韻》呼木切,音。義同。《韻會》或作歊。
又《廣韻》呵各切《集韻》《韻會》《正韻》黑各切,音郝。與謞同。《爾雅·釋訓》謞謞,崇讒慝也。《疏》引《詩》多將熇熇,多行慘毒之惡。謞熇音義同。《釋文》謞虛各切。
又《集韻》虛嬌切,音囂。炎氣也。或作喬。
又虛交切,音虓。本作灱。暴也。詳灱字注。
又《集韻》《類篇》苦浩切,音考。《集韻》本作燺。燥也。詳燺字注。
又口到切,音犒。煏也。或作焅。詳焅字注。

熇大蝦

熇:一種烹飪方法 [simmer]。用微火使魚、肉等菜的湯汁變濃或耗乾
主料:淨大蝦500克
輔料:薑片2克,大油50克,料酒30克,鹽2克,味素7克,醋25克,白糖40克,湯適量。
製作:
1)、把蝦從中間一切兩開;
2)、坐鍋放油、姜,蝦用油煎後,烹料酒,加湯、鹽、糖、味素、醋,用手勺輕砸蝦頭,出紅油,火靠熟透,汁發粘紅亮,轉鍋翻個,打明油,出鍋即成。 操作關鍵: 找好口,掌握好火靠的時間。蝦不新鮮,可少加點食用紅色素,但不可多加。
用料: 鮮對蝦750克,蔥段15克,薑片10克,清湯100克,味素5克,
熟豬油25克,白糖50克,精鹽3克,料酒4克,香油2克。
烹飪方法:炒鍋內加熟豬油中火燒至六成熟時,將蔥段薑片下鍋炒出香味後
加入對蝦,加入料酒雞湯精鹽白糖,用旺火燒開後用小火煨,湯
汁變濃後撿出蔥姜,淋上香油即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