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的選擇:冷戰與中蘇同盟的命運

無奈的選擇:冷戰與中蘇同盟的命運

《無奈的選擇:冷戰與中蘇同盟的命運(1945-1959)(套裝共2冊)》大量使用了中國外交部、國防部、鐵道部、國家計委、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央黨校和地方檔案館,以及台灣“國史館”、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資料中心所藏檔案資料;作者還曾到美國、俄羅斯、波蘭、匈牙利、羅馬尼亞、德國等收集檔案資料,並對當事者作了大量的訪談。這在中外學術界是絕無僅有的。在此基礎上,對中蘇同盟的形成背景、深化到分歧進行了嚴密的分析和論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無奈的選擇:冷戰與中蘇同盟的命運
  • 外文名:The Cold War And The Fate Of The Sino-Soviet Alliance
  • 作者:沈志華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頁數:812頁
  • 開本:16
  • 品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類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9731888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無奈的選擇:冷戰與中蘇同盟的命運(1945-1959)(套裝共2冊)》眼光獨到,觀點深刻。作者在一系列問題上提出的顛覆中外學者既有定論的獨到看法以及對中蘇同盟結構性弊病的深層分析,令人掩卷沉思。
線索清晰,語言生動。《無奈的選擇:冷戰與中蘇同盟的命運(1945-1959)(套裝共2冊)》延續了作者一貫的敘述風格,圍繞中蘇關係從結盟走向分裂所展開的歷史敘事,線索清晰,文字曉暢,極具可讀性。

作者簡介

沈志華,1950年4月出生。現為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國際冷戰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兼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冷戰史、蘇聯史。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已出版的學術專著有《新經濟政策與蘇聯農業社會化道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版)、《蘇聯專家在中國(1948—1960)》(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3年)、《毛澤東、史達林與韓戰》(廣東人民出版社2003年),並主編了《蘇聯歷史檔案選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和《韓戰:俄國檔案館的解密檔案》(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等。

圖書目錄

見證與反思——寫在《冷戰與中蘇同盟的命運》出版之際
中蘇關係歷史演變的新詮釋(代序)
上冊
導言中蘇關係史研究與檔案文獻利用
第一章東北問題所展示的戰後中蘇關係背景
一史達林在中國推行“聯合政府”政策
二蘇共左右逢源與中共獨占東北的決心
三蘇聯從東北撤軍與中國內戰的開啟
四莫斯科對中共東北政權的物質援助
五蘇共對進一步援助中共的憂慮和思考
第二章中蘇兩黨高層接觸與同盟建立的基礎
一毛澤東急於取得莫斯科的理解和支持
二史達林有意調停和談與毛澤東的激烈反應
三米高揚秘密訪問西柏坡的積極成果
四劉少奇秘密訪問莫斯科的重大收穫
五毛澤東公開宣布“一邊倒”的既定方針
第三章同盟條約談判中的利益衝突及其結果
一史達林有意迴避處理中蘇條約問題
二毛澤東堅持必須簽訂新的中蘇條約
三莫斯科對中蘇談判檔案的精心準備
四史達林迫於形勢而做出重大讓步
五蘇聯在後期談判中的經濟要求和算計
六史達林為維護蘇聯戰略利益的深層考慮
第四章中蘇同盟在韓戰期間的鞏固和發展
一中共擱置台灣戰役計畫及其制約因素
二毛澤東被迫接受韓戰的既成事實
三中蘇對出兵援助朝鮮問題的各自打算
四蘇聯空軍出動和“米格走廊”的建立
五史達林在戰略策略上對毛澤東的支持
六戰時蘇聯對中國的軍事和經濟援助
第五章蘇聯調整對華政策與中蘇同盟“蜜月”
一赫魯雪夫把中蘇關係推上新台階
二蘇聯退出股份公司和歸還旅順港
三新中國掀起全面學習蘇聯的高潮
四蘇聯對中國的大規模經濟援助
五蘇聯專家在中國的作用和影響
第六章蘇共二十大與中共八大的政治雙重奏
一蘇共二十大提出的新方針及其實質
二對個人崇拜的批判與“非史達林化”
三“秘密報告”衝擊波與毛澤東的反應
四以蘇為鑑與中共對發展道路的思考
五中共八大新黨章不再提毛澤東思想
下冊
第七章波匈事件與中共對莫斯科的政治支持
一赫魯雪夫急需中共協助處理東歐問題
二波蘭危機與中共提出的原則和立場
三中共在匈牙利事件中的作用和影響
四赫魯雪夫面對波匈事件餘波的困境
五周恩來在蘇、波、匈三國的穿梭外交
第八章中蘇兩黨之間的友好合作關係走上頂峰
一毛澤東提出召開共產黨會議解決問題
二六月事件與毛澤東對赫魯雪夫的支持
三赫魯雪夫決定幫助中國研製核武器
四中蘇在政治上緊密配合的經典之作
五毛澤東在莫斯科會議“指點江山”
第九章“大躍進”、人民公社與中蘇對內政策分歧
一中蘇兩國團結合作的繼續努力
二毛澤東追求的共產主義烏托邦
三在狂熱民眾運動中的蘇聯專家
四莫斯科從熱情支持到謹慎反對
五毛澤東在廬山向赫魯雪夫“宣戰”
第十章炮擊金門、中印衝突與中蘇對外政策分歧
一長波電台和“共同艦隊”引起的風波
二炮擊金門與赫魯雪夫的尷尬處境
三赫魯雪夫決定停止對中國核援助
四中印邊界衝突與蘇聯的中立立場
五兩國領導人之間激烈的爭吵和辯論
結語關於中蘇同盟破裂深層原因的再討論
附錄一參考和徵引文獻
附錄二外國人名譯名對照表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