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性戀

無性戀

無性戀(Asexuality,也稱為nonsexuality),是指一些不具有性慾望或者宣稱自己沒有性取向的人,即不會對男性或女性任一性別表現出性慾望,即缺乏性衝動。2004年發表的研究結果提及無性戀占人口的1%。不過無性戀是否是一種性取向到目前為止都還有爭議。

無性戀者有別于禁欲者和獨身主義者,一般沒有宗教信仰的因素。他們對男性和女性都不會產生與之發生關係的欲望,但會因自己的性別或日常經歷而對某一性別多出一些好感。一些無性戀者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如希望找個伴侶或渴望擁有孩子而與別人發生性行為,儘管他們缺乏性慾和性吸引力。

到了21世紀,無性戀開始被更多科學家承認是一種性取向並進行研究,開始有一系列的從社會學和心理學的角度的研究對無性戀進行解釋。但仍然有一些人反對把無性戀作為一種性取向。隨著網路的普及,各種無性戀社區開始在網際網路和社交媒體上形成。其中最知名的是Asexual Visibility and Education Network(AVEN),成立於2001年。

2012年8月,加拿大布魯克大學的學者發現,無性戀者在世界人口中可占到1%的比例,總數大約有7000萬的人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無性戀
  • 外文名:Asexuality
  • 傾向人數:7000萬人左右
  • 別名:第四性
基本分類,理解誤區,具體表現,心理學觀點,相關文章,現象研究,小A生活,專家觀點,第四性,百分比,

基本分類

  1. 同性浪漫無性戀者
  2. 異性浪漫無性戀者
  3. 雙性浪漫無性戀者
  4. 無浪漫情節無性者
無性戀的說法僅僅是討論性,不對羅曼蒂克情緒(浪漫情節)限制,所以無性戀既可以有浪漫情節,也可以無浪漫情節。
無性戀者中有一部分是會愛上一個人的。因為無性戀是缺乏性趣,而不是缺乏愛。根據AVEN這部分人叫做,有浪漫情節無性者(romantic asexual)。
而有浪漫情節無性者根據對其產生愛的吸引的人的性別又可以分為
同性浪漫無性戀者(homoromantic asexual或者gay asexual 或者homo-asexual)
異性浪漫無性戀者(heteromantic asexual)
雙性浪漫無性戀者(biromantic asexual或者bi-asexual).
而不愛男人也不愛女人的無性者叫做無浪漫情節無性戀者(aromantic asexual)。這與獨身主義容易混淆,但本質不同,這是一種性取向而獨身主義是一種主觀選擇。
無性戀無性戀

理解誤區

無性戀與無愛者
很多人以為無性戀就是對同性和異性都不感興趣的人。
但無性戀的重點是討論性,不涉及愛情。
無性戀中不愛男人也不愛女人的這部分叫做無浪漫情節無性者。
而無愛者一是因為本身對愛情無興趣,二是因為種種原因,想愛,愛不上(就是愛無能)。
但這兩種都不代表他們沒有性驅力,所以不是無性戀。
所以只有無愛者中也無性渴望無性驅力的,才可以算是無性戀。
無性戀與柏拉圖
提到無性戀,人們很容易想到柏拉圖戀愛。柏拉圖戀愛是一種同性間的戀愛。古希臘人流行同性戀愛,哲學家們認為同性戀的過程更多地是靈交、神交,而非形交。柏拉圖戀愛只不過把關注點更多的放在精神交流上,但並不是完全排斥肉體關係。
無性戀與精神戀愛
相同點:精神戀愛者和無性戀者的共同點在於二者都把戀愛和性愛徹底分開,認為精神部分和肉體部分是分開的,不需要相伴相隨。
不同點:精神戀愛者大力提倡精神部分,認為精神追求高於一切,無性戀是無肉部分、兩者側重點不一樣。
精神戀愛者在精神上達到一定的契合後不排除有發生關係的欲望。即精神戀愛有“因愛而性但高於性”的特點。
無性戀與雙性戀
雙性戀:對兩種性別的人都會產生性吸引和愛情的性取向被稱為雙性戀。
很多人以為無性戀是不在乎性別,既會喜歡女人也會喜歡男人的戀愛叫無性戀,實際上這是雙性戀。這是把理解無性戀中的“性”理解錯了,這個性是性慾的性而不是性別的性。
無性戀與禁慾
禁慾:會被激起性慾但並不參與的叫做禁慾。
禁慾的原因很多,比如宗教。
禁慾是一種選擇,一種自製行為。只要你是有性戀,不管是同性戀還是異性戀,都可以選擇禁慾的生活。
而無性戀是一種取向。像同性戀和異性戀相對,無性戀的對立面是有性戀。
無性戀者即使選擇參與性活動,也仍然是無性戀。
無性戀與性功能障礙
社會上一部分人存在著生理上的問題,但由於他們本身對性無興趣,所以這種生理的缺陷並不會影響他們的生活。
但如果一個人因性的生理的缺陷而苦惱,則他就是一個在生理方面很不幸的有性戀者。
因為生理上無性,但心理上渴望的,也不是無性戀。
無性戀與獨身主義
獨身主義:推崇、信仰、堅持沒有家庭或不跟家屬一起生活。
由此看出獨身主義只是強調追求自由,不結婚,不願意和其他人生活在一起,但不排除進行性活動。
無性戀與性冷淡
性慾:渴望與另一個體發生性關係或肉體接觸的願望。
性冷淡是性慾比較弱的表現,不代表沒有性慾,部分性冷淡表現為有性慾,但性愛撫無反應或快感反應不足;無法達到高潮等症狀。且性冷淡可以通過醫學手段治療。
而無性戀是沒有性慾。並且改變無性戀性取向貌似就是很荒唐的事了。

