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性族

無性族

“無性族”,在性不僅是人生至樂而且是人類繁衍手段的整體氛圍中,悄悄地出現了一批少數派,他們正在顛覆傳統觀念,他們所標榜的是無性生活。他們把字母“A” (無性的,asexual一詞的首字母)作為自己的符號,而變形蟲(一種無性繁殖的單細胞動物)和獨角獸(西方神話中貞潔的象徵)則是他們的精神象徵物。由於無性族的性取向不同於已知的同、異、雙性戀,無性族也被稱為第四性取向。無性族們捍衛自己的無性生活權利,並視之為正常生活。這些人已經形成自己的活動圈子,私下裡尋找同道中人。在他們看來,沒有性的生活不等於沒有感情。現在,他們的觀點已經得到了某些科學家的支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無性族
  • 外文名:asexual
  • 成因:面臨的壓力過大
  • 特點:不進行性生活
現象,成因,分類,觀點,反應,評價,案例分析,

現象

英國婚姻性生活健康方面的慈善組織“關係”,發表的一份報告中說,身體健康、沒有性功能障礙,但對性生活失去興趣而前來尋求幫助的英國男性數量猛增了40%。“他們坦言自己做愛沒問題,就是不想做。”該機構負責人彼得·貝爾說。“英國男人對性生活失去興趣,歸根結底還是工作和經濟壓力太大。”英國諮詢輔導和心理療法協會主席凱里·庫珀認為,面對眼下遙遙無期的金融危機,英國男性的工作時間已經從傳統的朝九晚五變成了極度逾時,性自然成了奢侈品。
英國埃塞克斯大學社會與經濟研究所進行的調查也顯示,金融風暴打擊了不少英國夫妻的性生活,因性不和諧而離婚的人數翻了一番。“英國每10對夫妻中,就有4對離婚了,而在這4對中,至少有一對是因為‘無性’。”

成因

日本早稻田大學女性性健康中心的專家指出,日本人在經濟危機中面臨的壓力很大,壓力會使體內激素水平發生變化,導致一種化學反應,讓催生性慾睪丸激素“罷工”。“如果性生活中斷了,人會易怒,從而更排斥親密接觸。要不了多久,性慾就會徹底消失。”
針對經濟危機下現代人降低婚姻性愛最終導致“無性族”增多,著名性學專家李銀河也曾指出:生活節奏和工作壓力的增強,一定程度上使得性的問題越來越多,也使得婚姻中“無性”現象呈現上升趨勢。另一方面,這些問題也許過去就一直存在,只不過人們才敢大膽披露和面對,所以看起來也增多了。
現代性科學研究表明,性行為在本質上是綜合了生理、心理和社會因素的現象。不過,性慾又是一個模糊概念,無性生活到底健康不健康,仍很難解釋。性觀念越是開放的社會,人們的性慾就變得越弱。這裡面除了壓抑機製得到解除之外,也包括性愛的“泛化”:人們對性與愛的內涵理解較從前更寬泛了,另外,愉情悅性的花樣也越來越多了。

分類

“無性族”一般有三種類型。一部分“無性族”因為疾病原因失去了健康的性慾,他們“想做卻不能做”,另一部分是只追求精神上依戀和滿足的“柏拉圖式戀愛”的人。在經濟危機背景下,新增的“無性族”則多為因工作壓力大、睡眠時間緊張導致性慾降低甚至喪失性需求的上班族。後兩者通常是“可以做卻不想做”。

