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篷船製作技藝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烏篷船製作技藝
  • 主題詞:烏篷船,製作技藝,傳統技藝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技藝
  • 國家:中國
  • 認證時間:2009年
  • 認證批次:第三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浙江省紹興市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瀕危狀況,保護措施,製作技術、方法或過程,

簡介

烏篷船一直以來就和紹興水鄉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是水鄉紹興祖傳下來的獨特水上交通工具,因篾篷漆成黑色而得名,也正好印證了古越先民崇尚黑色的傳統理念,具有濃郁的越文化特色。它和烏氈帽、烏乾菜並稱為“紹興三烏”。烏篷船的製作是一項地方性傳統工藝,一般分為船體、船篷和槳櫓三個部分,一般由木質結構製作而成,船身嬌小玲瓏,船底則取用結實的木板加固,所以很少出現滲漏。烏篷船是紹興水鄉流動的生命,也是紹興水鄉的一道靚麗風景,又是越文化的精靈,它是水鄉紹興的一種象徵。

歷史淵源

烏篷船是水鄉紹興獨特的水上交通工具,因篾篷漆成黑色而得名。烏篷船究竟起源於何時,現在已無法考證,但800年前的南宋愛國詩人陸遊說它是“輕舟八尺,低篷三扇”。清·袁枚詩《過剡溪水急不能上》也有“烏篷船小沙石橫”的詩句。烏篷船和烏氈帽、烏乾菜並稱“紹興三烏”,是于越先民歷來崇尚黑色的明證。

基本內容

烏篷船製作共分三個部分,即:船體的製作、船篷的製作和槳櫓的製作,烏篷船之所以區別於其他船隻,船篷的製作很關鍵,其工藝流程是:先用細竹竿彎成拱形,一般有三個拱,以竹絲作底面,中間夾以竹箬,兩邊及上下夾以扁竹片,用鋁絲扎住所有竹料,待船篷紮好以後,再用“黑油”塗於篷的外部,使整個船體烏黑透亮,又能防止雨水滲漏,用這種烏篷做成的船便是烏篷船。
烏篷船的划船技藝,在世界範圍里也算獨樹一幟。烏篷船的動力主要靠腳蹬槳,船的航向則是用手掌舵來控制。船夫坐在船尾,一手扶著夾在腋下的劃楫,兩腳則踏在槳柄末端,兩腿一伸一縮,槳就會上下擊水推進,划行時速可達10公里左右。

瀕危狀況

隨著其交通、捕魚功能的逐漸喪失,烏篷船製作與划行技藝面臨著後繼乏人的窘境。據不完全統計,紹興現存這類小型烏篷船約200艘,其製作技藝和划船技藝面臨著後繼乏人的窘境。

保護措施

紹興正在加大以烏篷船為載體的水上旅遊的開發力度,期望藉此將這項技藝有效地傳承下去,讓紹興的烏篷船像威尼斯的貢多拉一樣駛向世界。為傳承發揚烏篷船文化,2013年“烏篷船製作技藝展示基地”在紹興東湖景區掛牌成立。紹興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與紹興東湖景區聯合開設船塢,將烏篷船傳統造船工藝、維修技藝向遊客展示,共同開展烏篷船製作技藝和腳划船兩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

製作技術、方法或過程

船篷的製作則需先用細竹竿彎成拱形,一般有三個拱,以竹絲作底面,中間夾以竹箬,為的是隔熱防曬,兩邊及上下夾以扁竹片,用鋁絲扎住所有竹料,一般以冬竹為宜。篷的多少則以船的長度為準,有五扇、七扇、九扇、十一扇不等,一般指的烏篷船多指小烏篷船,以七扇為主。其中固定的叫定篷,活動的篷可以開啟,便於乘客上下。船篷紮好以後,再用桐油、豬血、黑粉煎熬成“黑油”塗於篷的外部,使整個船體烏黑透亮,又能防止雨水滲漏,這就是烏篷。最後便是船槳和櫓的製作,鑒於烏篷船要靠腳搖櫓,手操槳才能行駛,故製作者必須要依據划船者力氣大小、手腳長短,量體裁衣,精心製作。所以,槳櫓的輕重、大小、厚薄都十分講究,製作優良的槳櫓,划船之人就會得心應手,操作靈便,毫不費力,起到事半功倍的高效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