具體表現

無性戀對於性並不恐懼,他們對於性所包涵的一切都看的和平常之物無二。他們對於性的渴望已經完全斷絕了。有的人結婚前指定要那種不要性愛的對象,不屬於心理疾病,和正常人吃飯一樣,唯一與常人不同的就是他們對於性本身就沒有渴望。
這種人是天生的,雖然冰山一角,但也並不是不存在。所以,請大部分因為有性戀是主流就以為自己就是完全正確的有性戀者不要強行去“糾正”一些無性戀的心裡觀念。請不要拿自己的標準去衡量任何一個群體,這樣是對他們的不尊重。

心理學觀點

在心理學中,不管一個人的性取向是什麼,都不是心理疾病的體現,當今社會,性取向的不同,也可能成為一個人個性特點的體現。
如今,無性戀在同性戀、異性戀、雙性戀之後被稱為第四性戀。大多數有性戀者認為只有植物才涉及到無性,然而,無性戀者卻宣稱自己的戀愛是這樣的:我可以愛你,但別指望我跟你上床;就算我跟你上床,那也不一定表示我愛你。如果我愛你,那並不是因為你是男人或是女人;如果我不愛你,那也不是因為你是男人或是女人——你可以是男人、女人或者都不是,我不在乎。因為我是無性戀。這就是無性戀者的行為心理。
現實生活中,有人看不起無性戀者,有人同情無性戀者,人人都想要得到理解和認可,相互理解吧!!相親相愛吧!!讓我們更快感受到充滿愛的世界。
一個人不想做愛,是在婚姻、同居關係中,會因為“不履行配偶義務”,被對方要求離婚、分手罷了,也就沒有“正不正確”、“出不出軌”的抉擇。

相關文章

關於無性戀
除了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這個世界上,還存在著“無性戀”(asexual)。
所謂無性戀,並不是身體有毛病,或是性別取向不確定,也不是害怕親密關係,簡單來說,就是“對性愛沒有興趣”。
紐約時報》2005年6月9日報導指出:無性戀者,在持續增加中……
“無性戀”的羅曼史
“大家都想試著改變我,”住在加拿大愛德蒙頓城,42歲的Cijay Morgan從事電話行銷工作,每當她宣稱自己是無性戀者,就會引來人們的發愣。“人們可以接受你不喜歡鄉村歌曲、洋蔥圈,或是不想學會吹口哨。但就是有人不肯相信,會有人對性沒有興趣!他們也不願意明白,這並不需要被‘矯正’什麼的”。
健談、外向、笑容滿面、擁有一大堆朋友,23歲的David Jay在舊金山非營利教育組織工作。19歲的他還在大學念書,創立了“無性戀宣傳教育社群”(Asexual Visibility and Education Network,簡稱AVEN)。讓大家覺得自己其實並不孤單。
David認為自己還是對“深度的親密關係”有興趣的,也想要養小孩(但不見得非要是自己生)。可是,他說:“我還沒有性生活,將來,很可能,也不會做吧”。
他知道很多無性戀者,也經常會受到別人的吸引,但那只是romantic情節,並不牽涉性。
21歲的巴爾的摩大學生Kate Goldfield曾經懷疑自己是女同性戀,“因為我對男的沒有性趣,”後來她發覺自己其實是無性戀,“因為我對女的也沒性趣”。
美國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心理學教授McCarthy寫過一本幫助夫妻生活的書《點燃慾火》(Rekindling Desire)。他認為:“不做愛,不見得就是無性戀,最好還是確認一下,追根究底,也許是跟‘害怕’有關”。
令人好奇的是,對於“無性戀者”的存在,為什麼史書上沒什麼記載?甚至,直到網路上開始討論這個話題,連性學專家,都沒有幾個人聽說或探討這一現象?
“他們或是已婚,或是維持一種沒有性生活的婚姻,或是不情願的做愛。”多倫多大學助理研究員Elizabeth Abbott寫了一本《獨身歷史》(A History of Celibacy)的書。但她認為無性戀不見得獨身,那根本是兩回事。

