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戲

灶戲

灶戲是流傳於信陽市固始縣的一種傳統戲曲劇種。它的代表劇目是《郭丁香》,《郭丁香》是一部非常珍貴的原唱、原生態的民間口頭文學,它的唱詞長達一萬多句,可與藏族英雄史詩《格薩爾王》相媲美。從灶戲的文化模式中,我們可以看到它所具有的民俗性、情感模式及宗教情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灶戲
  • 分類:戲曲
  • 地區:信陽
信陽固始版,基本介紹,流傳程度,藝術起源,藝術發展,藝術特色,劇目介紹,面臨問題,阜南地城版,基本概括,表演形式,故事梗概,唱詞,源遠流長,

信陽固始版

基本介紹

所屬地區
河南 · 信陽 · 固始縣
文化遺產名稱
灶戲
遺產編號
Ⅴ—1
遺產類別
傳統戲劇
申報日期
2007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
固始縣
遺產級別

在河南省固始,有一種與春節習俗相關的戲種,這個戲種不僅是中國獨有的劇種,而且其劇目《郭丁香》則是可以與《阿詩瑪》《格薩爾王傳》等相媲美的代表性長篇敘事詩。
灶戲表演灶戲表演

流傳程度

固始灶戲,俗稱“鍋台戲”,又名“丁香戲”。據目 前已有的資料看,它是中國獨有的一個傳統戲曲劇種。最早流行於固始縣東鄉與東北鄉的羅集、蔣集等地。到了清末民國年間,達到鼎盛,先後流行於商城、潢川、淮濱以及安徽的霍邱、阜南等廣大鄉村。直到20世紀50年代,在固始縣農村還時有演出。此後,灶戲便逐漸消失。如今,灶戲的知情者已寥寥無幾了。

藝術起源

固始縣至今還流傳著“柳員外招親”的故事:
鹹豐六年,沿淮大旱百日,稻禾枯焦,眼睜睜看著清清泉水流去,但沒有水車,不能提水澆灌莊稼。柳員外愁得日不能食,夜不能寐。
一天,有個叫楊二能的年輕木匠突然登門,他自稱手藝高強,一天能做好一架龍骨水車。柳員外將信將疑把小木匠留下來。結果,這楊二能不但一天做好一架水車,晚上還在員外家唱起動聽的灶戲。自此,每晚幹完木工活,楊二能就唱灶戲《郭丁香》。
員外老兩口和小姐玉葉聽得如痴如醉。於是,員外滿心歡喜招他為婿。至今,當地還有“不怕門台高,只要會唱灶”的諺語。這要算是灶戲產生的最早傳說了。
此外,從師承關係上推斷,灶戲的產生也在鹹豐年間。例如小張三班五世傳人,現年近80歲的灶戲老藝人孫雨龍,從他上溯到小張三的盛年時期,大致是在鹹豐年間開班唱戲的。

藝術發展

藝隨匠興,匠隨藝旺,灶戲的這種匠藝共生共榮的搭班形式,在戲班組織中是罕見的。正因為如此,木匠班和灶戲班二者集於一班,匠人和藝人集於一身,人生戲劇,戲劇人生,他們是生活的主人,也是藝術的主人。這就是灶戲久演不衰的原因所在。
灶戲的興起,作為一種文化現象,也有其經濟原因。在清康、乾盛世,固始雖地域封閉,但生產相對發展起來了,農村“五匠”慢慢從農業中分離出來變為手工業者。生產的發展帶來生活的安定,百姓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漸旺盛起來。所以,到了鹹豐年間,灶戲應運而生。由於灶戲主要由木匠創作演唱,當時社會上對木匠這個職業很看重,而木工行業的道德要求也嚴格。

藝術特色

灶戲的觀眾,客觀上是不自覺地以農村廣大婦女為主,所以也把灶戲稱為“鍋台戲”。“灶書”中主人公郭丁香美麗、善良、勤勞、樸實的形象,一定程度上成為婦女的美好典範和理想追求。
而那時廣大農村婦女,大多生活在社會的底層,她們渴望戀愛自由婚姻美滿,努力追求美好生活。加之灶戲唱詞口語化、生活化、鄉土化,木工藝術家們對生活十分熟悉,表演情真意切,表現出極大的藝術感染力,郭丁香藝術形象因此為廣大婦女和農民所鐘愛,所傳頌,所傳唱。

