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察布會盟

“烏蘭察布”是蒙古語,烏蘭是紅色,察布是山崖,合起來就是紅色的山崖,就是常說的“紅山口”。紅山口位於大青山南麓今四子王旗境內,是一道紅色的山崖溝口,即呼和浩特東北十三公里處的紅山口。這裡松柏長青,綠水淙淙,是從古豐州灘通往後山和漠北的軍事要塞。 “盟”,蒙古語為“艾依瑪克”,有友好聯合、談判會晤之意,後演變成組織機構的專用名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烏蘭察布會盟
  • 名詞類型:組織機構
  • 地區:烏蘭察布市
  • 語言:蒙古語
寄語,地理位置,歷史,發展,歷史沿革,

寄語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我們中國人有著熱愛家鄉的傳統美德和厚重文明,不管身在何方,無論官有多大,故鄉這塊熱土總是讓人魂牽夢繞!
作為一個烏蘭察布人,我們也深深眷戀著這塊水肥草美的沃土,眷戀著這塊生我養我的土地。
熱愛家鄉就要了解家鄉,了解了家鄉我們就會更加熱愛她!
我們的烏蘭察布已經有著三百多年悠久而光榮的歷史

地理位置

烏蘭察布盟會盟之地是在歸綏(今呼和浩特市)以北120里處的烏蘭察布河畔,屬四子王旗境,今四子王旗東八號鄉白彥敖包行政村一帶,與《綏遠通志稿》“地名烏湖克圖”的記載非常吻合。烏湖克圖系列蒙古語,意為“有油脂”,蒙古語稱石英石為烏湖克朝魯(直譯:油脂石),因白彥敖包山坡上至今還有兩塊乳白色巨石(石英石),所以當地人就稱該地為烏湖克圖(漢譯為“有石英石的地方”)。登上聳立的白彥敖包山頂,向南眺望,蜿蜒流淌的烏蘭察布河依然如舊,數十里外的七座山峰(當年六旗和盟府各有一祭祀的敖包)儼然七隻威風凜凜的雄師,昂首挺立在杜爾伯特草原南端。

歷史

清朝太宗(皇太極)在位時,朝廷年號為“天聰”。天聰六年,即公元1633年,陰山山脈和河套以北的四子王部落,烏拉特前、中、後三部,茂明安部落,喀爾哈右翼部落等六部落的首領,第一次會盟於烏蘭察布這個要塞,後演變為一級政府組織機構。從1633年算起,烏蘭察布已經有370多年的歷史了。
《綏遠通志稿》(卷1.下冊)稱:“四子王旗、喀爾喀右翼旗、茂明安旗、烏喇特前、中、後三旗,六旗共組一盟,並由清廷指定以烏蘭察布為每年會盟之地。蓋其地有河,名烏蘭察布,因以河名呼其地,以地名呼其盟。實則河名烏蘭察布,而地名烏湖克圖也。”
為了紀念烏蘭察布盟首次會盟,在距白彥敖包東四華里處,建有一座鐵塔,鐵塔中部鐫刻有滿蒙兩種文字塔記(塔記失傳)。紀念塔毀於1952年,現僅存其遺址,當地人們至今仍稱此地為塔地。
會盟的意義是什麼?那時候,定期或不定期由部落首領(扎莎克達爾成)率領本部官兵,到約定的地點會合,祭祀祖先、檢閱軍隊、協調牧地界限、處理民事糾紛、約定部落重大活動等。會盟期間,朝廷也派欽差大臣蒞臨,傳達皇帝旨意,或訪查邊事民情,或安撫部落首領,或獎賞王公貴族。那時候的會盟,相當於現在地區間的“年會”或是“論壇”,組織比較鬆散,還未形成一級政府形態。
到清世祖順治和清聖祖康熙年代,中央政府逐步統一了蒙古各部,才開始仿照滿洲八旗制,在大漠南北建立推行蒙古八旗制。即紅、黃、蘭、白、鑲紅、鑲黃、鑲蘭、鑲白的八旗編制。以原有部族駐牧地域為活動範圍,建立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軍事政治和社會組織,即為一個旗。旗(和碩)有長官(扎莎克),既聽從朝廷的旨意,也管理本旗的軍政事務。比如現今的集寧、土貴烏拉一帶,就是當年的察哈爾部黃旗;涼城、卓資一帶,是紅旗;卓資東至科布爾一帶為鑲紅旗;科布爾到白音察乾帶是鑲蘭旗等等。有些蒙古部族還沒有八旗建制,但後來在部落名稱的後邊也加了一個旗字。比如,陰山北側的達爾罕、茂明安、四子王等地域也稱作旗。
旗的上一級組織機構,根據歷史淵源,稱為“盟”。清政府推行蒙古八旗制度,對於鞏固邊疆、加強中央集權都起過積極作用。

