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資產估值:如何發現企業價值窪地

無形資產估值:如何發現企業價值窪地

通過閱讀本書,你將會分辨出估值技巧和價值創造之間的差異;你將會懂得如何甄別最常見的那些影響價格倍數的相關風險,以及如何在下述問題上獲取專家的真知灼見:

如何超越技術方式和按費提供服務的心態,在一個目標明確且合作性很強的人脈關係和上下拓展的框架下,進行企業的運作

企業評估師——送給老闆們一個專業建議:如何找到一個優秀的企業評估師、以及如何規避忽略這個關鍵角色的重要性所帶來的陷阱

戰略和文化在下述問題上所起的作用:公司治理;一個衡量並掌握公司治理對價值影響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那些關鍵顧問和利益相關者能夠演化成價值創造的贏家和守護神的健康之法

那些受人力資本和財務資本巨大影響且難於衡量的頂級風險(和機會)

總之,本書是一本必須置於手邊的參考指南,它不僅可以用來確保諮詢顧問及其企業客戶分享相關的願景,而且,在設法助力家族企業成功並把流動財富轉化為傳承遺產的過程中,為客戶做出可衡量的貢獻。

基本介紹

  • 書名:無形資產估值:如何發現企業價值窪地
  • 作者:[美]卡爾 L. 希勒(Carl L. Sheeler)
  • 原版名稱:Equity Value Enhancement: A Tool to Leverage Human and Financial Capital While Managing Risk
  • 譯者:李必龍 羅軍 李羿
  • ISBN:978-7-111-56838-4
  • 頁數:388
  • 定價:75.00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06
  • 開本:16開
目錄,譯者序,獻詞,作者簡介,

目錄

讚譽
譯者序
作者簡介
獻詞
序言
前言
致謝
第1章 價值ABC 1
資本與風險 5
解讀資產 7
彌補空隙 9
第2章 聚焦可託付的顧問 11
最好的路徑 19
質疑自己 21
把它帶到一個更高水平 23
第3章 聚焦企業老闆 27
顧問的角色 32
不良建議的成本 34
善用知識的價值 35
雇用最好的顧問 36
實用的審核建議 38
規模和範圍的考量 39
設定預期 41
第4章 相關方眼中的風險 52
無經驗企業評估師視角 54
註冊會計師視角 55
律師視角 58
投行人士、企業經紀人、企業中介視角 60
商業銀行人士視角 62
保險專業人士視角 63
理財經理、財務顧問、信託專員視角 64
風險和收益的調研 68
經濟師視角 70
MBA、PhD、CFA視角 71
老闆、家族視角 73
家族企業顧問視角 80
職員、供應商視角 81
客戶視角 85
第5章 公司治理的作用 92
公司治理 94
關注文化 96
關於董事會、治理和戰略 97
良好的董事會治理和戰略創造價值 99
戰略和權益價值 102
家族和諧與家族傳統:公司治理的推手 106
董事會的戰略方向和責任 107
董事會結構及其成員性格 108
治理和風險管理 110
定性價值指標 112
實施控制 113
秘密武器 115
治理的評估方法 117
有關治理的總結 119
第6章 關係的作用 120
客戶關係 126
顧問關係 128
商業銀行人士 130
投資銀行人士 131
保險代理人 132
理財顧問 135
董事會董事 136
有關“免費”顧問的底線 137
會計師 137
律師 141
兼職財務總監 143
家族關係 144
股東關係 145
供應商關係 145
社區的、立法的、慈善的關係 146
第7章 風險的作用:財務和法律風險 148
通常忽略的風險 155
最後的思考 191
第8章 風險的作用:與經營相關的風險 194
第9章 知識的作用 265
文化問題 270
健康的知識 272
要有透明度 274
鼓勵雙向溝通 275
知識和人力資本 276
知識指標 278
第10章 估值和價值創造 280
估值軟體和經驗法則 284
個人私語 286
協作、凝聚和改革 287
第11章 凝聚全書內涵:四個案例解讀 290
案例解讀一:2009年金融危機的教訓 293
案例解讀二:樹木與森林綜合徵 302
案例解讀三:沒有採納的路徑 306
案例解讀四:把戰略、人力資本、財務資本融為一體 316
推薦讀物 346

譯者序

當今,中國企業間的競爭焦點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企業間競爭的主要依託,由有形資產轉到了無形資產,尤其是在整體經濟處在下行的環境中更是如此。
那么,什麼是無形資產呢?
迄今為止,眾人的理解基本沒有超出智慧財產權的範疇,包括企業家、高管和學者,而且這種智慧財產權主要涉及專利和商業秘密,幾乎無他!
本書的作者給出了非同凡響的洞見。他把企業的資本分為兩大類:財務資本和人力資本。作者認為,企業的無形資產建立在企業的人力資本之上,而且,當今企業的成敗關鍵取決於企業善用人力資本的水平。
那么,什麼才是企業的人力資本呢?這是本書的核心主題和最大亮點。
作者認為,企業的人力資本就是治理、關係和知識,以及管理風險的能力。本書把這提煉為GRRK,即治理(governance)、關係(relationship)、風險(risk)、知識(knowledge),並予以系統的闡述。
這才是企業估值的關鍵點,也是不被重視的一些節點,更是估值結論出錯從而導致投資決策失誤的根本原因。
同時,GRRK也應該是當今中國企業管理的核心。
如今,面對愈加殘酷的市場環境,企業若想讓自己與眾不同,並能生存和發展,甚至蒸蒸日上,那么,系統地學習和運用GRRK就是一條必由之路。
本書第1~4章由李必龍翻譯,第5章由郭海翻譯,第6~8章由羅軍翻譯,第9~11章由李羿翻譯,全書由李必龍統一校對修改。