劇目介紹

灶戲是以其主要傳統劇目命名的,灶戲的主要傳統劇目是《郭丁香》。據當地民間傳說,郭丁香是灶王爺張萬良的妻子,郭丁香當然就是灶王奶奶了。而以表現灶王爺和灶王奶奶愛情糾葛的戲,便叫灶戲。
百多年來,灶戲劇本沒有加工整理形成文字,為木匠口頭創作,經過長期實踐完善,到20世紀80年代收集統計,尚有保留劇目31個。其中大戲有《郭丁香》《柳迎春》《三皇姑出嫁》等,小戲有《打長工》《勸八行》《秋胡戲妻》等。
灶戲的音樂唱腔,主要以當地民歌小調和當地流行的“花籃戲”“倒七戲”“端公戲”的聲韻和板式為主。形式上也較原始,一人領唱,眾人拖腔。灶戲的行當也較簡單,分兩類,即生郎(生角)和媽角(旦角)。
所以唱腔分類也相對簡單,大致3種,即喜調、怨調、寒腔。其唱腔特點主要是敘事性較強,抒情性較強,感情表達細膩。

面臨問題

在灶戲的發源地固始,灶戲已到了瀕臨消亡的境地,它在中青年一代人中的影響已逐漸消退。如何讓這朵藝術奇葩繼續綻放,固始縣文化部門從排演劇目開始了對灶戲的民間藝術搶救。
固始縣文化局編排了《郭丁香出嫁》折子戲。作為一支稀有劇種,灶戲幾十年來第一次登上舞台,該劇的主要演員都已過不惑之年。《郭丁香出嫁》是《郭丁香》其中的一折,主要講述的是張萬良娶郭丁香的前後經過。該劇在唱腔中融合了當地花籃戲、倒七戲、端公戲、大鼓書的聲韻,並且還有豫南民歌的風韻,具有獨特的藝術形式。唱詞詼諧幽默、腔調婉轉甜潤、情節曲折感人,特別是在出嫁一場戲中,融入了許多民間婚俗的元素,讓人不僅在欣賞唱腔的同時,對豫東南地區民間婚慶禮儀有諸多了解。撒轎子門、過狀元橋、搶紅花生、穿三寸繡鞋等一整套風俗禮節都在戲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阜南地城版

基本概括

唱灶戲曾在阜南地城一帶風行一時,現 在60歲左右的地城人大都聽過老一輩人唱灶,說當時人們傳唱灶王爺灶王奶的故事,有時能唱到半夜,有的還能記起唱詞,哼上幾句。

表演形式

1、唱灶戲很簡單,就兩個人,一男一女,手持灶鼓,邊敲邊唱,以對唱為主。
2、灶鼓形狀就像現 在農村炸撒子用的“撈灶子”一樣,一個橢圓型的鼓,下面安個把子,鼓邊裝飾一圈小銅環,表演時,一手持灶鼓,一手拿小棍敲著對唱。
3、唱灶書的一般是背井離鄉的窮苦人到四方混口飯吃,由於唱的是灶王爺和灶王奶的故事,所以人們就習慣地稱之為這種唱法為灶書,也有叫灶戲的。

