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核養珠

無核養珠non nucleus cultured pearl:早期的養珠都要先植入用貝殼製成的珠母核,使貝類分泌的珍珠層圍繞其生長。近代首先是在日本,人們利用琵琶湖中的淡水碟貝(Hyriopsis schlegeli),植入采自其他貝類的外套膜切塊,生產出無核的養珠(約需三年時間)。由於放入外套膜切塊的形狀會在某種程度上影響養珠的形狀,所以早期的無核養珠常是奇形怪狀的,或饅頭狀的。現則已有較好形狀的,如橢圓形或圓形的無核養珠。這種無核養珠因無核(植入的外套膜是一種肌肉組織,在珍珠生長過程中會被吸收掉,所以無核),顆粒相對較小,一般平均大小約6 mm×3mm,色鮮白。1974年我國成功地培育出無核養珠,現已發展成為世界最大的無核養珠生產國,僅浙江省一地年產珍珠就達200 t。目前的淡水養珠多屬無核珠。不過我國現已有淡水有核珠的生產,而澳大利亞則試養成功無核海水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