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特部

烏拉特部

烏拉特部落是蒙古諸部之一。是元太祖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圖哈薩爾的十五世孫布爾海的嫡系後裔。烏拉特系蒙古語,意為“能工巧匠”。烏拉特在史籍又有烏喇特、烏拉忒、吳喇忒、吳拉忒等不同譯稱,屬科爾沁部的一個分支。

基本介紹

簡介,戰爭,防禦,記載,解釋,口碑,政策,

簡介

蒙古帝國金朝,哈薩爾受封為王,領地在石勒喀河至額爾古納河一帶,這一地域的哈薩爾後裔以科爾沁為總的部號,內有烏拉特等較小的蒙古部族。

戰爭

明朝洪熙元年(1425年),瓦剌部(衛拉特)攻破科爾沁部,科爾沁一支在哈薩爾十五世孫奎孟克塔斯哈喇的率領下,被迫退居嫩江流域,以同族有阿魯科爾沁,故號稱嫩科爾沁。明正統三年(1438年)、正統十三年(1448年),瓦剌部接連兩次攻破依附兀良哈部的科爾沁部。這一期間奎孟克塔斯哈喇的兩個弟弟巴袞諾顏、布爾海為避瓦剌征服東蒙古的戰亂之難,率部避居額爾古納河石勒喀河之間,布爾海始號所部為烏拉特。此時,居於貝加爾地區至黑龍江中游的原科爾沁蒙古諸部統稱為阿魯蒙古。後金天聰六至七年(1632~1633),皇太極以武力和親政策相繼征服阿魯蒙古諸部,使各部降附後金。天聰七年(1633年),布爾海曾孫鄂木布、圖 巴二兄弟率侄兒色棱以及部眾歸順後金,烏拉特部被迫內遷呼倫貝爾草原的呼布圖奈曼查乾、圖門烏力吉一帶。
天聰八年(1634年)起,烏拉特部隨從後金大軍攻打明朝、高麗(朝鮮)、喀爾喀蒙古山海關內外,立有戰功。順治五年(1648年),清廷為鞏固邊疆,強化“以蒙治蒙”政策,對歸順的蒙古族上層“表其功,賜厚祿,封牧地”,將烏拉特部分置為烏拉特前、中、後三旗。時因建業表功的鄂木布、色棱已故,封額日和台吉圖巴為札薩克鎮國公,掌烏拉特後旗;圖門達爾罕鄂木布之子鄂班為札薩克鎮國公,掌烏拉特前旗、伊拉丹呼碩其色棱之子巴克巴海為札薩克輔國公,掌烏拉特中旗。各旗札薩克爵位詔世襲罔替。並賜牧地於河套北、陰山、狼山、烏拉山(木納山)之間。順治六年(1649年)秋,烏拉特三旗由科爾沁分族西遷,由呼倫貝爾起程,於順治九年(1652年)抵達所賜徼牧地。同時,將駐牧於此地的艾畢日米德札黑齊匪部追趕到喀爾喀蒙古境內,把散居此地墾荒種田的漢民也遷往長城以南閉耕放牧。

防禦

為防禦阿拉善厄魯特部東犯,清廷諭烏拉特部落旗出兵鎮守中西邊關隘口。烏拉特後旗鎮守昆都侖溝、五當溝,把守黃河的大樹灣渡口;烏拉特中旗鎮守哈達莫勒口子;烏拉特前旗鎮守毛尼胡碩(西山咀),把守黃河坦蓋木獨渡口。
烏拉特部三旗札薩克同駐哈達瑪爾,分民而不分地,未劃分旗界、蘇木界。前、中、後三旗依蒙古族習慣則稱左中右三翼,故根據各札薩克衙門,鎮守隘口的位置,習稱前旗為西公旗(亦稱克公旗),中旗為東達公即中公旗(亦稱巴公旗),後旗為東公旗(亦稱喇公旗)。

