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花

灶花

灶花,是南匯地區作為民居廚房的裝飾畫,在每家人家灶頭的“灶山”(裝樜、護煙囪和灶面的短牆)上,畫上各種圖畫與圖案,民間稱之謂“灶頭花”。它不但流行於上海,還流行於整個江南各地。無論是大戶人家,還是普通百姓家,都喜歡以灶花美化灶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灶花
  • 外文名:Range of flowers
  • 地位:崇明縣非物質文化遺產
  • 最早可見時間:晚清光緒年間
簡介,概述,灶花文化,

簡介

南匯的建灶歷史悠久,早見於宋元時代,可見清代欽定四庫《熬波圖》中反映,下沙鹽場就有“各團灶舍”、“起蓋灶舍”之畫頁。相傳,那時人們為求鹽業豐收,在鹽灶、家灶上作畫。民間家中的灶頭,設有灶君,專管人間善惡事,因此,人們在約束行為規範的同時,還在灶山上畫“灶頭花”,獻美於灶君老爺。倘若不畫花,俚人視”白色”為“豆腐灶”,會惹灶君爺生氣。所以人們習慣於在灶上畫“竹”寓意“祝(竹)報平安”,畫“魚”意味著“年年有餘(魚)”,畫山水祈求“一帆風順”(指畫中必有帆船),塑“鷹、鴿”,反映著俚人心想“雄鷹展翅、和平吉祥”的良好願望。雖然灶花畫,不登大雅之堂,不上史料記載,不被文人墨客的青睞,但是,經過歷代深資泥工匠師的藝術積澱,逐漸提升為獨具南匯特色的民間灶花藝術的一枝奇花,飄香著江南農村集鎮的千家萬戶。
南匯灶花,起源有待於進一步查考,但從目前的普查資料顯示,可見於晚清光緒年間。當時,南匯泥水匠很多,能畫灶花的每個鄉鎮均有10多人。其中,大團康家店、牛橋港北首的唐阿妹(男),他的手藝成熟於民國初年,名揚浦東,新場傅樹棠的高徒陸阿四和他的兒子陸根興,在新場地區可算灶花一支筆,新場東隅又有“薛家一支花”的美傳。 灶花畫流傳區域甚廣,浦東奉(奉賢)南(南匯)川(原川沙縣現為浦東新區)為灶頭畫尤為突出,無論是大戶人家,或是一般平民家庭,砌了灶頭,都喜歡請人畫灶頭畫,以圖美觀、吉利。

概述

畫灶花,藝人稱其為“乾濕畫”、“濕壁畫”、“國畫”,也就是說,趁灶頭剛砌好,泥灰還濕潤、未乾之際,迅速作畫,一天完工。如作圖案,則打淡格劃線,然後用石灰包於襪統,噴灰於灶壁,印出細條後再勾深;如畫山水人物,則直接作畫。待灶頭啟用,自行烤乾,幾十年不褪色。 灶花,就內容而言,可分平面的人物畫、山水畫、花卉畫、動物畫、圖案畫和立體“灰塑”等。人物畫要注意:面相漂亮要入神,內衣外衣要分明、姿態做啥象啥,顏色不能太深。畫面內容為戲曲故事、神仙造型、山水花鳥,飛禽走獸。各種畫面各顯特色,取各種口彩,反映了每家人家的美好願望。
畫灶花,無論你二眼灶、三眼灶、四眼灶、木梳灶、額(彎)方灶,一工人工必須畫好。藝人們通過積累,總結了很多經驗。如:畫山水,線條要均勻、深淡一致;畫樹有三忌:一樣深淺不好看、一樣粗細不好看、一直弄統不好看。畫花卉要掌握:“凹塘筆墨深、面上描得淡,能見光照立體感強”;畫圖案、畫線條都有一整套的藝訣。?

灶花文化

過去,崇明鄉間幾乎家家戶戶都砌有灶頭燒菜煮飯。為了避免燃燒柴火時產生的菸灰,一般都在灶口上砌起一跺牆,這就是“灶山”。能工巧匠在“灶山”上畫出各種各樣具有時代特徵的的裝飾圖案,稱為“灶花”。 據了解,崇明灶花是很有個性的美術作品,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信
念和對未來的希望,在題材選取上極具時代特徵,如建國初期,大家都普遍用旭日東升、勞動最光榮、學大寨等圖案,而如今生態島、年年有餘之類的“灶花”反映了人民物質生活的改善以及更上一個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灶花主要以黑線勾勒為主,一般泥瓦匠用鍋子底部的灰和水調成墨汁,然後在粉刷得雪白的灶壁上作畫,據稱,這樣作畫,圖案不易褪色。後來,隨著社會的進步,顏料也已從過去的鍋底灰變為墨汁,再後來就添加彩色顏料來渲染“灶花”了。在作畫時,“灶花”能手一般採取“現粉現畫”,就是趁灶台上石灰還在潮濕之際,用顏色在上面進行描繪,這樣更能保持灶花的鮮艷性,有種說法是過去僱主請工人砌灶要支付工人工錢,不等灶上的石灰乾而作畫是為了節省工錢開支,後來這個做法也就延續到現在,成了一種習慣。
灶花已經是崇明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灶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