現象研究

到現在,無性問題還沒有引起科學界的足夠重視,醫學界關心的只是那些需要性卻又無法得到滿足的人群。性遺傳學也只是為了弄清楚同性戀的生物學之謎。歷史學家赫拉·庫克分析說,無性現象需要深入研究,當性沒有被用作汽車、洗衣機等各種商品的促銷工具的時候,“無性一族”並沒有感到太多的不適應,沒有性要求的男人也不會有什麼壓力,除非他妻子要求他生孩子。但現代人情況不一樣了,性成了他們生活中的重要內容,那些沒有任何性要求的人突然發覺自己“落伍”了,於是壓力大增。一些科學家指出,越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科學界越是應該加大對無性現象的研究,全社會也應該正確地看待這一現象,不要讓“無性一族”感到他們受到歧視。

小A生活

在以性取向來判斷一個人是否正常的社會裡,在性不僅是人生至樂而且是人類繁衍手段的整體氛圍中,悄悄地出現了一批少數派,他們正在顛覆傳統觀念,他們所標榜的是無性生活。他們自稱“無性族”,並把字母“A”(無性的,asexual一詞的首字母)作為自己的符號,而變形蟲(一種無性繁殖的單細胞動物)和獨角獸(西方神話中貞潔的象徵)則是他們的精神象徵物。 他們捍衛自己的無性生活權利,並視之為正常生活。這些人已經形成自己的活動圈子,私下裡尋找同道中人。在他們看來,沒有性的生活不等於沒有感情。
曾經有一種說法———“男人每六秒鐘想到一次性”。雖然只是玩笑,但從某種程度上說,性無處不在,它在人的生活中的確占據著重要位置。但是,並不是性對所有人都是這樣重要。專家指出,有相當一部分人對性沒有絲毫興趣。人們一開始認為這部分人只占人口比例的很少部分,可以忽略不計。但實際上,他們為數眾多。 在分析了英國一份針對1.8萬人進行的性習慣調查後,加拿大安大略省布羅克大學的心理學家安東尼·博蓋爾特撰文指出,有1%的人同意這樣的觀點:在性方面,我對任何人都沒興趣。 英國《新科學家》雜誌也報導了世界上出現的“無性族現象”,並預測有朝一日他們將在全球推行“沒有性的生活”概念。 研究人員通過對無性族的調查逐步發現,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很難理解的是,這些人並沒有過性生活的願望,而且無性生活對他們不會造成任何影響。儘管有些人(大多為單身)將自己的無性生活觀念發展到極致,但也有一大部分人過著非常積極充實的社會生活,他們也談論愛情,並且認為他們與伴侶之間的愛情與有沒有性是沒有任何關係的。
無性族”在網上專門開闢了一個論壇,讓世人傾聽他們的聲音。22歲的戴維·傑伊是個土生土長的美國密蘇里州人,2001年建立了一個面向無性族的網站。除了宣揚他們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外,“無性族”還有一個線上商店,提供各種與無性思想有關的商品,希望以此喚醒人們的意識。他們在網站上大聲呼喊:“女人不能對我產生性吸引力,男人也不行!”他們甚至在T恤上也印著口號:“我是無性族,我的愛人也是!”

專家觀點

第四性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三一學院的心理學家伊莉莎白·阿博特認為,擺在眼前的問題在於,選擇無性生活的人在現實中很難被理解,他們必須隱藏自己的身份,就好像從前的同性戀一樣。她說:“我們身處一個對異性性取向高度崇尚的社會中。大家可以構想一下,如果你的周圍有這樣一個人,他(她)不喜歡過性生活,但在這方面他(她)又不存在任何障礙,你會怎樣看待這個人呢?實際上,他們很難找到傾訴的對象。” 專家將這種現象稱為“第四性”。
博蓋爾特指出,目前對於“無性”這一概念還沒有準確定義,但是她同時認為,人們應該關注這一現象的出現。 雖然對於無性生活是否健康這一問題目前仍沒有科學依據,但無論是博蓋爾特,還是其他研究人員都同意這樣的觀點:這一現象有其產生的道理。無性族的象徵意義遠不及同性戀革命來得強烈,它可能會激發人們的好奇心。這也許意味著,世界終有一天將敞開胸懷,接納無性戀。

百分比

美國《醫藥日報》有過報導,加拿大布魯克大學副教授博蓋特的最新研究結果表明,無性戀者在世界人口中可占到1%的比例,全球約有7000萬人為“無性戀”者,即他們對異性和同性都沒與之發生性關係的欲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