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椋鳥(雀形目椋鳥科鳥類的一種)

灰椋鳥(雀形目椋鳥科鳥類的一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灰椋鳥(學名:Sturnus cineraceus):是雀形目椋鳥科的物種,體型較北椋鳥稍大,頭頂至後頸黑色,額和頭頂雜有白色,頰和耳覆羽白色微雜有黑色縱紋。上體灰褐色,尾上覆羽白色,嘴橙紅色,尖端黑色,腳橙黃色。

棲息於平原或山區的稀樹地帶,繁殖期成對活動,非繁殖期常集群活動,主要取食昆蟲,分布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中國為黑龍江以南至遼寧、河北、內蒙古以及黃河流域一帶的夏候鳥遷徙及越冬時普遍見於東部至華南廣大地區。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繁殖方式,分布範圍,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經濟用途,

形態特徵

灰椋鳥雄鳥自額、頭頂、頭側、後頸和頸側黑色微具光澤,額和頭頂前部雜有白色,眼先和眼周灰白色雜有黑色,頰和耳羽白色亦雜有黑色。背、肩、腰和翅上覆羽灰褐色,小翼羽和大覆羽黑褐色,飛羽黑褐色,初級飛羽外翈具狹窄的灰白色羽緣,次級和三級飛羽外白色羽緣變寬。尾上覆羽白色,中央尾羽灰褐色,外側尾羽黑褐色,內翈先端白色。頦白色,喉、前頸和上胸灰黑色具不甚明顯的灰白色矛狀條紋。下胸、兩脅和腹淡灰褐色,腹中部和尾下覆羽白色。翼下覆羽白色,腋羽灰黑色雜有白色羽端。
雌鳥雄鳥大致相似。但僅前額雜有白色,頭頂至後頸黑褐色。頦、喉淡棕灰色,上胸黑褐色具棕褐色羽乾紋。
虹膜褐色,嘴橙紅色,尖端黑色,跗蹠和趾橙黃色。
體重♂74-95g,♀65-105g;體長♂183-241mm,♀200-240mm;嘴峰♂22-27mm,♀21-27mm;翅♂121-135mm,♀121-135mm;尾♂60-75mm,♀60-73mm;跗蹠♂29-34mm,♀27-34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低山丘陵和開闊平原地帶的疏林草甸、河谷闊葉林,散生有老林樹的林緣灌叢和次生闊葉林,也棲息於農田、路邊和居民點附近的小塊叢林中。中國為黑龍江以南至遼寧、河北、內蒙古以及黃河流域一帶的夏候鳥,遷徙及越冬時普遍見於東部至華南廣大地區。

生活習性

性喜成群,除繁殖期成對活動外,其他時候多成群活動。常在草甸、河谷、農田等潮濕地上覓食,休息時多棲於電線上、電柱上和樹木枯枝上。平原地區常結群活動,在山區多活動於開闊地段,接近農田、水田的林緣。飛行迅速,整群飛行。鳴聲低微而單調。當一隻受驚起飛,其他則紛紛回響,整群而起
在中國東北、華北等北部地區主要為夏候鳥,長江流域和長江以南地區為冬候鳥。每年3月末4月初開始遷至北方繁殖地,秋季於8-9月份即開始集群南遷,遷徙時常集成大群。 主要以昆蟲為食,也吃少量植物果實與種子。所吃昆蟲種類主要有鱗翅目幼蟲、螟蛾幼蟲、螞蟻、虻、胡蜂、蝗蟲、葉甲、金龜子、象鼻蟲等鱗翅目鞘翅目直翅目膜翅目雙翅目昆蟲。秋冬季則主要以植物果實和種子為主。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營巢於闊葉樹天然樹洞或啄木鳥廢棄的樹洞中,也在水泥電柱頂端空洞中和人工巢箱中營巢。通常成群到達繁殖地,4月末5月初開始分散成對,5月初至5月中旬即開始尋找巢位築巢。有時在繁殖期間亦見有成小群在一起營巢繁殖的,未見有明顯占區和種內競爭現象。巢呈碗狀,主要由枯草莖、枯草葉、草根等材料構成,內墊有羽毛和細草莖。雌雄鳥共同築巢,每窩產卵通常5-7枚,偶爾有多至8枚和少至4枚的,1天產1枚卵。卵為長卵圓形,翠綠色或鴨蛋綠色,大小為28-30mm×20-22mm,平均29.2mm× 20.8mm。第四枚卵產出後即開始孵卵。孵卵主要由雌鳥承擔,有時雄鳥亦參與孵卵,孵化期12-13天。雛鳥晚成性,雌雄親鳥共同育雛。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日本、韓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蒙古、俄羅斯(外貝加爾湖東南部,往東至俄羅斯遠東烏蘇里、薩哈林島南部、庫頁島南部)、越南。
旅鳥: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北馬里亞納群島、菲律賓和泰國。
中國繁殖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東北部和東南部、河北、山西、寧夏賀蘭山、甘肅南部和西部蘭州、四川東北部鄰水以及青海東部和東北部,亦有部分繁殖於河南和山東北部。越冬或遷經於河北、河南、山東南部,往南至長江流域、東南沿海以及台灣、香港和海南島,往西至四川西部、貴州和雲南。
灰椋鳥分布圖灰椋鳥分布圖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經濟用途

由於其嗜吃昆蟲,在抑制害蟲發生、保護植物方面具有很大意義,應注意保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