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鼎公火鼎婆

火鼎公火鼎婆

《火鼎公火鼎婆》是塗腳戲項目之一,是泉州民間慶典、迎神賽會“踩街”、“妝人”遊行中,一種深受民眾喜愛的民間舞蹈,至遲當不晚於清中後期已在泉州城鄉普遍流行,至今有近三百年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火鼎公火鼎婆
  • 簡介:塗腳戲項目之一
  • 距今歷史:三百年
  • 類型:文化習俗
概述,起源,扮像,表演程式,舞蹈寓意,現代保護,

概述

扮演老公公者身穿羊羔黑裘,下穿寬筒褲,褲腳束緊,腳穿圓口軟底布鞋,腰束長綢巾,一手拿著桔木長煙管,一手執著芭蕉扇,屬“破衫醜”打扮;老婆子身穿鑲邊大襟紅衫,下著鑲邊寬筒大紅褲,頭頂盤起高高的髮髻,腳穿厚底繡花大紅布鞋,一手拿紅手帕,一手執著大圓蒲扇,屬“家婆醜”打扮;村姑身穿青綠色的鑲邊大 襟衣和寬筒褲,腳穿繡花軟底布鞋,肩挑一擔用繩子扎系的木柴,屬“丫環”打扮。另二人(或由扮公婆者替代)抬著一口架在木框上的大鐵鼎,鼎中柴火燒得通紅。伴隨著民間小調《十花串》(又稱《流水板》)等樂曲的節奏,在“人巷”中或快步飛穿或緩緩躑 ,舞姿神態隨意變化,顛而不狂,醉而不痴,不時用蒲扇煽火鼎,一路上,做出種種滑稽逗人的動作或用幽默語言惹得觀眾捧腹大笑。挑木柴的跟隨其後,亦步亦趨。這個舞蹈寓意是盼望日子過得興旺火紅。

起源

火鼎公火鼎婆”這一民間舞蹈形式產生於何年代,至今難以確考。貧家“妝人”說
火鼎公火鼎婆
據泉州鯉城區江南鄉上村村民間老藝人楊式英介紹,該舞系始於清末。相傳有一次某地舉行規模浩大的迎神賽會游鄉活動,家家戶戶“妝人”參加遊行。有一戶農家,家境貧寒,老夫妻情急之下,即用家中兩根竹竿架起唯一一口大鐵鍋,放進幾塊木柴燒起火鼎,二人抬著出門參加游鄉。又恐途中柴火燃盡,而叫女兒挑起柴擔跟隨其後,一路添柴續火。因其表演獨特,氣氛熱烈而風趣,遂廣為流傳,形成閩南地區民眾喜聞樂見的民間舞蹈形式。
“火神”崇拜說
人類對“火神”之崇拜,可溯源於傳說中燧人氏鑽木取火之時。自古以來,人們一直對“火”有著一種強烈的崇敬之意。而閩南地區的“火鼎公火鼎婆”正是源自對於“火”和“火神”的崇拜,是對“火神”崇敬而衍化為一種獨特的民間舞蹈。
油炸秦檜說
表演油炸秦檜的故事衍化而來。
城隍“火鼎踩路”說
據近些年調查,“火鼎公火鼎婆”舞蹈系源於泉州民俗中的城隍、王爺等神出巡時,抬火鼎“踩路”的民間習俗。
泉州民間信仰歷史悠久,地方神袛眾多,一年四季酬神遊佛、迎神賽會不斷。單泉州城內就有關帝、天后、吳真人以及府、縣二個城隍等。城隍系管轄陰陽兩界最高神明,其權力之大,據《泉州府志》引《陳讓碑記》載為“監察官民善惡”。凡大小官員到位“必先假廟與神誓其陰陽表衷協於正直”,否則生前死後都將受到城隍責罰。
泉州城隍凡春秋二祭,府城隍五月十三日為神誕日,凡遇重大節慶,城隍金身及廟中大小諸神必與泉州城中神格較高的眾神明一道上路出巡。清·乾隆《泉州府志》記上元夜泉州迎神踩街盛況:“妝為神像”、“假面盛飾”、“鳴鑼助喊”、“其疾如風”、“一國若狂”。
各路神明出巡前必先經一番“踩路”,掃除路上妖氛,以保一路清淨。至今金門城隍四月十二神誕出巡的前一天晚上,各鋪境須抬一“火鼎”,並由道士在前開道,沿著明日城隍爺出巡的路線從頭到尾走上一圈,稱為“踩路”,極其隆重。只是金門“火鼎”系燃食用油而非燃柴而已。
金門城隍廟始建於明代,其人、神、信仰、習俗大都由泉州傳入,可證泉俗迎神賽會抬“火鼎”習俗年代更為久遠。時至今日,泉州城鄉尚有結婚抬嫁妝,必由父母認真燒起一爐旺旺的炭火,請一懂“禮”的長者擔著走在隊伍最前頭;而新娘臨入夫家門時,亦必從夫家特意燒起的炭爐上跨過,稱之為“跨火爐”。上述“火爐”皆意在趨邪除污,與城隍“火鼎踩路”功能一致,可見“火鼎”在泉州民間習俗中影響之深。
泉俗城隍“火鼎踩路”今已罕見,卻見保存於金門海島。而泉州城鄉由迎神賽會的抬“火鼎踩路”,衍化成為“火鼎公火鼎婆”抬“火鼎”踩街遊行,又由燃油改為燃柴,不但節省開支,而且可平添許多趣味情節,增加舞蹈的熱烈氣氛,更能為普通百姓喜愛。