記載

烏拉特三公旗疆域據《清史稿》記載:東界茂明安旗,南界鄂爾多斯左翼後旗(今達拉特旗),東北界喀爾喀右翼旗(達爾罕貝勒旗),西界鄂爾多斯右翼後旗(今杭錦旗),北界瀚海。東南距京師1520里,在歸化城西360里。行政上隸屬原烏盟。
烏拉特部蒙古族主要居住在今巴彥淖爾盟烏拉特前、中、後三旗,達茂聯合旗、包頭市、集寧市也有少部分居住。
附:烏蘭察布盟首次會盟時間、地點、地名考
烏盟是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地級行政區域的專用名稱。這一名稱起源於清朝初期的會盟。清代烏盟屬理藩院統轄,綏遠將軍衙署節制,對所屬四部(四子部、烏拉特部、茂明安部、喀爾喀右翼部)六旗(四子部落旗、烏拉特前、中、後三旗、茂明安旗、喀爾喀右翼<達爾罕貝勒旗>)進行監督和調節。這一名稱從清代一直沿用至今。但對歷經數百年之久的這一名稱產生的地名、地點、時間的解釋,至今沒有正確的定論,有些解釋是靠道聽途說、摘用不符合實際的論著,有的則混淆是非、歪曲歷史事實,給後世造成人為的麻煩。我們應以科學公正的態度,儘早恢復其歷史真面目,正確解釋三百多年前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產生的這一會盟專用名稱的含義和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對後人負責,避免以訛傳訛。
首先簡述“烏盟”這一專用名稱的含義。“烏蘭”,蒙古語“紅色”之意;“察布”,蒙古語,有“經膳”、“湖泊”、“恰好”、“山的兩翼高地”等意;“盟”是蒙古語“楚古拉乾”(聚會)的漢譯詞。“文化大革命”中有人曾把“烏蘭察布”一詞解釋為“紅色裂縫”。“裂縫”一詞,蒙古語為“察巴”。“察布”( cab)和“察巴”(caba)概念截然不同。

解釋

現就書刊上已發表的“烏盟”一詞的幾種解釋作一剖析。
1983年1月出版的《烏盟行政區域沿革》(以下簡稱《沿革》)一書的概述中,作者引用貽谷(理藩院尚書、綏遠城將軍、兵部左侍郎、蒙旗墾務大臣)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所著《綏遠旗志》(卷2)稱:“烏盟得於蒙名‘烏蘭察布’一地,即為紅山口之意。紅山口在歸綏城(現呼和浩特市)東北二十五里於大青山下,谷內宜於生長松柏樹,歷史上為重要的軍事要塞。所轄六個部落旗常會盟於此地,故以烏蘭察布名其盟”。該書引用原文時擅自作了修改。《綏遠旗志》(卷2)和同一時期出版的《綏遠全志》(卷2)所記原文均為:“烏蘭察布山,紅山,在城東北二十五里,蒙古名烏蘭察布(輯要作五蘭叉拍音近無定字),即四子部落等會盟所也,谷內產松柏樹”。引用文在原文“紅山”後添加了一個“口”字,而且還進行了無根據的論述。
《內蒙古大辭典》、《內蒙古自治區旗縣情大全》、《烏蘭察布概況》、《烏蘭察布地名志》、《烏蘭察布修志文薈》等黨政社會研究部門編寫的書籍文稿,均引用了《沿革》一書記述和解釋。
具有權威性的漢文工具書《辭海》(公元1979年版縮印本第76頁條目)中稱:“以清時各旗會盟於紅螺谷(蒙古語稱烏蘭察布)而得名”。
關於烏盟首次會盟的地點,史書中的記述也不少,下面試舉幾例。
鹹豐九年(公元1859年)張穆所著《蒙古遊牧記》(卷5)載:“四子部、茂明安部、烏喇特部、喀爾喀右翼部會盟於烏蘭察布”。
《大清一統志》稱:“蓋地有烏蘭察布山,歸綏北百二十里,就是烏蘭察布會盟之地”。
《清史稿》(卷60)稱:“四子部、茂明安部、烏喇特部、喀爾喀右翼部,統盟於烏蘭察布。(盟地在四子部落境內,歸化城南<實為“北”之誤--筆者>百二十里,五藍叉拍山,即此)”。
《綏遠通志稿》(卷1,下冊)稱:“四子王旗、喀爾喀右翼旗、茂明安旗、烏喇特前、中、後三旗,六旗共組一盟,並由清廷指定以烏蘭察布為每年會盟之地。蓋地有河,名烏蘭察布,因以河名呼其地,以地名呼其盟。實則河名烏蘭察布,而地名烏湖克圖也。”
通過以上記載,不難看出烏盟會盟之地是在歸綏以北120里處的烏蘭察布河畔,屬四子王旗境,與歸綏以北25里處的紅山口無涉。今四子王旗東八號鄉白彥敖包行政村一帶,與《綏遠通志稿》“地名烏湖克圖”的記載非常吻合。烏湖克圖系蒙古語,意為“有油脂”,蒙古語稱石英石為烏湖克朝魯(直譯:油脂石),因白彥敖包山坡上至今還有兩塊乳白色巨石(石英石),所以當地人就稱該地為烏湖克圖(漢譯為“有石英石的地方”);而且白彥敖包就在呼和浩特北120里處,與《大清一統志》所載其地在歸綏北120里的記載正相吻合。