獻詞

我有六句心裡話要由衷地獻給我的家庭、我的軍旅大家庭、企業老闆/執行經理、可託付的顧問、我的團隊和我的編輯。
我的家庭:我珍愛的妻子薩拉是一個使我左腦保持活躍的人。她是一位藝術家,一個天賜之物。我倆都是再婚且有五個孩子。實際上,這裡也免不了存在由於工作和生活的失衡而惡化的愛恨糾葛。但這就是我倆的世界!
我的軍旅大家庭:薩拉和我都曾服役於美國海軍陸戰隊。對於在此服過役的那些人及其家庭,我們總是有一種特殊的親切感。本書淨收入的一個相當比例將會敬獻給這個群體中的獻身者,以示銘記!
企業老闆/執行經理:有些企業可能不在《財富》500強之列,但它們直面挑戰,駕馭集中度很高的風險,它們是美國經濟的脊樑!我們應該為這些公司及其成功提供儘可能多的便利。本書是獻給你們的——企業老闆/執行經理。你們懂得的價值遠非數字所限。
可託付的顧問:企業老闆是一群頂級精英,他們的知識和關係遠超他們的所得報酬。此外,還有一些貼心顧問,他們並不以其技術職稱定義自己。相反,他們會善用自己的知識和關係,極力為企業客戶和合作同行謀利。
他們是連線器。他們投入時間和資源,培育深層的關係,不僅僅是為更多的交易。這就是我為何視自己為管家、總參謀長和“戰略價值架構師”。對於信奉“集群體之力”合作思維的可託付顧問,我把本書奉獻給你們。
我的團隊——凱麗、拉菲克和胖子:沒有你們持續不斷的提醒,我常常連日期都記不清楚,也不知道何時應該給誰打電話,應該去哪兒。你們就是我那神奇的生態系統,給了我寶貴的時間並讓我有幸知道那些最佳的人力資本。願富足豐盈與你們和你們的家人相伴。
我的編輯——阿德里安·莫克:我在這個行業已經有30幾年了,但我並不總是能夠找到合適的辭彙來表達我的思想,達到溝通與所意之間的最佳平衡。如果你喜歡紫色,喜歡芝加哥,喜歡盡心盡力做好編輯的人,請聯繫阿德里安·莫克。
指手畫腳的批評家,無足輕重;指出強者如何跌倒,或實幹家在哪裡可以做得更好的人,也無關緊要;榮譽屬於那些真正在競技場上拼搏的人,他們是一群臉龐沾滿灰塵、汗水和鮮血的人;榮譽屬於那些頑強奮鬥的人,他們屢敗屢戰但仍擁有巨大熱情和奉獻精神——沒有努力就不會犯錯或失手;榮譽屬於那些投身於高尚事業的人,他們敢於追求偉大夢想,並最終取得偉大成就或雖敗猶榮。這些勇士的境界是那些冷漠和怯懦的靈魂永遠無法理解的,因為他們無法知曉勝敗的真諦!
——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
1910年4月23日,美國第26屆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在法國巴黎做了一次精彩的演講。雖然時過境遷,但其所表現出的智慧還是一如既往地散發著光芒!

作者簡介

卡爾.希勒,博士,高級認證評估師(ASA),伯克利研究(集團)公司的執行董事和家族理財機構和企業戰略全球業務的領導(伯克利是一家擁有900多人的全球性訴訟和諮詢服務公司)。卡爾還是企業估值有限公司/阿里森評估有限公司的創始人,以及普萊沃特斯CI3O服務有限公司的聯合創始人。
卡爾做過的案例超過1200個,業務涉及訴訟、估值和重組,服務對象涉及中等規模的企業到全國性公司。他作為資深專家出庭作證過170多次有關納稅人和股東的案子,幫助數百名客戶評估、創造、管理和保護了500多億美元的財富。
卡爾經營著一家名為雙熊的牧場有限公司,並是該公司的實際經理人。出售本書的收入將會進入該公司,用於治療患有戰爭創傷壓力心理障礙症的退役老兵(他們能通過馬狗療法得到治癒),以及處在高危狀態的馬和狗。捐款、贈與和牧場收入也會用於補貼這項事業。
譯者簡介
李必龍,經濟學碩士,在金融和實業領域有著幾十年豐富歷練,在股權投資領域有一定的實戰經驗,在權益和企業估值領域也有相當的研究。
羅軍,法學碩士,北京從尚國際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主要創始人和管理團隊負責人。從尚國際主要是為內外資企業提供管理諮詢服務,包括人力資源、財稅和商務等的事務性服務。曾在北京城建集團、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公司、中國四達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工作,積累了豐富的企業管理經驗。
李羿,財務管理學學士,在著名的德勤會計師事務所和華為技術公司歷練多年,並有財務投資諮詢公司的工作經歷。現就職於一家綜合性集團公司。曾參與多本有關估值書籍的翻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