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蛇膽

烏蛇膽

烏蛇膽,中藥名。為游蛇科烏梢蛇屬動物烏梢蛇Zaocys dhumnades(Cantor)的膽。動物烏梢蛇,分布於我國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具有祛風,清熱,化痰,明目之功效。主治大風癘病,木舌脹塞,痰迷心竅,風熱發狂,眼霧不明,痔瘡紅腫,皮膚熱毒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烏蛇膽
  • 別稱:蛇膽《中國藥物大全》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爬行動物綱
  • :有鱗目
  • :游蛇科
  • :烏梢蛇屬
  • :烏梢蛇
  • 採收時間:夏秋季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藥理作用,現代套用,炮製,採集加工,鑑別,藥材性狀,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膽。

性味

味苦、微甘,性涼。

歸經

入肝、脾經。

功效

祛風,清熱,化痰,明目。

主治

大風癘病,木舌脹塞,痰迷心竅,風熱發狂,眼霧不明,痔瘡紅腫,皮膚熱毒等。

相關配伍

1、治木舌塞脹,蛇膽一枚,焙乾為末,敷舌上,有涎吐去。(《太平聖惠方》)
2、治眼霧不明,皮膚熱毒及痱子,蛇膽兌酒吞服。(《四川中藥志》)
3、治內外痔瘡,蛇膽,配麻油調搽。(《四川中藥志》)
4、治急性風濕關節炎,蛇膽酒,每飲20ml,日飲2次。(《中國動物藥》)

用法用量

內服:鮮用1-2個或晾乾研末為丸散。
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搽。

藥理作用

1、鎮靜、鎮痛作用。
2、對免疫功能起調節作用。
3、鎮咳作用。
4、祛痰作用。
5、促進消化吸收作用。
6、抗過敏作用。

現代套用

治療角膜疾病。

炮製

採集加工

動物於夏秋季和飢餓時膽囊較充盈,膽汁稠厚質量好,是取膽的最好時間,而休眠期和飽食時膽囊較小,膽汁質量差。捕得後,將蛇剖開腹部,找出膽囊,用線扎住膽管上端,然後沿結紮處上方剪斷,取出晾乾。

鑑別

藥材性狀

①蛇膽多為類橢圓形、長橢圓形、卵圓形、杏形等,表面墨綠色。兩端鈍圓或稍尖,膽皮較粗糙,具韌性;長0.6-1.2cm,直徑0.4-0.8cm;膽管細長,軟而有彈性,不易折斷。②乾燥蛇膽棕褐色或綠褐色,乾枯,有褶皺,長約1cm,粗0.5cm,上端膽管長1.5cm。對光透視微透明,斷面黃棕色或黃綠色。味極苦,回味甜。

形態特徵

形體較粗大,頭頸區分不明顯,全長可達2米以上。背面灰褐色或黑褐色,其上有2條黑線縱貫全身,老年個體後段色深,黑線不明顯,背脊黃褐縱線較為醒目,幼蛇背面灰綠色,其上有4條黑線縱貫全身。頰鱗1,偶有1小鱗,位於其下,眶前鱗2,眶後鱗2(3);顳鱗2(1)+2,上唇鱗3-2-3式。背鱗16-16(14)-14,中央2-4(6)行起棱。正脊兩行棱極強,腹鱗192-205;肛鱗2分,尾下鱗95-137對。

生長環境

生活於沿海平原、丘陵及山區或田野、林下等地。

相關論述

《本草綱目》:“治大風癘疾,木舌脹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