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迴避型依戀

焦慮—迴避型依戀是愛因斯沃斯通過“陌生情境法”對兒童依戀類型所做出的分類之一。這類型的兒童依賴性並不高,對其主要監護人,或者說與可能和其構成依賴關係的另一個體並不產生高度的情感體驗,但這很有可能是兒童迴避行為反應的一種表現,其內心很有可能有依賴的需要和傾向,這類兒童約占20%。如母親離開或回來他都無所謂,沒有明顯的情緒波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焦慮-迴避型依戀
  • 外文名:Anxious-avoidant Attachment
  • 套用學科:心理學
  • 套用範文:發展心理學
簡介,起源及發展,

簡介

美國心理學家艾恩斯沃斯( M.Ainsworth) 創設的“陌生情境”法,通過觀察和分析嬰兒在陌生情境中的行為表現,將嬰兒的依戀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安全型依戀,二是迴避型依戀,三是反抗型依戀。Main等人在以後的研究中又發現一種新的依戀類型——混亂型。後三種都是不安全依戀型。

起源及發展

依戀理論自20 世紀60 年代由鮑爾比( J.Bowlby)提出之後,已成為當前研究兒童社會性和個性發展領域的主導理論之一。依戀是指兒童尋求並企圖保持與另一個人親密的身體聯繫的傾向。它起源於嬰兒的生理性需求與初級社會性交往的需要。兒童依戀的主要對象是母親、其他撫養者或與兒童聯繫密切的人。研究表明,嬰兒在6~18 個月時,普遍能和母親形成依戀,但依戀的性質有所不同:安全型依戀的兒童通常把所依戀人當作探索外部世界的基點,對依戀人有較強的信任感;而不安全型由於對依戀人沒有足夠的信心,外在表現較為偏激、複雜、混亂、不合時宜。一些研究發現,不安全依戀者多在學前期、學齡期出現退縮、敵意、攻擊行為及成人期的婚姻質量低、藥物濫用等。所以不安全依戀兒童應得到更多的關注,幫助他們改變依戀模式,從而得到更健康的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