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通信鏈路中的現代通信技術

無線通信鏈路中的現代通信技術

《無線通信鏈路中的現代通信技術》是2010年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志國。

基本介紹

  • 書名:無線通信鏈路中的現代通信技術
  • 作者:孫志國
  •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11月1日
  • ISBN:9787121121289
  • 開本:16開
  • 定價:49.00元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無線通信鏈路中的現代通信技術》以現代通信系統/網路為背景,從物理層的技術層面,系統地介紹現代通信系統的關鍵技術。其內容包括3個方面:物理信道、基本的物理層適應技術和高級的物理層適應技術。基本的物理層適應技術主要介紹較為成熟的現代通信技術,包括信道編碼技術、數字調製技術、擴頻通信技術、分集接收和均衡技術。高級的物理層適應技術主要介紹高速率、寬頻帶多媒體業務和未來移動通信系統中的物理層適應技術,包括0FDM及其關鍵技術、MIMO及其關鍵技術。
《無線通信鏈路中的現代通信技術》可作為通信與信息系統及其相關專業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在相關領域內的科研人員參考。

圖書目錄

第1章 數字無線通信鏈路
1.1 通信網路和通信鏈路
1.1.1 未來的通信網路
1.1.2 移動通信網路
1.1.3 通信網路和通信鏈路
1.1.4 本書的敘述主線
1.2 數字移動通信鏈路的功能需求
1.2.1 信道傳輸特徵的動態性
1.2.2 信道傳輸特徵的適應
1.2.3 數字移動通信鏈路的功能
1.3 數字無線通信鏈路
1.3.1 無線數字通信鏈路模型
1.3.2 映射過程和歸類過程
1.4 數字通信鏈路的性能評價指標
1.4.1 數位訊號的功率密度譜和頻寬
1.4.2 數字通信可靠性的評價
1.4.3數字通信有效性的評價
1.5 移動通信技術的概述和展望
1.5.1 蜂窩移動通信系統概述
1.5.2 通信技術的發展目標及趨勢
1.6 本章小結
第2章 信道編解碼技術
2.1 信道編解碼技術概述.
2.1.1 數字通信鏈路的編碼技術
2.1.2 數字通信系統的差錯控制技術
2.1.3 信道編解碼技術的提出
2.1.4 信道編解碼技術的性能度量
2.1.5 信道編碼技術的改進
2.2 卷積編解碼技術
2.2.1 卷積編碼技術
2.2.2 卷積編碼的維特比解碼算法
2.2.3 卷積編解碼的技術性能
2.3 Turbo編解碼技術
2.3.1 Turbo碼的提出
2.3.2 Turbo編碼原理
2.3.3 Turbo解碼原理
2.3.4 Turbo編解碼的技術性能
2.4 LDPC編解碼技術
2.4.1 LDPC編碼原理
2.4.2 LDPC解碼原理
2.5 本章小結
第3章 直接序列擴頻技術
3.1 直接序列擴頻技術
3.1.1 擴頻通信技術概述
3.1.2 直擴通信技術及其特性分析
3.2 高效直擴體制
3.2.1 高效直擴體制的提出
3.2.2 軟擴頻通信技術
3.2.3 並行組合擴頻通信技術
3.2.4 並行多用戶擴頻通信技術
3.2.5 高效擴頻通信體制的對比
3.3 偽隨機序列
3.3.1 偽隨機序列概述
3.3.2 互補序列
3.3.3 複合序列
3.3.4 正交可變擴頻因子碼
3.4 多址干擾抑制技術
3.4.1 多址干擾及其抑制思路
3.4.2 多用戶檢測概述
3.4.3 線性多用戶檢測
3.4.4 干擾抵消檢測
3.5 多徑干擾抑制技術
3.5.1 直擴通信系統中的多徑干擾
3.5.2 多徑干擾抑制的技術思路
3.6 窄帶干擾抑制技術
3.6.1 基於時域預測的窄帶干擾抑制
3.6.2 基於變換域限波的窄帶干擾抑制
3.7 寬頻干擾抑制技術
3.7.1 線性掃頻干擾
3.7.2 分數傅立葉變換技術
3.7.3 基於分數傅立葉變換的線性調頻干擾抑制
3.8 直擴信號檢測技術
3.8.1 直擴信號檢測的必要性
3.8.2 循環平穩信號和循環平穩特徵
3.8.3 直擴信號的循環相關特徵
3.9 本章小結
第4章 數字基帶調製解調技術
4.1 數字調製解調技術概述
4.2 高斯白噪聲條件下的最佳數字基帶通信鏈路
4.2.1 數字基帶通信鏈路
4.2.2 最佳接收濾波
4.2.3 最大似然檢測
4.2.4.最佳差錯性能
4.3 碼問干擾條件下的最佳數字通信鏈路
4.3.1 碼間干擾的生成機理
4.3.2 碼間干擾對差錯性能的影響
4.3.3 無碼間干擾的數字基帶鏈路傳輸特徵
4.3.4 無碼間干擾的脈衝成型技術
4.3.5 無碼間干擾的數字基帶通信鏈路模型
4.4 脈衝超寬頻通信系統的波形成型技術
4.4.1 超寬頻通信技術概述
4.4.2 超寬頻脈衝成型技術
4.5 本章小結
第5章 數字單載波帶通調製解調技術
5.1 數字帶通調製解調技術概述
5.1.1 數字帶通調製的定義和分類
5.1.2 單頻已調信號的表示方式
5.1.3 帶通解調的歐氏空間模型
5.1.4 高斯白噪聲條件下的最佳解調模型
5.1.5 帶通調製技術的頻帶利用率
5.2 多進制鍵控技術
5.2.1 2FSK與MFSK
5.2.2 2ASK與MASK
5.2.3 2PSK和MPSK
5.2.4 MASK和MPSK
5.2.5 二進制鍵控和多進制鍵控
5.3 聯合鍵控技術
5.3.1 聯合鍵控技術的提出
5.3.2 QAM的基本原理
5.3.3 QAM調製的最小歐氏距離
5.3.4 QAM的星座調製模式
5.3.5 QAM調製的抗噪性能
5.4.相移鍵控技術
5.4.1 相移鍵控技術的改進思路
5.4.2 OQPSK調製技術
5.4 3rr/4.DQPSK調製技術
5.4.4 3rr/8.8 PSK調製技術
5.5 移頻鍵控技術
5.5.1 快速頻率鍵控
5.5.2 連續相位頻率鍵控
5.5.3 最小移頻鍵控
5.5.4 高斯最小移頻鍵控
5.5.5 正弦移頻鍵控
5.5.6 平滑調頻技術
5.6 本章小結
第6章 變換域通信技術
6.1 變換域通信技術的提出
6.2 變換域通信的基本原理
6.3 變換域通信的關鍵技術
6.3.1 信道估計
6.3.2 幅度譜估計
6.3.3 隨機相位生成
6.3.4 基函式生成
6.3.5 數據調製
6.3.6 解調技術
6.3.7 捕獲與檢測技術
6.4 變換域通信的技術性能
6.4.1 抑制高斯白噪聲性能分析
6.4.2 抗干擾性能分析
6.5 DCS需解決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6.5.1 收發端電磁頻譜不一致性及其抑制方案
6.5.2 TDCS的峰平比抑制技術
6.6 本章小結
第7章 正交頻分復用調製技術
7.1 OFDM的提出
7.1.1 數字通信系統中的碼間干擾
7.1.2 MC的提出
7.1.3 OFDM的提出
……
第8章 衰落信息適應技術
第9章 多輸入多輸出技術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