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打金門

炮打金門

金門位於福建省東南海上,屹立於台灣海峽西側,東距基隆198海里,東南距澎湖82海里,距高雄160海里,西距廈門約18海里,與大陸最近處為自馬山至角嶼,僅2310公尺。於1915年自中國福建省思明縣獨立設縣。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序列,金門縣屬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泉州市管轄。 金門島原來一直歸福建管轄,自古與廈門屬於同一地區範疇,合稱“金廈”,現在屬台灣金門縣管轄。 金門縣,包括金門島小金門島大擔島(同大膽島)等幾個島嶼。 金門歷史悠久,古稱“仙洲”或“浯洲”,自古有“海上仙洲”、“桃源勝景”之美稱。

基本介紹

  • 名稱:金門之戰
  • 地點:福建省東南海金門島
  • 時間:直到1979年1月1日
  • 參戰方:大陸,台灣
  • 結果:發表《告台灣同胞書》
  • 參戰方兵力:雙方無確切數字
  • 傷亡情況:無確切數字
  • 主要指揮官:彭德懷
時代背景,戰略意義,歷史作用,絞索政策,

時代背景

1958年7月13日伊拉克人民舉行了武裝起義,推翻了費薩爾王朝,宣布退出由美英組織的巴格達條約組織,退出由英國一手炮製的伊拉克—約旦聯邦。伊拉克革命政府同時宣布承認由納賽爾總統組織的阿拉伯聯合共和國。
炮打金門
1958年7月15日,美國調動第六艦隊運送美軍在黎巴嫩登入入侵,開始是2000人,後增至48000人。7月17日,英國出兵入侵約旦。英美兩國軍隊隨時準備對伊拉克發動戰爭。
8月上旬,台灣海峽又出現緊張局勢:一方面,國民黨調兵遣將,增加金門駐軍;另一方面,美國政府就台海局勢大肆叫嚷,加劇緊張局面。1958年8月8日,美國海軍參謀長帕克稱,美軍隨時準備像在黎巴嫩那樣在台灣海峽登入作戰(這句話可能至今還對某些人的胃口)。
8月中旬,毛澤東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確定:為了打擊國民黨軍隊和牽制美國在中東的軍事行為,決定炮打金門、馬祖。
1958年8月21日,聯合國召開大會。會上通過了以第三世界為主的大多數國家要求美英兩國從黎巴嫩和約旦撤兵的決議。美軍最終於1958年10月25日撤出黎巴嫩。

戰略意義

1、為解放台灣做好了準備。在炮打金門的前提下,人民解放軍可以進行任何規模的前線集結而不引起很多懷疑。可以說,炮打金門是解放台灣做的戰術準備。
2、宣布兩岸仍處於內戰狀態。在炮打金門的前提下,中國政府藉此可證明兩岸仍處於內戰狀態。同時,中國政府可以保留宣稱“援台即是與我國進行戰爭狀態”的權力,以待日後以戰爭外交斷台外援。
3 到了炮打金門後期,美軍為實現其固守台灣、確保亞洲防線的戰略目的,要求國民黨當局放棄外島、退守台灣,並提出“兩個中國”的觀點。遭到蔣介石斷然拒絕後,美國政府開始在島內培養和扶植以孫立人為代表的親美勢力,顛覆蔣介石集團。為保證台灣不落外人之手,中共中央決定將炮打金門作為政治手段使用,證明國共雙方處於內戰狀況,為蔣介石集團清除“台獨”、實行黨禁提供客觀條件。毛澤東將之稱為“聯蔣抗美”。
4、與美帝國主義展開了對邊緣地區的爭奪。美軍為實現其封鎖和扼殺包括新中國在內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全球戰略,自二戰以後逐步形成以夏威夷、太平洋諸島為支點的,以日本、中國台灣、菲律賓、新加坡、澳大利亞為依託的海岸封鎖線。通過對朝鮮海峽、台灣海峽、馬六甲海峽、帝汶海的控制,逐步形成以美國本土為三線,夏威夷、太平洋諸島為二線,日本、中國台灣、菲律賓、新加坡、澳大利亞為一線(韓國是一線的突前位置)的東方防線。一線又被稱為亞洲防禦圈,處於兩股勢力交界的邊緣。炮打金門標誌著展開了對這一邊緣地區的正面爭奪,目的是以台灣為突破口、瓦解整個防線。

歷史作用

1958年8月23日(即聯合國通過撤軍決議後第三天),人民解放軍福建前線部隊開始炮打金門、馬祖。第一天我軍共發射19000發炮彈,擊斃國民黨軍中將副司令三名、斃傷少將參謀長以下官兵600餘名、擊傷運輸艦一艘、擊毀工事、設施不計其數,台灣當局“國防部長”俞大維也因此受傷。
為防止人民解放軍解放台灣,美軍趕緊將第七艦隊的大部分兵艦,包括航空母艦、巡洋艦和驅逐艦集中在台灣海峽;同時還把在黎巴嫩附近支援美軍登入的第六艦隊的部分艦隻,從地中海經蘇伊士運河、紅海調到印度洋;又從印度洋的艦隊中調出一個航空母艦編隊開到新加坡。
事實證明:1、炮打金門極大程度地打擊了國民黨軍隊。當時蔣介石急於搬家,台灣當局“行政院長”陳誠開會時要求“政府”部門統統搬到鄉下去。2、炮打金門極大程度地調動了美國侵略軍。當時美軍共有大型航母12艘,因炮打金門調到台灣海峽附近的就有6艘,集中了一半的航母。這是美軍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海軍集中,目的是為了防止人民解放軍解放金門、馬祖和台灣。3、炮打金門極大程度地減輕了約旦和黎巴嫩人民的壓力。

絞索政策

美軍在台海問題上並不是不願意打,而是不願意主動打。但炮打金門又不奪取金門,就造成了美軍在台灣地區既不能打、又不能撤的被動局面。艾奇遜稱之為,美國既不能撤、又不能打、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不能控制局勢。人民解放軍既不要它撤,也不去登入,吊在那裡形成一個絞索。炮打金門的結果,就是要把美軍套在那兒,使它經常處於被動。而人民解放軍則掌握主動權,要美軍緊張一下就打炮,要鬆弛一下就不打炮。
美軍在世界各地搞軍事基地,中國台灣就是它的大軍事基地。所有這些美軍在海外的軍事基地,都可以成為現成的絞索。這些絞索由美國自己製造,又是它自己把這些絞索套在自己脖子上,把絞索繩子的另一端交給各國人民。也可以說,就有一天世界人民要用美國自己製造的這些絞索對其處以絞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