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頭霜霉

烏頭霜霉,真菌植物。葉片病斑較多,葉柄較少;霉層密生於葉背,明顯,灰色或灰紫色,有時可擴及全葉。分布在中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烏頭霜霉
  • 顏色:灰色或灰紫色
  • 形態特徵:葉片病斑較多,葉柄較少
  • 世界分布:中國
形態特徵,中國分布,世界分布,本種特點,

形態特徵

烏頭霜霉
葉片病斑較多,葉柄較少;霉層密廈潤龍生於葉背,明顯,灰色或灰紫色,有時可擴及全葉。孢囊梗自氣孔伸出,單枝或多枝,無色,234-402μm×6-12μm,主軸占辨判茅全長的1/34/5,基部稍膨大。上部叉狀分枝3-6次,末枝多呈直角開張,亦有銳角,稍彎或直,長4-20μm。孢子囊橢圓形、卵形或近球形,無色至淡褐色,少數有淺乳突,22-36μm×16-30μm,平均26.5μm×22.0μm,長寬比值為1.35。藏卵器球形、卵形或不正形,平滑,具(1-)2層膜,無色,直徑26-52(平均39.4)μm,生於寄主葉組織鑽精灑內。卵孢子球形,淺黃褐色,壁厚,平滑,不滿器,直徑22-38(平均28.8)μm,壁厚2.8-5.1(平求酷諒均3.7個)μm。

中國分布

烏頭AconitumcramichaeliDexb.:四川安縣(HMNAU-DM,339);(HMAS10267,10269)。
高烏頭AconitumsinomontanumNakai:四川酉陽(HMNAU-DM-340),雅安(HMAS45561)。

世界分布

中國。

本種特點

寄生於毛茛科Ranunculaceae上的霜霉Peronospora約20種,本種P.aconitiYu與P.alpicOlaGaumann和P.pennsylvanicaGaumann較接近,但它們之間有明顯的區別:P.aconiti與P.alpicola的主要達獄道檔區別在於它具有較短的孢囊梗和末枝以及鴉祝請甩較小的孢子囊;P.aconiti與P.pennsylvanica的匙嬸相異點是,後者從寄主氣孔中長出的孢囊梗此外,P.aconiti的卵孢子壁(厚2.8-5.1μm)在Peronospora屬中是相當厚的,僅次於車前草霜霉P.altaFuckel,2-5(-7)μm(伊藤,193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