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孜別里山口

烏孜別里山口

烏孜別里山口是中國與塔吉克斯坦之間薩雷闊勒嶺上的重要山口。原名碑博烏孜別里,柯爾克孜族語“馬鞍”之意,因山口像馬鞍而得名。山口地處薩雷闊勒嶺山脊線上,有小路通過,谷中有時令河,並有多種牧草和野生動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烏孜別里山口
  • 原名:碑博烏孜別里
  • 地理位置:中國最西部疆界
  • 氣候:嚴寒缺氧
地理位置,歷史資料,

地理位置

中國最西部疆界。中塔國界線沿薩雷闊勒嶺山脊線向南偏東南行,經4736米高地、4893米高地、4934米高地,至第十四界點。該界點在4636米烏孜別里山口上,位於中國境內4868米高地西南約1.9公里,中國境內4562米高地西偏西南約2.6公里,塔吉克斯坦境內4494米高地東偏東南約2.9公里處。
氣候嚴寒缺氧,冬季大雪封山,6~10月人畜可以通行。山口的東面是我方境內,西邊是現塔吉克斯坦境內。這裡也是由帕米爾高原腹地進入中國喀什的重要通道之一。

歷史資料

道光六年六月,張格爾叛軍占據喀什噶爾英吉沙爾(今英吉沙)、葉爾羌(今莎車)、和闐(今和田)等西四城。伊犁將軍長齡於六年八月間上奏,請“發大兵4萬,以5000分護糧台,以2.5萬進戰”。道光帝授長齡為揚威將軍,署陝甘總督楊遇春、山東巡撫武隆河為參贊大臣,率陝西、甘肅、吉林、黑龍江、四川5省清軍會攻叛軍,並調烏里雅蘇台及伊犁牛、駝數千、戰馬2萬軍用。六年十月,陝西清軍先至阿克蘇,爾後攻擊向南。一路走來,浩浩蕩蕩,勢如破竹。幾個戰役下來,叛軍早已損兵折將,失敗成定局。面對強大攻勢的清軍,叛軍丟盔棄甲,四處逃竄,節節敗退。眼看自己末日到來的叛軍首領張格爾,率少數殘部由木吉經烏孜別里山口逃到布魯特達爾瓦斯山(今塔吉克斯坦國境內)地區。至此,被張格爾叛軍占據一年的南疆四城,全部為清軍收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