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弧麗金龜(無斑弧麗金龜)

棉花弧麗金龜

無斑弧麗金龜一般指本詞條

棉花弧麗金龜Popillia mutans Newman又名無斑弧麗金龜、藍紫金龜、黑綠金龜,屬鞘翅目麗金龜科。1年發生1代,以幼蟲在土下越冬,翌年5~9月成蟲羽化出土。成蟲體長9~14毫米,寬6~8毫米;末齡幼蟲體長24~26毫米。為害月季、紫藤、葡萄、紫薇、大麗花、金盞菊、蜀葵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棉花弧麗金龜
  • 外文名:Popillia mutansNewman
  • :昆蟲綱
  • :鞘翅目
  • 亞目:多食亞目
  • 總科:金龜總科
  • :金龜科
  • 亞科:麗金龜亞科
  • :弧麗金龜屬
  • :棉花弧麗金龜
簡介,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為害,分布與寄主,

簡介

棉花弧麗金龜Popillia mutans Newman又名無斑弧麗金龜、藍紫金龜、黑綠金龜,屬鞘翅目麗金龜科。廣布全國各地。成蟲群集咀食為害楊、柳、榆、海棠、梅、桃、楊梅、柏、松、月季、櫻花、女貞、楓、槐、薔薇、梓、椿、樟、櫟、桉樹、茶等數十種林木和果樹,被害林木葉片殘缺不堪,只留枝條,影響樹體的生長發育。成蟲善於飛翔,在一處為害後,便飛往別處為害,成蟲有假死性和趨光性。其發生量雖不如小青花金龜多,但為害期長,個別地區發生量大,有潛在危險。
棉花弧麗金龜
棉花弧麗金龜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9~14mm,橢圓形,藍黑色,具紫綠色金屬光澤。頭頂密布粗刻點。觸角9節,雄蟲觸角鰓片部較雌蟲長。前胸背板弧拱眀顯,側緣強度弧擴。小盾片短闊三角形,疏布刻點。鞘翅背面具6條粗刻點溝,第2條短,後端略超過中點。足黑色、粗壯,中足、後足脛節中部強度膨擴。
卵:球形,白色。
幼蟲:蠐螬型。老熟幼蟲體長24~28mm,乳白色,肥大。臀節腹面復毛區有2列縱向的刺毛。蛹:黃褐色。

生活習性

一年發生1代,以幼蟲在深土中越冬。翌年4月幼蟲開始活動,取食腐殖質或植物細根。5月開始化蛹,7月至8月為成蟲發生盛期。成蟲白天活動喜食寄主的花器和嫩葉。10月後幼蟲陸續向深土層移動並越冬。

為害

主要危害作物:棉花、玉米、高粱、大豆、月季、黑梅、玫瑰、芍藥、合歡、板栗、蘋果、獼猴桃等。

分布與寄主

(1)分布:上海崇明、浦東,及遼寧、山西、甘肅、陝西、河南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四川、台灣等地。
(2)寄主:成蟲喜食葡萄、楊和農作物嫩葉和花器。鑑別特徵成蟲體長9-14毫米,寬6-8毫米。橢圓形,體色墨綠、藍、藍黑,有紫色光澤。前胸背板隆拱,鞘翅背面有6條粗刻點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