故事梗概

灶王爺灶王奶故事梗概
人物有三個:
1、灶王爺:張萬良
2、灶王奶:郭丁香
3、張萬良表嫂:王滿香
傳說郭丁香本是上界仙家下凡,對家富貌美的書生張萬良一見鐘情,就指使一算命先生接近張萬良,給他算命,說他命該取郭丁香為妻。
哪知書生張萬良是個勤奮苦讀之人,新婚三天就到南堂讀書,“一次掛到南學堂,一去三年不回鄉”。這一天,他學成回家,問妻子郭丁香在家中收佃客租課嗎?郭丁香答還沒有。於是張萬良就騎馬去向佃戶收租課。恰巧張萬良表哥一家也是張家佃戶,張萬良就來到表哥家中,表哥因事外出,其表嫂見張萬良儀表堂堂,風度翩翩,邪念頓生。取笑張萬良之妻郭丁香三年不生養,離間張萬良與郭丁香關係,挑唆張萬良休掉郭丁香。張萬良經不住表嫂挑撥,怒氣匆匆回家,堅決要休掉郭丁香。
郭丁香被休後,因其是仙家,就用“ [讀ou](老母牛俗稱)拉車,唱到“花牤牛、老瘦牛啊,你給我拉到好地方,你有草來我有糧。你給我拉到歹地方,你沒草來我遭秧。”結果到了一個好地方,郭丁香手一指即成一片府弟,隨在此安家。
卻說張萬良休了郭丁香後,與其表嫂結婚了,還沒三天,家中失火,樓房財產盪為灰燼,表嫂王滿香哪能受得此苦,自行走了,張萬良由一個闊少爺變成了窮光蛋,急火攻心,眼瞎了,背駝了,拉個棍棒去要飯。有一天是臘月二十四,饑寒交迫的張萬良要飯要到郭丁香的府弟,郭丁香開門見到要飯的張萬良,依稀認得,就問他家中因何災,要飯要到這,張萬良因瞎不知是郭丁香,就說自己本是富人家,不該聽信表嫂話,休了賢妻郭丁香,大火燒了家產變貧窮等等,郭丁香聞言,就把張萬良讓到廚房鍋灶邊,邊取暖邊給他盛飯,待張萬良吃飽飯後,郭丁香才表明自己身份,說自己就是被他休掉的郭丁香。哪知張萬良聽後,感嘆命運弄人,羞愧難當,悔恨死了。郭丁香見狀,把頭向鍋灶台撞去,也死了。其二人到了陰間,閻羅王訊問二人為何不當死而死了,二人就把事情經過說了一番,閻羅王感其故事,向玉皇大帝表報,玉帝為讓下界人們以他們二人的遭遇為警戒,勸告世人“夫妻恩似海深,不能聽了別人話,傷了夫妻情,壞了自己事,”就封他二人為灶王爺、灶王奶,讓其管理人間灶火,調解下界生活鎖事,每年臘月二十四就上天報情況,年初一五更時才回人間。

唱詞

這其間有《取笑》、《找茬》、《比家當》、《相會》等大段唱詞,因張文英老人年事高,記不全了,簡略如下:
《取笑》
張萬良到其表嫂王滿香家。
王滿香:咱們都是一個日結的婚,如今俺男成對來,女成雙,你的兒女在哪方?
張萬良:我的表侄在哪裡?咋不喚來拜叔郎?
王滿香:三年育有四兒郎,可惜兒命都不長。
大兒長到三四歲,玩豬尿泡裝豆子壓死了,哎喲喲,我的表弟兒啊,死的虧。
張萬良:你哭便哭,別帶表弟兒。
王滿香:二兒長到兩三歲,玩包大針壓死了,哎喲喲,我的表弟兒啊,死的虧。
張萬良:你哭便哭,別帶表弟兒。
王滿香:三兒長到一二歲,玩把燈草壓死了,哎喲喲,我的表弟兒啊,死的虧。
張萬良:你哭便哭,別帶表弟兒。
王滿香:四兒還沒生出來,一個噴嚏流產了,哎喲喲,我的表弟兒啊,死的虧。
張萬良:你哭便哭,別帶表弟兒。
《找茬》
張萬良聽信表嫂饞言,回家橫挑鼻子豎挑眼,找郭丁香茬。
張萬良:人家結婚整三年,男成對來女成雙,你咋不給我生兒郎?
郭丁香:新婚剛到三天整,你一次掛到南學堂,一去三年不回家,哪能想到生兒郎。野雜草野生瓜,哪有野生養娃娃?
張萬良:今天跟你過一夜,明天就給我生個胖兒郎。不生就休你個浪婆娘。
郭丁香:今晚給你一個桃鬍子,明早你能給我個仙桃償嗎?
……………………
《比家當》
張萬良找茬不了,就跟郭丁香比家當(家裡財產),說郭丁香比不過就休了她。
張萬良:我家有個搖錢樹。
郭丁香:俺家有個聚寶缸。
張萬良:我家有個金獅子。
郭丁香:俺家有個銀麒麟。
……………………
《相會》
張萬良要飯要東莊要西莊,最後要到郭丁香府弟。
……………………

源遠流長

灶王戲在地城一帶廣為傳唱,一些木匠們聽聽會了,學唱了,最後在給人做家具時,趁閒增趣,隨手拿起東家的鍋拍子,敲敲打打就唱一段,加之當時他們隊伍大,活計多,於是灶王戲就隨著木匠們而流傳的更廣泛了。
聽當地民眾講,地城鎮李集村鄭炳蘭、鄭海堂、鄭國昌等原來唱大戲的人,可能還記得詞,唱著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