觀點

“無性族”在網上專門開闢了一個論壇,讓世人傾聽他們的聲音。22歲的戴維·傑伊是個土生土長的美國密蘇里州人,2001年建立了一個面向無性族的網站。該網站在全球已擁有1200多名註冊會員。
除了宣揚他們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外,“無性族”還有一個線上商店,提供各種與無性思想有關的商品,希望以此喚醒人們的意識。他們在網站上大聲呼喊:“女人不能讓我產生快感,男人也不行!”他們甚至在T恤上也印著口號:“我是無性族,我的愛人也是!”
專家指出,對於“無性”這一概念還沒有非常準確的定義,但是她同時認為,人們應該關注這一現象的出現。雖然對於無性生活是否健康這一問題仍沒有科學依據,但無論是無性族,還是相關研究人員都同意這樣的觀點:這一現象有其產生的道理。無性問題還沒有引起科學界的足夠重視,藥品行業關心的只是那些需要性卻又無法得到滿足的人群。性遺傳學也只是為了弄清楚同性戀的生物學之謎。歷史學家赫拉·庫克分析說,無性現象需要深入研究,當性沒有被用作汽車、洗衣機等各種商品的促銷工具的時候,“無性一族”並沒有感到太多的不適應。沒有性要求的男人也不會有什麼壓力,除非他妻子要求他生孩子。但情況不一樣了,性成了現代人生活中的重要內容,那些沒有任何性要求的人突然發覺自己“落伍”了,於是壓力大增。一些科學家指出,越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科學界越是應該加大對無性現象的研究,全社會也應該正確地看待這一現象,不要讓“無性一族”感到他們受到歧視。
廣東省性學會副會長朱嘉銘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不論是由心理上還是生理上原因導致的無性族,他們同樣也需要找到一個從生活中互相關懷、取長補短的伴侶,也有權利體驗家庭的幸福,這是個人自由。可明確的是,無性婚姻,對社會並沒有不好的影響,因此,人們應該對此應尊重和寬容而不是避諱。他還建議,廣州的婚介所等機構應從服務社會的角度出發,公開地開展這方面的服務,讓更多的無性族得到美滿的無性婚姻,才會讓社會更和諧。
多年從事性醫學研究治療的張濱博士認為,“無性婚姻”這個看上去比較時髦的說法包含了多種社會關係。無性婚姻的一種定義是指夫妻雙方沒有身體健康方面的因素,或者不是因為兩地分居,造成三個月以上沒有性生活,廣義的無性婚姻則包括除了器質性生理、外界條件障礙以外、夫妻雙方3個月以上沒有性生活。他指出,夫妻雙方主動選擇無性生活這一現象是極為少見的,兩人如果存在感情基礎,有健康的生理條件而又不願意過性生活,完全可以不選擇婚姻;除非雙方存在非常態的結婚動機,否則選擇同居的方式反而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財產等糾紛。張博士認為,大部分的無性婚姻是出於無奈的被動選擇。除了客觀的生理障礙外,“心病”其實是大多數無性婚姻的主因,如果夫妻有一方提出積極的性需求,令一方表現得比較被動,通常可以通過治療破除障礙;但如果另一方完全沒有性需求,這樣的無性婚姻不如以離婚結束。

反應

無性族們認為,問題在於,選擇無性生活的人在這個社會上已經沒有了立錐之地,他們必須隱藏自己的身份,就好像從前的同性戀一樣。無性族說:“他們必須隱藏自己,因為我們身處一個對正常性取向高度崇尚的社會中。大家可以構想一下,如果你的周圍有這樣一個人,他(她)不喜歡過性生活,但在這方面他(她)又不存在任何障礙,你會怎樣看待這個人呢?實際上,他們很難找到傾訴的對象。”

評價

為何有人選擇無性生活?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一些人僅僅是因為沒有那么旺盛的性衝動;另一些人對性衝動的尺度把握得非常恰當,但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對他們產生不了吸引力,於是乾脆選擇了無性生活;有的是出於對性解放和性革命鼓吹的放縱生活的反動,想回歸柏拉圖式的精神戀愛;還有很多人是出於對性病和愛滋病的恐懼,既然很多人無法保證伴侶之外不再和他人發生性關係,既然無法保證對方是絕對安全的,那么他們索性選擇放棄性。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三一學院的心理學家伊莉莎白·阿博特,在1999年發表了她的著作《獨身史》。隨後,她便收到無數人發來的信件向她指出,僧侶們過著無性的生活,不是他們不能,而是因為他們不想。這恐怕是人們首次接觸無性生活這一概念。
無性族的象徵意義遠不及同性戀革命來得強烈,所以雖然它可能會激發人們的好奇心,但不會遭到抨擊和鄙棄。這也許意味著,世界終有一天將敞開胸懷,接納無性生活。
有專家稱,無性是多種生存狀態之一;有專家稱,根據自身經歷,選擇無性狀態可以起到心理調節作用,但是長久禁慾對健康不利。和中國專家的觀點不同,外國的專家稱,世界上本身就存在不需要性的人。據北京科技報報導,有一些人是只有感情,沒有性慾的人,這種人沒有心理疾病,而是像同性戀一樣特殊的人群。美國人大衛·傑伊創辦了一家名為“無性分析與教育”的網站,通過問卷調查。大衛發現約占1%的人同意下列選項:“我從未感覺到任何人對我有性吸引力”。他的研究結果於2004年發表在《性研究》雜誌上,《新科學家》雜誌也對此進行了報導。澳大利亞關於人類的研究得出了同樣的數據。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研究人員朱麗葉·里克特表示,在20000名被調查者中,6%的人宣稱他們從未與他人發生過性關係。其中一半是在20歲以下,以後有可能發生性行為。而另外3%的人從來沒有過性行為,這個數字可能偏低,因為被調查者中有2%的人拒絕回答這個問題。“無性一族”包括禁慾的人和無法建立性關係的人,同時也包括那些不願隨便過性生活的人。但是無性群體也包括那些本身不需要性的人。然而,現實中卻有不少已婚人士,身體健康,也有欲望,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不得不過著無性的生活。

