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舅

烏舅

烏舅的葉為黑色染料,可染木棉等物。產自台灣平地少數的紅葉植物,極具經濟及觀賞的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烏舅
  • 外文名:Sapium sebiferum (L.) Roxb
  • 拼音:wū jiù
  • 解釋:即烏臼
  • 出處: 宋 陶谷 《清異錄·烏舅金奴
  • 俗名:臼仔、杍樹、椏臼、瓊仔樹
  • 科別:大戟科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全株具白色乳汁。樹皮有明顯的縱裂痕。單葉互生,稜形全緣,前端尾狀漸尖,形極像魟魚,基部銳形,葉柄長約2至5公分,柄上有一對腺體,膜質而淡綠色,平滑無毛,冬季變紅;單性花雌雄同株,總狀花序頂生,花小黃綠色,蒴果橢圓狀球形,子房3室,成熟時成黑褐色,種子球形外面包有一層富含蠟質的假種皮。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在我國台灣地區。

主要價值

白色乳汁碰觸後容易引起皮膚過敏,種子富含的蠟質可做蠟燭、肥皂或油漆的原料,秋、冬季節葉由綠轉紅色,更是台灣平地少數的紅葉植物,極具經濟及觀賞的價值。
宋 陶谷 《清異錄·烏舅金奴》:“ 江南 烈祖素儉。寢殿燭不用脂蠟,灌以烏臼子油,但呼烏舅。” 宋 陸游 《新黏竹隔作暖閣》詩:“鵓姑聲急雨方作,烏舅葉丹天已寒。” 錢仲聯 校註:“烏舅,即烏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