扮像

“火鼎公火鼎婆”表演者由三人分別飾“火鼎公”、“火鼎婆”和“村姑”組成。“火鼎公”屬“破衫醜”打扮,嘴上掛著八字鬍須,手拿桔木長煙管,身著反穿的羊羔黑裘,布鞋,下著黑色寬筒褲,褲管下端紮緊,腳穿圓口軟底黑布鞋,腰束長綢巾,一手執桔木長旱菸管,一手執芭蕉扇。
“火鼎婆”屬“家婆醜”打扮,臉上兩頰塗著紅色,身穿鑲邊大襟紅衫,下著鑲邊寬筒大紅褲,頭頂盤起高高的髮髻,腳穿高底繡花大紅布鞋(閩南俗稱“大雞角鞋”),一手拿紅手帕,一手搖著大圓蒲扇。
“村姑”以鄉村少女充任,屬“丫環”打扮,身穿青色鑲邊大襟衣和寬筒褲,腳穿繡花軟底布鞋,肩挑竹扁擔,扁擔兩頭用繩子系一小捆木柴。

表演程式

表演時,火鼎公、火鼎婆用長竹竿抬著一口架在木框上的大鐵鼎,鼎的兩側貼上紅聯紙,寫著“掃去千災,迎來百福”等字,鐵鼎中柴火燒得通紅。火鼎公、火鼎婆隨著民間小調《十串花》(又稱《流水板》)等樂曲的節奏,三進三退,在觀看“踩街”的人巷中穿行起舞。
火鼎公火鼎婆
三人或快步飛穿,或緩緩躑躕,舞姿神態隨意變化,顛而不狂,醉而不痴,或運用手中的道具表演各種技巧、身段。有時“火鼎婆”故意大煽其火,燎得前頭的“火鼎公”火燒屁股,捶胸跳腳、罵罵咧咧;有時火焰將熄,三人反擔火鼎鼓足腮幫,拚命吹火,結果被菸灰迷眼,涕淚齊流,狼狽至極,觀者笑彎了腰。一路上,火鼎公婆一邊用幽默戲謔的話語,一邊踏著滑稽的舞步,做出種種逗人動作,同圍觀民眾嬉戲,甚至打情賣俏,即興表演,風趣而多樂,惹得觀眾捧腹大笑, 增添歡樂氣氛。
為提升氣氛,一般一個佇列組合中,都有數對“火鼎公婆”混合穿行表演;另有一隊“村姑”,擔著柴擔,跟隨火鼎公、婆之後,亦步亦趨。其舞蹈因其無拘無束、自由奔放、氣氛熱烈,自成一格。

舞蹈寓意

《火鼎公·火鼎婆》舞蹈寓意深刻,頗具歷史、現實意義價值。從該舞蹈的表現形式上看,“火鼎公火鼎婆”的樂觀爽朗性格,風趣幽默的神態是人們成功後的一種感情抒發和對未來的美好嚮往,“火鼎踩路”表達了人們對掃除一路污濁、驅除疾疫、驅邪鎮惡、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祈求,有“燒去千災,迎來百福”之意,具有積極的歷史意義。閩南地區和台灣金門的結婚風俗中,新娘需跨過投鹽燃木的圍爐(火爐),方能進入男家,這習俗取義於投鹽之火旺且能避瘟疫。那熊熊燃燒的鍋火也喻為當代人民民眾生活紅紅火火、蒸蒸日上、愉悅情趣。

現代保護

“火鼎公火鼎婆”曾應邀參加瀋陽國際秧歌舞蹈節和天津廣場舞蹈比賽,均獲優秀獎。該舞蹈源於民間,流傳於民間,泉州地區頻繁的民眾文化活動也總少不了它,民眾喜聞樂見,已深深紮根於廣大民眾的思想、印象中。
目前,這個民間舞蹈的表演人員主要分布在泉州市鯉城區江南、浮橋兩個街道辦事處的農村,從業人員複雜分散,他們的演出活動有業餘的也有職業性的,主要服務於農村的迎神賽會、婚喪喜慶活動,這是他們收入的主要來源。近幾年政府作了許多發掘、搶救、繼承和弘揚工作,活動開展良好,但仍然存在著老藝人退出平台,年輕一代不願接班,骨幹人才嚴重缺乏,職業收入面臨斷絕等不少難以解決、有待解決的問題,瀕於消亡。
山水含芳意,風雲入壯懷。為保護《火鼎公火鼎婆》,鯉城區制定了近期五年計畫和長期發展計畫。諸如加強領導、健全協會、走入中國小課堂、走進社區居民文化生活和經費落實等保護措施切實可行,振奮人心。可以預見:民間舞蹈《火鼎公火鼎婆》的未來,一定會像鍋里的烈焰紅紅火火,越燒越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