發展

1950年4月1日,在黨的民族政策的照耀下,成立了“烏蘭察布盟自治區人民政府”,政府所在地設於固陽,隸屬綏遠省管轄;同年11月27日,綏遠省人民政府設立了“集寧專員公署”,又於1954年3月5日改為“平地泉行政區人民政府”,政府所在地設於集寧。
也在1954年3月5日,根據政務院命令,綏遠省與內蒙古自治區合併,撤銷綏遠省建制,原省轄區域,由內蒙古自治區統一領導。
到1958年4月2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平地泉行政區,劃歸烏蘭察布盟領導,盟府由固陽遷至集寧;同時撤銷盟一級政府建制,改為“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烏蘭察布盟行政公署”。公署,也稱行署,是自治區政府的一級派出機構,不設人大常委會。
2003年12月1日,經國務院批准,烏蘭察布盟撤盟設市,烏蘭察布市第一屆黨代會、人代會、政協會相繼勝利召開,烏蘭察布的歷史隨之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歷史沿革

烏蘭察布市原為烏蘭察布盟(簡稱烏盟),這一稱為始於1670年。從天聰年間到康熙初年,烏拉特部(原作烏喇特,後分為前、中、後三旗)、茂明安部、四子部落、喀爾喀右翼部(後為達爾罕貝勒旗)分別自呼倫貝爾草原和漠北歸附清朝,後陸續編成6個札薩克旗,實行盟旗制度,正式確立了烏蘭察布盟(經我們考證首次會盟地應在金四子王旗東八號鄉八音敖包),其轄區範圍一直到1945年4月才發生了重大變化。1657年(康熙十四年),察哈爾右翼正黃旗、正紅旗、鑲紅旗、鑲藍旗由東北義州一帶移牧於今烏蘭察布盟東部地區,(此四旗1948年前後稱綏東四旗,1949年建綏東四旗辦事處,1950年改正紅旗為東四旗中心旗,鑲藍旗、鑲紅旗為鑲紅、鑲藍聯合旗,1954年撤銷,新建察哈爾右翼前旗、察哈爾右翼中旗、察哈爾右翼後旗,劃入平地泉行政區,1958年劃歸烏蘭察布盟。)後於1750年(乾隆15年)至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清政府又先後設定了歸化,薩拉齊、托克托、清水河、和林格爾、豐鎮、寧遠(1913年改為涼城)、興和、陶林(1954年撤銷,劃歸察哈爾右翼中旗、察哈爾右翼後旗)、武川廳;1912年民國政府將上述各廳改為縣;1919年設定固陽設定局,1926年改固陽縣;1920年析置平地泉設定局,1949年設平地泉行政區(轄集寧、和林格爾、包頭專區和綏東四旗辦事處),1954年土默特旗也劃該區;1921年析置招墾局,1923年改為集寧縣;1945年析置龍勝縣,1952年改卓資縣;1949年由武川縣析置武東縣,均屬平地泉行政區。各縣與各旗並存,蒙汗分治。1954年將固陽縣劃入烏盟。1958年固陽縣劃入包頭市,烏拉特前旗、烏拉特中後聯合旗(1952年合併)劃入巴彥淖爾盟。同年,武東縣撤銷,劃歸四子王旗、察哈爾右翼中旗和卓資縣;薩拉齊撤銷,劃歸土默特旗和包頭市。1958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平地泉行政區,所轄地區劃歸烏蘭察布盟。其實,烏蘭察布盟轄6旗8縣1市,即四子王旗、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1952年由達爾罕旗與茂明安旗合併而成,今簡稱達茂聯合旗或達茂旗)、土默特旗(1965年分為土默特左、右兩旗)、察哈爾右翼前旗、察哈爾右翼中旗、察哈爾右翼後旗、豐鎮縣、涼城縣、和林格爾縣、清水河縣、托克托縣、卓資縣、武川縣、興和縣與集寧市。同時,盟公署所在地由谷陽遷到集寧。以後烏蘭察布盟建制的變化為:1962年,河北省商都縣劃歸烏蘭察布盟;1969年錫林郭勒盟化德縣、二連浩特市、蘇尼特右旗劃歸烏蘭察布盟;1971年,土默特右旗劃歸包頭市,托克托縣、土默特左旗劃歸呼和浩特市。1980年,蘇尼特右旗、二連浩特市又劃歸錫林郭勒盟;1995年12月清水河縣、和林格爾縣劃歸呼和浩特市;1996年1月,武川縣劃歸呼和浩特市,達茂聯合旗劃歸包頭市。
2003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烏蘭察布盟正式撤盟設市。現全市轄四子王旗、察哈爾右翼前旗、察哈爾右翼中旗、察哈爾右翼後旗4個旗,轄卓資縣、涼城縣、興和縣、商都縣、化德縣5個縣及豐鎮市、集寧區。
2003年12月1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3]122號):撤銷烏蘭察布盟,設立地級烏蘭察布市。
(1)撤銷烏蘭察布盟和縣級集寧市,設立地級烏蘭察布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集寧區烏蘭察布西街。
(2)烏蘭察布市設立集寧區。以原縣級集寧市的行政區域為集寧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恩和大街。
(3)烏蘭察布市轄原烏蘭察布盟的四子王旗、察哈爾右翼前旗、察哈爾右翼後旗、察哈爾右翼中旗、化德縣、商都縣、興和縣、卓資縣、涼城縣和新設立的集寧區。原烏蘭察布盟的縣級豐鎮市由自治區直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