案例分析

現代快報2005年3月報導,一男子不滿意父母包辦婚姻,拒絕和妻子過性生活直到離婚。張女士和老公領結婚證5個月了,夫妻生活也有名無實。她一直覺得老公的行蹤很神秘,經常外出且以涉及隱私為由拒絕說去了什麼地方。最讓她想不通的是,5個月來,老公從不碰她。“他對我的解釋是,跟我結婚主要是出於父母的安排,在沒有完全接受我的情況下他不會碰我,在他看來不碰我是為了保護我。為這些,我們不知吵過多少架,我甚至為他自殺過。”這樣煎熬了幾個月,最後張女士提出離婚。離婚後不久,有人告訴她,她的前夫要結婚了,新娘是他以前的女友。經過她多方打聽,才知道丈夫以前和女友很要好,但是遭到他的父母堅決反對。他父母認為張女士更適合兒子,所以極力撮合。丈夫和張女士結婚完全是為了證明父母的安排是錯誤的,所以婚後一直不和張女士洞房。這個男士,還真有點“脾氣”,因為賭氣結婚,然後用事實證明父母的錯誤。最後總算“有情人終成眷屬”,但是張女士怎么辦?被一個不愛自己的人利用,在無愛的婚姻中煎熬了幾個月,最後離婚。這段短暫的婚姻是無性婚姻,但當事人卻不是真正的無性族。據南京晨報報導,一對夫婦結婚19個月去沒有性生活,丈夫很鬱悶。妻子周女士,對丈夫頻頻提出分手不理解,就來南京做心理諮詢。他們兩口子結婚19個月了,居然沒有性生活。仔細詢問才得知,周女士是“性盲”,根本不知道性生活是什麼東西。從新婚之夜起,周女士跟丈夫睡覺從未脫過內衣,最親密的接觸就是抱一抱,連嘴都沒親過。
“契約婚姻”
沒有性生活,對健康無害嗎?科學研究仍在摸索的時候,世界上已經出現了滿足於“無性生活”的新群體,他們堅信這是健康的國際先驅導報文章在以性取向來判斷一個人是否正常的社會裡,在性不僅是人生至樂而且是人類繁衍手段的整體氛圍中,悄悄地出現了一批少數派,他們正在顛覆傳統觀念,他們所標榜的是無性生活。
他們自稱“無性族”,並把字母“A”(無性的,asexual一詞的首字母)作為自己的符號,而變形蟲(一種無性繁殖的單細胞動物)和獨角獸(西方神話中貞潔的象徵)則是他們的精神象徵物。他們捍衛自己的無性生活權利,並視之為正常生活。這些人已經形成自己的活動圈子,私下裡尋找同道中人。在他們看來,沒有性的生活不等於沒有感情。他們的觀點已經得到了某些科學家的支持。
沒有性的性生活
曾經有一種流行說法——“男人每六秒鐘想到一次性”,也有過這樣一副漫畫——男人大腦里寫滿了“性”這個字眼。雖然只是玩笑,但從某種程度上說,性無處不在,它在人的生活中的確占據著重要位置。性衝動甚至被部分人認為是推動人類文明的最強大動力。但是,並不是性對所有人都是這樣重要。
專家觀點
專家指出,有相當一部分人對性沒有絲毫興趣。人們一開始認為這部分人只占人口比例的很少部分,可以忽略不計。但實際上,他們為數眾多。
在分析了英國一份針對1.8萬人進行的性習慣調查後,加拿大安大略省布羅克大學的心理學家安東尼·博蓋爾特發現,有1%的人同意這樣的觀點:在性方面,我對任何人都沒興趣。《新科學家》雜誌也報導了世界上出現的“無性族現象”,並預測有朝一日他們將在全球推行“沒有性的性生活”概念。
“ 無性族在自己的父母和親朋面前大膽表露自己的觀點,宣揚無性生活像選擇雙性戀或同性戀的人一樣,是一種健康的性取向”,《新科學家》記者西爾維婭·韋斯特法爾指出,“他們實際上是在向世人宣布,他們在性方面不是有缺陷的人,更不是性無能。他們有著健康的性選擇,而且不應被別人所忽視”。
研究人員通過對無性族的調查逐步發現,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很難理解的是,這些人並沒有過性生活的願望,而且無性生活對他們不會造成任何影響。儘管有些人(大多為單身)將自己的無性生活觀念發展到及至,他們甚至不能將身體靠近任何人。但也有一大部分人過著非常積極充實的社會生活,他們也談論愛情,並且認為他們與伴侶之間沒有性的愛情是最堅不可摧的,是沒有任何條件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