口碑

另外,口碑資料也不可忽視。蒙古民族有文字的歷史雖有七百多年,但直到解放前文字仍極不普及,只有少數人掌握,很多重要史實和資料,都是靠世世代代口傳保存下來的。據原烏盟四部六旗老者回憶:“烏盟首次會盟地點,應在四子部落境南白彥敖包的烏蘭察布河畔。當時為了紀念烏盟首次會盟地,在距白彥敖包東四華里處,建有一座鐵塔,鐵塔中部刻有滿蒙古兩種文字塔記(塔記失傳),紀念塔毀於1952年,現僅存其遺址,當地人們至今仍稱此地為塔地”。
清廷指定會盟地點時,首先考慮的是參加會盟的各旗與會盟地距離的遠近,交通路面、會盟地的地理環境、閱兵場地、“那達慕”盛會場地、後勤供給等問題。白音敖包的地理位置的確具備了這些方面的優越條件,它距旗府烏蘭額爾濟坡僅30里,並與喀爾喀右翼旗交界,與茂明安旗灘相望;烏喇特三旗雖距白音敖包稍遠些,但畢竟比去紅山口要近得多。加之白音敖包依山傍水,地域遼闊,環境優美,自然是達官貴人們的理想去處。因此,清廷選擇該地為首次會盟之地是順理成章的。
關於烏盟首次會盟時間的問題,也有待考證。《沿革》一書中稱“清天聰六年(1633年)<實為1632年之誤--筆者>,四子部落、烏喇特前、中、後三旗,茂明安部落、喀爾喀右翼部落(即達爾罕旗)等六旗首次會盟於烏蘭察布,故有烏盟之稱”。隨後,區、盟級有關出版物均採用了這種失真的、以訛傳訛的說法。實際上,根據有關史料的記述,不難推算出近於準確的會盟時間。
據資料記載,烏盟各旗附清和設旗年代分別為:四子部於天聰四年(1630年)附清,於順治七年(1650年)設旗;茂明安部於天聰七年(公元1633年)附清,康熙三年(1664年)設旗;烏拉特部於天聰七年(1633年)附清,順治五(公元1648年)設旗;喀爾喀右翼部於順治十年(1653年)附清,同年設旗。由此可見,烏盟會盟時間不可能早於康熙三年。再說,天聰年間烏盟所屬各旗還未完成西遷任務。

政策

清政府對蒙古實行“分而治之”的政策,先後劃定內外蒙古各部牧地,改部落為旗制。漠南蒙古1635年設3旗;1636年設22旗;1642年設27旗;1662年設47旗;1670年增加到49旗。49旗內不包括總管旗和特別旗。漠南49旗按6個盟分別在指定地點每3年進行1次正規會盟,是康熙九年(1670年)以後的事。
內蒙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著的《蒙古族通史》稱:“康熙九年,內蒙古札薩克增加到四十九旗,分為六個盟,……四子部落旗、茂明安旗、喀爾喀右翼旗、烏喇特三公旗共六旗,在四子部落旗境內的烏蘭察布會盟,稱烏盟”。《土默特史料》稱:“順治五年(1648年),在土默特西境、西北境安設烏喇特三公旗;順治六年(1649年)、順治十年(1653年)、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在北境分別安插四子部落旗、達爾罕貝勒旗、茂明安旗”。據此推算,烏盟的四部六旗首次會盟的時間應在康熙九年(1670年)以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